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蘇要禁止中程飛彈?

地產豪哥


冷戰後期,美/蘇簽訂了《中導條約》,該條約要求兩國削減射程為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被譽為“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協議”。

這一協議對蘇俄和美國的歐洲盟友都有利,因為這一射程的導彈主要是被應用於歐洲鐵幕下的對抗,而對美俄戰略導彈的直接對抗態勢影響不大。所以在1987年12月8日,老美最終決定簽署中導條約,與來自歐洲盟友的戰略壓力是分不開的。

冷戰結束快30年了,世界格局早已從兩強並立變成了一超獨霸。除了核武庫的家底之外,俄羅斯的常規軍力已經與老美徹底拉開了距離。戰略轟炸機、戰鬥機、航母、驅逐艦等關鍵武器幾乎都落後一代甚至更多。最大的問題是,俄軍沒有足夠的預算支撐,用以保證海陸空三軍的裝備更新換代。

俄羅斯軍事學者承認,沒有資金就無法保證裝備技術研發更新,留住軍工領域科技人才,更無法保證軍事力量的完備性。俗話說人窮志短,細化到一個軍事大國,就只能精打細算,以最大限度地維持相對完備的戰爭和戰略威懾能力。說白了就是要把有限的錢都花在刀刃上。

而相對於耗資龐大的航母海軍建設和戰略轟炸機力量建設,導彈核武器是性價比最高的武器裝備。面對老美在東歐“肆無忌憚”的“北約東擴”戰略和更隨性的軍事部署壓力,俄羅斯可能不得不在中短程彈道導彈發展上做文章。

其中已經公開部署的“伊斯坎德爾” 導彈,既讓歐洲大國忌憚,又讓中導條約的對象國老美惱怒。不過按照俄羅斯軍方的說法,伊斯坎德爾導彈射程不超過300公里(自用型射程為480公里)。不在中導條約規定的範圍之內,而且俄羅斯還準備對外出口這種可以實施精確打擊的戰術導彈。不過美歐專家認為,俄軍自己裝備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存在1500公里射程的型號,在加里寧格勒州部署後可以覆蓋歐洲全境。

俄羅斯對於這些說法的態度是不置可否。還有媒體稱,俄羅斯為伊斯坎德爾導彈設計了核彈頭,用以反制北約(美國)把戰術核武器部署地點前移到更靠近俄羅斯東部的羅馬尼亞軍事基地。近日,美國的一位女高官倒是真把話挑明瞭。美國駐北約大使凱.貝莉.哈奇森10月2日稱,俄羅斯必須停止秘密研發被禁止的導彈系統,否則美國將尋求在該系統投入使用前將其摧毀。

哈奇森還強調說,華盛頓仍然致力於外交解決方案,但俄羅斯若不停手,繼續研發這種中程導彈系統,華盛頓考慮發動軍事打擊。冷戰結束至今,像哈克森這樣的“玄話”真不多見,美俄是兩個勢均力敵的核大國,對俄羅斯動用武力是極度冒險的選擇。歐媒坦言,俄羅斯發展中程導彈必然會威脅歐洲,但是老美若因此動武,歐洲也必然首當其衝遭遇報復,並會引發世界大戰甚至核大戰。


高峰軍事觀察


不是美蘇要禁,說白了是歐洲受不了了。在地理上,整個歐洲大陸是裡俄羅斯最近的,而美國要相對較遠,美國能坐下來和前蘇聯以及俄羅斯談這個事,主要也是因為整個歐洲給與它的政治壓力,再者就是強烈的戰略威脅,雖然歐洲自己的防護能力不強,但是有美國的協約保護。

要不北約存在的意義在哪裡!以俄羅斯在武器庫的體量,在當時歐洲根本就無力阻擋,僅僅龐大的裝甲部隊就可以碾壓,而美俄兩國的核武器數量是全球最多的兩個國家,如果是兩個自己對攻,那麼僅僅在導彈上也就洲際核導可以用上,相反是中程導彈和近地導彈根本無用武之處。

