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卡列尼娜》:逃无可逃的女性悲剧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坦长篇巨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女主人公,她高贵善良,为了爱情敢于与贵族阶层为敌,但是安娜最终不能原谅自己,痛苦自杀,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她的悲剧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安娜 卡列尼娜》:逃无可逃的女性悲剧

首先是安娜所处的社会环境。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资本主义的浪潮冲击着沙皇的统治,1867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冲击原来传统贵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人们更加重视自我感受,但是强大的宗教势力依然禁锢着人们的心灵。

上流社会中,女性没有婚姻的选择权,出身贵族的安娜也不得不被姑母做主,嫁给大二十岁的政客卡列宁。卡列宁虚伪冷漠自私,从来不考虑安娜的感受,凡事从自身利益出发,婚姻只是他的政治道路上的一把武器,他无时无刻不维持着婚姻和睦的假象。

面对伪装着夫妻恩爱的卡列宁,安娜一方面觉得丈夫虚伪,同时与沃伦斯基私奔的念头就更加强烈。当沃伦斯基坠马时,她的失声尖叫,这是对上流社会潜在规则的挑战,上流社会不排斥偷情,却对光明正大追求婚外的爱情不能容忍,所以当安娜打破了既定规则后,便被排斥在了社交之外,她不能见儿子,不能和卡列宁离婚,多重压力让她把唯一的寄托放在了沃伦斯基身上,但是沃伦斯基的冷淡让她倍感失望,最终走上卧轨自杀的道路。

《安娜 卡列尼娜》:逃无可逃的女性悲剧

其次,安娜的爱情观。

安娜和沃伦斯基之间是真的爱情吗?无疑,沃伦斯基曾经爱过安娜,安娜是美丽的、高贵的,迷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沃伦斯基一开始的心中,对安娜的征服欲更强,他的虚荣心让他不断追求安娜,他认为"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已婚的妇人,而且不顾一切,冒着生命危险去引诱她到手,这个男子的地位就很有几分优美和伟大。"

两人同居之后,沃伦斯基不能放弃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他愿意把生活局限在爱情之中,随着最初的激情褪去,他开始觉得安娜是他的负担,上流社会的荣誉和社交一直在吸引着他,除了爱情还有其他的生活要求,所以他对安娜的态度是冷淡的,也不能真正理解安娜的焦虑和痛苦。而她又把生活的重心和希望全部寄托在沃伦斯基身上,当安娜对他说:“我为了你,放弃了一切”时,他却说:“为了这一刻的欢愉,一切都不重要了。”

安娜和沃伦斯基对爱情的定义不同,对爱情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其实二人都是落水者,沃伦斯基同样有着难以摆脱的困境,而安娜强烈炽热的爱不仅燃烧了自己,也吞没了沃伦斯基。安娜死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和生活:“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她看到在结合以前,二人之间是很接近的,在结合以后,反而南辕北辙。

《安娜 卡列尼娜》:逃无可逃的女性悲剧

最后,安娜的性格矛盾。

安娜是一个大胆追求幸福的女子,她敢于用所拥有的一切去换取生命的意义,大胆,果敢。她有着真诚的性格,追求的是上流社会不屑的真正的爱情,从一个家庭贵妇变成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性,“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在得到了沃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可以抛弃家庭,离开上流社交社会,甚至一度忘记了儿子,她成了世俗谩骂了对象,所可以用来还击的唯一武器就是爱情,当将虚无缥缈的爱情当做是唯一的依靠时,这是危险的。

安娜不是一个无情的、自私的人,她可以忍受辱骂,却不能宽恕自己对谢辽莎的抛弃,身为一个母亲,她是爱谢辽莎的,这种思念和歉意让她有了深深的罪恶感。

所以,安娜的悲剧,是一种不和谐造成的。她过于狂热的感情吞没了她的生活,也束缚了她的自由。她想追求自由,追求幸福,但是封建男权依然统治这人们的精神领域,而安娜由于这种局限,所以她也是盲目的,尽管她目标明确,但是她孤注一掷的,把自己的且都寄托在爱情上,不自觉成为了男权社会的牺牲品,当沃伦斯基因为窒息的生活而逃向社交和事业时,安娜是无路可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