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排放後,太鋼不鏽大氣汙染物下降七成

記者高崗栓

秋冬季是北方重汙染天氣高發季節,山西省太原市也不例外。在重汙染天氣條件下,冶金、火電、化工、建材等重點排汙企業均須嚴格執行太原市錯峰生產有關規定,但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鋼不鏽”)卻可以自主採取減排措施,原因何在?

超低排放後,太鋼不鏽大氣汙染物下降七成

圖為太鋼不鏽原料庫俯瞰圖。

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示全國鋼鐵行業兩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的企業名單,太鋼不鏽名列其中。隨後,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和山西省工信廳聯合發佈公告,公佈了全省首批重點行業績效分級 A、 B級企業名單。根據綠色發展水平、治理汙染投入、治理成效、環境信用等績效分級嚴格考核,太鋼不鏽被定為A級企業,也是太原市目前唯一一家A級企業。

有組織排放:

投資4億多元, 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汙染物減排量達50%以上

深秋時節,天氣微寒。記者驅車駛入太鋼雙良門,只見沿道路兩旁秋葉金黃,管廊交錯,機聲隆隆,火車轟鳴,一派繁忙景象。

太鋼不鏽作為一家老國有企業,擁有完整的鋼鐵生產技術裝備及配套設施,2019年鋼產量1086萬噸,其中不鏽鋼產量 418 萬噸,已成為全球不鏽鋼行業領軍企業。

根據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推動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現有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到2020年底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顯進展,力爭60%左右產能完成改造。

作為全球綠色發展領軍企業,2015年,太鋼不鏽就實施完成了自備電廠超低排放改造。

2018 年焦爐煙氣採用了“碳酸氫鈉幹法脫硫+袋式除塵+ SCR 中低溫脫硝”的淨化工藝,完成了焦爐煙氣脫硫脫硝超低排放改造。

2019年底全面完成了從焦化、燒結、鍊鐵、鍊鋼、軋鋼到能動公輔系統的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實現了有組織排放達超低排放標準。

燒結是鍊鐵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環節。由於排汙強度大,長期以來都是有組織排放治理的重中之重。

2019年,針對燒結工序汙染物排放指標與超低排放要求指標的差距,太鋼不鏽投資4億多元,在原有活性炭脫硫脫硝基礎上,採用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活性炭擴容+SCR 中低溫脫硝”工藝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脫硫效率由94%提高到95%至97%,脫硝效率由33%提高到80%,汙染物減排量達到了50%以上,且生產過程不產生任何廢棄物。

無組織排放:

全部粉狀物料均採用筒倉、料庫的方式進行儲存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太鋼不鏽無組織排放涉及物料儲存、物料運輸和生產工藝3個重要環節。

“大風起兮塵飛揚”曾是鋼鐵企業原料場的真實寫照。據介紹,15年前,太鋼18米高的不鏽鋼擋風抑塵牆,因為外形美觀、擋風效率高、抑塵效果好,成為工業企業全國治理揚塵汙染的“標杆”。15年後,隨著環保考核硬指標趨緊,這種18米高的擋風抑塵牆已經落伍,滿足不了國家鋼鐵行業超低排放考核要求。

“你看,這就是我們公司現在的原料庫。每個原料庫佔地6萬平方米,相當於8.5個足球場那麼大。”隨太鋼不鏽能源環保部項目評審室主任程志民手指的方向,記者遠遠看見3個半圓狀的高大建築,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程志民介紹,目前太鋼不鏽全部粉狀物料均採用筒倉、料庫的方式進行儲存;堆存原料的一次料場、二次料場,均實施了不鏽鋼板全封閉,並在場內配置高效霧炮設施進行抑塵;鋼渣處理環節進行了車間全封閉改造,自主研發投運了動力波除塵設施;原料場和渣場出口設置了全自動高效洗車臺,確保運輸車輛“車光貨亮”。

評估期間,對照評估檢測技術指南,按照無組織排放清單,太鋼不鏽組織對鋼鐵流程全工序無組織排放控制點進行了全面排查,對防治措施不符合項進行了全面整改。

各主要生產工藝過程的產塵點,均配備了先進的捕集除塵系統;酚氰廢水治理系統實施了加蓋封閉,並配備廢氣收集處理設施;焦化化產區域,配置了 VOCs 淨化設施,並將達標 VOCs 氣體進行焚燒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