但這兩型導彈卻對歐洲有著重大威脅,中程導彈一般設定在幾千公里,這樣的距離從俄羅斯的角度講是覆蓋整個歐洲的,所以兩國在談時也就主要以這兩個射程級別內的,而兩國能談下去的基礎是都以互相能摧毀對方為前提的,所以此相條約一簽署,整個歐洲是興高采烈歡天喜地的,但對於美俄來講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長安小師爺


很簡單啊。

《中導條約》中規定的中程導彈是指1000-5500的稱之為中程導彈,就美俄來說,雙方若只是把這些中程導彈部署在各自的本土上的話,基本對對方是構成不了威脅的。因為雙方距離遠,也只有洲際導彈才能威懾到對方,可美國的盟友們,那一票歐洲國家不行啊,蘇聯人的中程導彈是打不到美國,但是打他們是綽綽有餘的,尤其是蘇聯的第四代中程戰略導彈SS-20裝備後,西歐那一票北約成員國更是瑟瑟發抖,在沒有有效應對和經歷古巴導彈危機後,雙方都認為再部署更多的導彈是一種互相毀滅的方式,所以就同意削減該類的導彈以緩和關係。

而中導條約,就主要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針對蘇聯的這款導彈和核彈頭提出的“零點”方案的完善版,以緩解東西方對峙蘇聯對其北約盟國巨大的軍事壓力而簽訂的,而蘇聯因其中程導彈只能威脅歐洲而打不到美國本土而備感壓力,簽署該條約可以把中程導彈的資源花在研究遠程和洲際導彈上,而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則因為他們是抵抗蘇聯的最前線,因此是在替美國承擔著蘇聯的核威脅,所以更加迫切的需要推動《中導條約》的條件達成。

最後,三方各自在權衡利弊之下,經過了六輪會談,111次會議,促成了該條約的簽署和實施。


一念燦若煙華


簡單來說就是:

當時簽署協議時,美蘇兩國都在想辦法遏制對方的核威懾能力,畢竟導彈和核彈的區別就在於彈頭是否為核彈。而簽署協議的目的就在於減少“和平時期”的導彈持有量。所以問題不夠嚴謹,說是說削弱的導彈,其實真正目的是削弱核彈。


可是在協商過程中發現2個嚴重的問題:

①如果削弱“遠程導彈”數量,那麼意味著美蘇兩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大大削弱。而這是美蘇兩國都不願意看到的,特別是美國。(試想一下美蘇兩國一言不合就互扔核彈,結果美國國土面積比蘇聯小,本來要100個核彈才能洗地,結果因為協議減少到了80個,美國怎麼算怎麼虧)

②如果削弱“近程導彈”,那麼對於前線導彈火力威懾和壓制將會大幅度衰減。這一點是蘇聯不願意看到的。(按照當時蘇聯的“三戰”計劃,是打算一開戰直接近程導彈攜帶核彈頭對歐洲腹地和前線實施“戰術核轟炸”,針對的就是歐洲的北約國家,接著鋼鐵洪流一路高歌“烏拉”踏平歐洲。)



所以兩國思前想後,決定拿中程導彈開刀。拿中程導彈開刀主要有以下2個好處:

①中程導彈地位比較尷尬,按照當時的情況,只要開戰,基本上隨著戰線的推進,近程導彈可以打擊的範圍是越來越廣的,是可以逐步取代中程導彈覆蓋範圍的。而遠程導彈還是那麼遠,沒什麼區別。

②中程導彈在美蘇兩國的導彈系統中所佔比例很小,我沒記錯的話好像是隻有5%~8%。而剩下的那90%多全是近程導彈和遠程導彈。從這個數據也可以看出美蘇兩國對中程導彈這種雞肋的態度。



所以,削弱中程導彈是美蘇兩國都願意看到的,既保留了自己的導彈(核彈)威懾力,又落個“維護世界核平”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


腩說


當年雙方簽署中導條約背景是美國方面面對西歐盟國的壓力,因為如果開打西歐在面對雙方常規打擊的同時還要面對同等數量的中程導彈轟擊,從戰備角度來說是資源和技術浪費,而蘇聯方面同樣的他的主要命脈歐洲部分也面臨這個問題,所以雙方在這方面能談到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