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引子

11月15日,東盟與中日韓澳新正式簽署RCEP。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儘管作為世界第七經濟體的印度半路宣佈“退群”,RCEP依舊在人口、經貿規模、發展潛力上全面超越美加墨和歐盟:

  • RCEP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
  • GDP達26萬億美元;
  • 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

三項指標均佔全球約30%,橫跨亞洲和大洋洲,妥妥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

另外,中國當前還積極考慮加入CPTPP,“朋友圈”未來還將擴容。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那麼問題來了,東北特別是遼寧的機遇何在?


中日韓+X

其實明眼人看得出來,RCEP雖由東盟10國發起,以及澳洲和新西蘭的加入,但其內核無疑是中日韓三國。

2019年12月中日韓三國共同發佈的《中日韓合作未來十年展望》提出:

將在RCEP談判成果的基礎上,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力爭達成全面、高質量、互惠且具有自身價值的自貿協定。


“推進‘中日韓+X’合作,共同制定計劃,採取聯合行動,拓展與其他國家合作,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發展”。

可見,在RCEP簽署之後,“中日韓自貿協定”就將提上日程。無論是現在的東盟,還是未來的其他國家,“中日韓”都是合作的基礎和前提。

那麼,與日韓淵源頗深的遼寧,當前的貿易合作現狀如何?

先說說日本。

9月25日,在2020中日(大連)博覽會上發佈的《2020中日貿易投資合作報告》就曾指出,遼寧位列中國各省區市“對日本合作指數排名”第五位,僅居上海、江蘇、廣東、浙江之下。

大連則在計劃單列市“對日本合作指數排名”中拔得頭籌,在日本直接投資、直飛航班數量、人員往來數量、中日合作輿情等方面均居於首位。

截至2019年底,日本累計在遼寧設立外商投資企業7770家,累計投資242.4億美元;2019年,遼寧對日本進出口總額為982億元人民幣。

由此看來,遼寧特別是大連,與日本合作的現況喜人、前景廣闊。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再說說韓國。

遼寧與韓國的淵源可謂頗深。走一走素有“小漢城”之稱的瀋陽西塔街,這條一線城市中特有的朝鮮族文化街,恍如身在韓國一般。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韓國的影視作品中也會出現瀋陽的身影。

世界最大自貿區誕生,東北的機遇是什麼?

韓劇《愛的迫降》

與熱絡的民間交流相比,近些年的貿易額卻相形見絀。

以2018年為例,中韓當年貿易額為3134.3億美元,遼寧對韓貿易額約為98億美元,而江蘇則高達787.6億美元,兩者佔比相差20多個百分點,差距可謂相當之大。

原因有很多

其一,韓貨市場佔有率大幅下降。

遼寧不但沒有韓系的整車廠,在遼零部件廠也因韓系車多年的低迷而業績慘淡。2018年瀋陽兩家樂天瑪特同時宣佈停業,曾經中國最大的樂天百貨瀋陽店也於今年閉店,整個內地僅剩成都一家門店。LG LCD電視在中國市場不溫不火,連帶著瀋陽工廠自2015年進入歇業狀態,其OLED面板工廠和代工廠在廣東佈局。韓國五大財團僅SK在瀋陽、大連、錦州有少量業務佈局。

其二,遼寧港口不具有比較優勢。

論與韓國仁川港的直線距離和農業上游體量,遼寧的港口不及山東威海和青島。論地理位置,遼寧的港口不在美國西海岸和東南亞等國際主航線上,加工貿易型韓企更願意選擇長三角、珠三角佈局生產基地。這兩點決定了遼寧對韓的進出口額必然落後于山東、江蘇以及廣東。

在加工貿易、海洋經濟以及半島陸上通道封閉的背景下,這種局勢很難實現逆轉。

不過凡事無絕對。

筆者看來,RCEP給具有後發優勢的遼寧帶來了機遇。

從高科技產業鏈上看,日本處於中上游,韓國次之。RCEP簽署後,日韓工業原料零關稅進口,兩國可以在第三方國家化解“白名單”之爭。這對瀋陽引入日韓先進製造業、實現產業鏈重構是一個絕佳契機。

本月,瀋陽出臺QFLP試點暫行辦法。未來境外資金將通過投資東北資本市場,助推瀋陽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工業轉型升級。

同時,伴隨著瀋陽一系列產業轉型的進程,完成遼港整合後的大連將成為日韓商品集散中心和分撥基地,加速自由貿易港的建設。


結語

當前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正處於南強北弱的局面。現時北方的兩大直轄市,要麼在釐清城市功能定位,要麼在思考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可謂各有各的煩惱。

那麼作為曾經的中國十大城市,瀋陽和大連能否憑藉資源要素的比較成本、陸鐵空的區位優勢、一流的營商環境等多重疊加優勢的積累,重振北方城市雄風?

此時,在瀋陽初雪映照下的朦朧夜色中,筆者彷彿看到了2021年春天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