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文/育儿的那些事儿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结构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祖孙家庭等非完型家庭的数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这些非完型家庭的未成年人由于家庭的变故而导致的学困、德困、心理不健康,甚至犯罪行为的层出不穷,在这个特殊的问题青少年群体中,先后经历了家庭瓦解和重组两次家庭结构变迁的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所占的比重更是远远超过了其他非完型家庭。而目前这个不良行为高发群体的数量仍在不断上涨,因此,尽快减少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不良行为的发生已是刻不容缓。众所周知,家庭是未成年人活动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是解决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非健康成长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然而,再婚家庭的教育者往往由于心存愧疚或芥蒂于继父母的敏感身份,而导致再婚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本身就存在着诸多误区,再婚家庭教育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因此,从教育学的视角对再婚家庭的教育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帮助再婚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促进再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再婚亲生父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补偿式教育

许多抚养未成年再婚家庭子女的再婚亲生父母都有一种补偿心理,认为孩子小小年纪就要被迫面对家庭的解体与重组,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对孩子有很深的歉疚心理。为了克服这种心理上的歉疚,弥补家庭变故给孩子带来的心灵创伤,他们对孩子加倍关爱,甚至十分娇纵溺爱:凡是孩子喜欢的衣服或玩具,不管多贵都努力满足;凡是孩子提出的愿望,不管多难都全力支持;凡是孩子犯的错误,不管多大都尽量不批评。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养成好逸恶劳的品行和追求享乐的不良习惯,甚至形成根本不用为犯错接受惩罚的错误认知。当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物质需求越来高、欲望越来越大,父母却再无力满足时,孩子就很容易选择非正常渠道来使自己的要求不必费力地继续得到满足,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并不用为此而付出代价,从而滋生出抢劫、偷窃、打架、欺压弱小等少年犯罪行为。除此之外,受到娇惯的孩子因为回避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造成对他人感受不敏感,对父母的付出认为是应该的,而不思回报;与他人的交往,缺乏理解和宽容,而很难与人沟通,社会适应困难。

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违规式教育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便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有了唯一认同感,在孩子心中,亲生父母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在情感上往往很难接受继父母,尤其当继父母又是造成其原有家庭破碎的第三者时,孩子更会对他恨之入骨。再加上传统观念中,继父母都是心肠狠毒的人,会经常虐待继子女,更使得孩子本能地对继父母有一种抗拒感和不信任感。所以,想要融洽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关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然而很多再婚亲生父母为了营造新家的和谐,往往急于拉近孩子与再婚对象的关系,从而进行一些违背规律的教育,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许多再婚亲生父母都是等到自己决定再婚的时候才把再婚对象介绍给孩子认识,而且并不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来接触和接受,甚至在孩子对继父母全然陌生的情况下,就硬逼着孩子叫对方爸爸或是妈妈。这样做使得孩子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不被尊重,进而认为继父母是来抢占亲生父母位置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自己的亲生父母就不会真的分开,自然地就将继父母划到敌对面上,并且还可能自此因怨恨也疏远与抚养自己的再婚亲生父母的关系。

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抛弃式教育

有些再婚亲生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寻求新幸福路上的绊脚石,而把孩子在亲生父母间相互推诿。有些再婚亲生父母唯恐自己新组建的家庭再出现问题,便急于把孩子推给前妻或前夫。孩子长期像皮球一样被再婚亲生父母踢来踢去,很容易就认为自己是亲生父母追求幸福的累赘,从而产生被抛弃感,要么失去生活的信心而自卑孤僻,要么失去信任感而恐惧忧郁,要么自暴自弃而放纵自己。另外,还有些不抚养未成年再婚家庭子女的再婚亲生父母认为,既然孩子不跟自己同住,就也不用再对孩子负责了,于是,便开始对孩子生活上疏于照料,情感上冷淡漠视,甚至完全不闻不问。而长期忍受着失去一方亲生父母关爱的痛苦的未成年再婚家庭子女,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冷酷无情,很难与人交往,失衡于社会生活;要么渴求温暖,对于肯给予他关爱的人过分依赖,患得患失,如果再被不良人员利用,便很容易误入歧途。

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诋毁式教育

有些不抚养未成年再婚家庭子女的再婚亲生父母为了发泄自己对前配偶的不满情绪,便在孩子面前不停地诋毁前夫或前妻的新配偶,以期待孩子能对继父母心生怨恨,从而破坏前配偶的再婚家庭,来寻求自己的心理平衡。然而,在孩子的心中往往从一开始便是偏向亲生父母的,再加上自己亲生父母的教唆,孩子很容易就会认为继父母是夺走他们亲生父亲或母亲爱情的人,自然就更加排斥继父母,不肯接受他们。由此,在孩子小小的心灵当中就埋下了深深的仇恨,孩子很可能因此而形成扭曲的性格,甚至做出犯罪的行为。

再婚家庭,会出现那些误区?

小编有话说: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得不分开,那么请在分开之后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要让孩子在自己的亲生父母那里都没有办法得到好的教育,还怎么要求孩子可以有很好的 未来,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教育孩子!

(本文由育儿的那些事儿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