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鋼企照片出現在習主席書架上: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材料國產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年12月31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發表了2021年新年賀詞,擺放在辦公室書架上的21張照片引人注目。其中只有一張是他考察企業的照片,便是太鋼不鏽。

這家鋼企照片出現在習主席書架上: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材料國產

書架上的這張照片紀錄了2020年5月12日,習近平在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下稱“太鋼精帶公司”)生產車間的情況。總書記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和運行情況,鼓勵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這張照片出現在書架之上,彰顯著中國企業在國內疫情得到有力防控之後復工復產時的奮鬥,也有著中國企業對先進製造業發展的追求。

對於那天的考察,太鋼不鏽的母公司太鋼集團如是紀錄:2020年5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太鋼精帶公司考察時強調,“高新技術在山西蓬勃發展,太鋼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進步,不斷轉型升級,希望企業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

太鋼集團表示,“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太鋼幹部職工以極大的鼓舞和振奮。”

這家鋼企照片出現在習主席書架上: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材料國產

在習近平考察太鋼當天,太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祥明陪同並紹了近年來太鋼品種開發、科技創新的情況。

高祥明深情地回憶起3年前,“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太鋼鋼科公司,實地察看高端碳纖維研發、生產情況,強調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總書記勉勵我們要奮起直追、迎頭趕上,在創新方面繼續加把勁,為中國製造作出更大貢獻。三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囑託,不斷在深化改革、創新發展上加勁發力。這次考察太鋼,總書記再次勉勵我們要不斷勇攀科技高峰。下一步,我們要以今天為新的起點,只爭朝夕,奮力前行,紮紮實實把太鋼的事情辦好,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太鋼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太鋼精帶公司有著不少“絕活”。比如,中國的“手撕鋼”正是太鋼精帶生產的。

“手撕鋼”專業名稱為“寬幅超薄精密不鏽帶鋼”,屬於不鏽鋼板帶領域中的高端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高端電子(摺疊屏手機等)、新能源(柔性太陽能基板)、汽車(安全氣囊保護片)、航空航天(壓力傳感器膜片)、軍工核電(防輻射服金屬隔層)等。

長期以來,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生產。自2016年6月起,太鋼開始重點攻關,30人的本土團隊,歷時3年多時間,經過711次試驗後,才從四萬多種軋輥排列組合中選出一種方法後攻克成功,成功生產出厚度0.02毫米、寬度600毫米的不鏽鋼精密帶材,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太鋼也因此成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產寬幅超薄不鏽鋼精密帶鋼的企業。

在2019年的第21屆工博會期間,太鋼精帶公司“手撕鋼”技術負責人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至少近10年來,國內一直只能進口這個材料,最貴的時候進口價格幾乎和黃金等價。”而自太鋼將手撕鋼技術攻克並大批量投入市場以後,“國外進口價格就縮水了40%。”

實現“手撕鋼”國產化,是中國突破“卡脖子”瓶頸的一個鮮活的例子。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重點任務便包括: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要加強頂層設計、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共性技術供給,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太鋼不鏽的崛起,也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製造業強則實體經濟強,實體經濟強則經濟強。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指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太鋼不鏽作為一家鋼鐵企業在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內核正是科技創新。而這正是中國目前的重點任務。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在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時,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其中包括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

目前,太鋼不鏽生產的20多個品種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30多個品種成功替代進口,筆尖鋼、軟態不鏽鋼精密箔材(手撕鋼)、高錳高氮不鏽鋼、三代核電用不鏽鋼等新產品滿足市場急需,為中國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0年12月27日,第六屆中國工業大獎發佈會在北京召開,太鋼精帶公司“寬幅超薄精密不鏽帶鋼工藝技術及系列產品項目”獲得項目類中國工業大獎。中國工業大獎是2004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被譽為中國工業的“奧斯卡”。

太鋼不鏽的母公司太鋼集團是集鐵礦採掘和鋼鐵生產、加工、配送、貿易為一體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也是全球不鏽鋼行業領軍企業,具備年產1294萬噸鋼(其中450萬噸不鏽鋼)的生產能力,可生產不鏽鋼、碳鋼和複合板材三大系列產品。太鋼集團2019年資產總額1284.7億元,實現粗鋼產量1086萬噸,營業收入797億元,利潤總額35.13億元。

太鋼集團此前系山西省國有企業,2020年8月2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寶武在太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日,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中國寶武簽署太鋼集團股權劃轉協議,推進中國寶武與太鋼集團的聯合重組。

2020年9月27日,股權劃轉協議獲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覆同意;2020年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通過;2020年12月23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理太鋼集團工商變更登記,中國寶武與太鋼集團聯合重組進入實施階段。

2020年12月31日,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提到:回首2020年,讓我們無比欣喜和自豪的是: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考察期間走進太鋼生產車間,勉勵大家“在科技創新上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在支撐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寶武馬鋼集團考察調研,充分肯定中國寶武改革發展的成績,強調國有企業是“中流砥柱”,指出“企業發展,鋼鐵掛帥”,鞭策和激勵我們乘勢而上,由“老大”變“強大”,令全體寶武人備受鼓舞、豪情滿懷!

責任編輯:李躍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