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文字到底有多值錢?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話題。如果說它值錢,可是一生存詩1500多首的杜甫,卻半生潦倒,曾讓家裡人跟著他餓肚子;如果說它不值錢,不少詩本又記載著當年王勃寫《滕王閣詩》時一字換來千金的故事。所以,用文字換錢這個事,似乎多少要看點機緣巧合。

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事實上,古代文壇名家的高水平之作價值高,多數人都是能接受的。但對於現在的一些作家,大家的態度顯然就不太一樣了。2019年11月份,湖南某老字號食品企業對早前的徵文活動進行公開頒獎,特等獎獎金50萬元頒給了一位70後作家。本來只是一個企業自己辦的徵文活動,獎金再高其實也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但不少人看了這篇文章後都覺得水平很有問題。甚至有幾位作家,公開發文指出這篇文章的毛病,言語十分犀利。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說這篇很值錢的文章。

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文章的作者名叫馬笑泉,出生於1978年,是一位中專業畢業的70後作家,作家協會會員。平生作品頗豐,雖然沒獲得過什麼文壇大獎,但不少作品也是發表於《當代》、《青年文學》等重要期刊中的。他寫的這篇散文不到2000字,讓我們來讀一讀其中的第一段:

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這是這篇散文的第一段,一位姓李的作家對這篇文章的評價是:空洞無物,語言缺乏錘鍊。初次見到這段文字,筆者確實找了古風古韻的感覺。我國古代有幾大經典散文,其中包括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修《醉翁亭記》等,這些經典的很明顯的特點之一就在於辭藻的華麗,但它們的華麗之下是有極強的精神內核的。比如范仲淹《岳陽樓》推崇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喜樂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態度;歐陽修《醉翁亭記》體現的是與民同樂的志士情懷,以及樂於山水之間的文人雅興。馬先生的這篇文章,確實通篇並沒有什麼深刻的精神內核,只是一篇宣傳類的文字。

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而從文字本身來看,確實是用得不太有水平的地方。比如"名為村,貌為園",一般來說,"名為"後面應該是接"實為"的,他這種寫法確實是比較少見。再比如"復有鳥語不時滴落",鳥語為何會滴落?這顯然也是不太合理的寫法。最後一句形容方塘已經用了"明澈如鏡",後一句形容石頭地面,又再用"亦如鏡平"也顯然有些繁複。會有這些小瑕疵,其實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作者為了寫出村之美,用了大量華麗的辭藻,卻無法個個都十分貼切。

中專畢業的作家寫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50萬元大獎,水平如何

不過拋開這些小瑕疵,個人覺得從這一段來看,馬先生的文字整體是有水平的。首先,全文通篇將古風和白話文夾雜使用,這是要一定文學功底的;其次,整篇文章讀來是朗朗上口的,說明馬先生對遊記文的寫法還是有研究的。

一位中專畢業的70後作家,寫了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拿下了50萬元的大獎,大家會有爭議是能理解的。但還是那句話,這種徵文畢竟不是魯迅文學家、茅盾文學獎,確實很難以純文學的角度去要求它。而從字句上來看,個人覺得整體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