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寶黛關係看《紅樓夢》中的愛情寫法

從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到英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愛情的悲劇之美在令人扼腕嘆息的同時,更給我們帶來絕佳的藝術享受。而曹雪芹與莎士比亞,這兩位語言不通、毫無接觸的文學大師,在描寫愛情的過程中,不約而同且運用最多的手法,就是錯位。

從寶黛關係看《紅樓夢》中的愛情寫法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賈寶玉的第一次見面就運用了這個手法。林黛玉最初對賈寶玉的印象來自於兩個人,一個是賈寶玉的母親,自己的舅母王夫人。第三回中,王夫人在介紹賈府年輕一輩時先是誇了賈府的姑娘,然後就說“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廟裡還願去了,尚未回來,晚間你看見便知了。你只以後不要睬他,你這些姊妹都不敢都不敢沾惹他的。”一個是自己的母親,賈寶玉的姑母,只說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闈廝混,外祖母又極溺愛,無人敢管。”於是在聽聞丫鬟通報時,還疑惑著是怎樣一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但真正進來的是一位年輕俊美的翩翩公子。因為之前的預想不好,反而覺得現在的印象更好,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錯位。

賈寶玉也是同樣的情況,但他是以摔玉開啟了兩人的初識。因為覺得“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他將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在林黛玉身上,然後由於事實與預想不符而大發脾氣,引來晚間林黛玉歉疚的流淚,這是林黛玉第一次為賈寶玉流淚,也是兩人一次心理上的錯位。雖然都是向對方表示關心的雙箭頭,但中間卻岔開了。

光是兩個人顯然是寫不好感情戲,電視劇裡總習慣加上男二女二為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增加波折。同理,這種情感上的錯位在薛寶釵到來之後表現的愈加頻繁。而林黛玉又是一個心思極其細膩敏感的姑娘,她越是在乎賈寶玉,就越是想要獨佔賈寶玉對自己的關注,就越是容易與賈寶玉發生衝突。第五回才介紹薛寶釵,便在下面寫到:“既熟慣,則更覺親密;則不免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的迴轉來。”因為兩人關係好,在一起的時間長,所以容易產生衝突。兩人一有衝突,黛玉就不免落淚,寶玉便前去俯就(就是說好話,求原諒),那寶玉是怎麼俯就的,第二十八回有類似情節,可以參考。

從寶黛關係看《紅樓夢》中的愛情寫法

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第十九回,賈寶玉自襲人處來找黛玉,黛玉正在床上休息,寶玉便要與黛玉枕在一處說話。黛玉見寶玉臉上有一抹紅色,就用手帕去擦拭。寶玉因此聞見她袖上一縷幽香,問她來由。黛玉緊接著就有了反應:“難道我也有些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沒有親哥哥親兄弟,弄了花兒、朵兒、霜兒、雪兒替我炮製。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罷了。”這裡的羅漢真人顯然說的是給薛寶釵冷香丸的禿頭和尚,之後說的也是製作冷香丸的材料。而冷香丸的劇情在第七回,正是薛姨媽讓周瑞家的給姑娘們送宮花、黛玉因此生氣的故事。送宮花的順序本是周瑞家的決斷,黛玉卻因此遷怒於薛寶釵,自然是因為“金玉良緣”的說法。寶玉本就沒提寶釵,因此便道:“凡我說一句,你就拉上這麼些。不給你個利害,也不知道。從今兒可不饒你了。”之後就是寶玉給黛玉講笑話的劇情,兩人的感情反倒因此更加深厚。

第二十八回中,黛玉因晴雯不給自己開門而誤會寶玉,寶玉不明所以,在給黛玉說話時提到寶釵,反而惹得黛玉更加難過。寶玉便向黛玉告饒:“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憑著怎麼不好,萬不敢在妹妹面前有錯處,便有一二分錯處,你倒是或教導我,戒我下次,或罵我兩句,打我兩下,我都不灰心……”兩人說開之後,按常理而言本該互訴衷腸,但緊跟著黛玉就來了一句:“你的那些姑娘也該教訓教訓,只是論理我不該說,今兒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兒寶姑娘來,什麼貝姑娘來,也得罪了,事情豈不大了。”明明事情已經說明白了,可還要用這些話刺寶玉,看著是把寶玉往外推,實際上把兩人的心理距離拉進了,感情加深了。所以,“寶玉聽了,又是咬牙,又是笑。”

從寶黛關係看《紅樓夢》中的愛情寫法

利用這種錯位的小技巧,不需要脫離現實情況,在故事中設計太大的波瀾,就可以通過矛盾的解決來加深兩人的感情。看著是痛苦,卻唇上帶笑。分明是逗弄,卻眼裡含淚。既能夠輕易調動讀者的情緒,加強讀者的代入感,又有效地避免了劇情上的狗血,還豐富了人物的形象,非常適合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很值得借鑑。而這種簡單卻有效的文學技巧,在《紅樓夢》中俯拾皆是,不禁令人感嘆曹雪芹的無限才情與精妙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