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过得好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最好方式

让自己过得好,去学习思考,才会从心底放下怨念,走出原生家庭。

懂事后讨厌自己的原生家庭

出生在一个偏远山村多子女的重男轻女家庭,越长大越发现在自己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存在。懂事以后最怕的就是讨论关于家庭家庭成员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听到的人第一反应,都是一脸震惊,然后就是各种不好听的话,比如:天啊!你妈怎么这么能生?这是我最讨厌的一句话,也是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

每次听到别人说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好,我都想反驳,可是无从反驳。只好在心里生闷气,责怪我的父母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小孩,又没有很多钱。讨厌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我是个女孩......

我开始越来越不喜欢和别人谈论,我的原生家庭。人群中我变得越来越安静不爱说话,用安静来保护自己。我不喜欢社交,封闭自己,因此一直都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更没有闺蜜一说。我害怕关系过分亲密,与人交往总是会有所保留。我很慢热,不是特别熟悉的人,绝不谈论原生家庭。一旦周围发现周围有人说到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我会想尽办法避开。

懂事后的整个学生时代,原生家庭,都像一道丑陋的疤痕,伴随着我。活在自己给自己作的茧里面,不愿意破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自己错过了最美好的学生时代。

自己过得好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最好方式


成年的讨好伴随着自欺欺人

越长大越发觉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是多余的那一个,越长大也越沉默。很多关于家里人的消息我都是最后一个知道,很多时候他们都不和我说,我也渐渐习惯了在家里保持沉默,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意见。

我给人的印象是安静、沉默、不是那种可以开玩笑的人,对很多东西都不了解,也总觉得不好意思多问,于是总是不主动,总是以对方的兴趣要求为主。

典型的三个人一起走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莫名的主动选择保持沉默,做一个傍观者。只有两个人是时候才觉得才不会觉得尴尬。

因为我总是在讨好不敢交心,因此也难以找到能交心的朋友。害怕被说是一个不好相处的人,一直都是老好人,没脾气,叫帮忙做什么事情都会帮忙。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并不是没有脾气的老好人,我的脾气真的超差的,我很喜欢抱怨,习惯把事情往坏处想,只是很多时候我都是用安静、沉默来压抑着坏脾气的爆发。

长久的压抑,脸上在青春期的尾声,抓住了它的尾巴开始不间断的冒痘。囊中羞涩加上一直都没有护肤的概念,终于把自己的脸作成了自己都讨厌的模样。每次熟人相见总是要吐槽一下我脸上的痘,刚开始她们不明白为什么我会长痘这么厉害,连我自己也不明白。直到有了爱美之心去了解之后,才知道那是脾气被长久压抑的结果。

你以为你很好骗过了所有人,其实懂的人,一看你的脸就知道你的生活是否舒心了,你的脸直接把你出卖了,但是你却不知道。

自己过得好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最好方式


学习让自己的内心慢慢改变

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学生生涯好像注定了毕业就失业的结果。每天都是浑浑噩噩的,工作和生活的不顺心让自己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直到某天看到了张嘉佳的新书《云边有个小卖部》,想到自己从小也是跟在奶奶身边长大,现在她也老了。我也毕业了但一无所有,连工作都不稳定生活更没有任何盼头,虽然我和奶奶不是相依为命,但是那个晚上看到故事将近尾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大哭的一场。

于是我开始重新去看书学习,重新去看关注的公众号的文章,一段时间的堕落,以前关注的大多数公众号风格都有所变化,比以前更好了。但也有因为某种原因被封了的,有点失落。

参加女性付费社群学习,有幸在几千人之中被选中成为第一期学员,和那么多爱学习的小伙伴们一起抱团学习,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但是都一样被社群创始人的才华折服,都想要学习成长改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在社群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一直活在对原生家庭的自怨自艾里,大部分原因都是自己的经济不够自由和精神不独立。

99%的家庭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一个女性要努力赚钱,努力实现经济自由真的很有必要。

只有精神独立才不会遇到问题不经思考就去求助,才不会明知道不好但是还是不敢放弃,不愿意去改变现状,把自己的人生依附在他人身上......

学习心理学让我知道,成年之后没有去学习思考改变自己,总是在抱怨也是躲在了这个舒适区里面,因为不去改变所以可以给自己无数抱怨的理由,偶尔还能博得同情。这个生活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但是却把自己推向平庸的深渊。觉得自己会这样都是别人的错不是自己的问题。

成年之前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自己,可以偶尔抱怨一下原生家庭的不好;但是成年之后,还是维持过去的现状不去学习寻求改变就你自己的不对。成年不单单指年龄和身体的成年,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成年。

自己过得好是摆脱原生家庭的最好方式


原生家庭没有人可以选择,但是成年以后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看过的书,走过的路,思考过的问题都是你成长的养料。

当你足够好,足够优秀就不会一直在意原生家庭够不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