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編者語:只願一起對這個世界多一點了解多一絲認識,拓展生命的廣度,增加靈魂的生趣,對抗無邊無際的時間長河。

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通過前兩篇文字我們大致瞭解了和氏璧的身世,這一次我們在看看他到底是真是假!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

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咸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

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

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

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和氏璧”傳遞1600餘年,實為舉世所罕見。歷代許多學者都想搞清其面目,並作了艱辛探索。

1921年,地質學家章鴻釗在《石雅》中分析,它應是一種珍稀的具有碧綠、潔白閃光的拉長石。

2001年,在“中國觀賞石博覽會”上,展出地質學家、寶玉石和觀賞石專家袁奎榮以變彩拉長石複製的“和氏璧”。

是何玉讓皇太極改國號“金”為“清”然而乾隆帝卻認為它是贗品!

傳奇之所以為傳奇,是它承載了太多的故事。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因它送命,有人因他得福。當一夜暴富不勞而獲的劇情佔據心頭,他自然會捲入一場爭鬥的漩渦,力量薄弱者灰灰湮滅,滿載勝出者寥寥無幾。

編輯:金剛

文字:金剛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