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宜運動”——走訪渝黔邊界的“運動之城”

新華社重慶4月28日電題:“宜居、宜業、宜運動”

——走訪渝黔邊界的“運動之城”

新華社記者李勇、劉恩黎、黎華玲

體育設施遍及全城,精彩賽事絡繹不絕,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體旅產業日趨成熟……

重慶萬盛,昔日的山城煤都,近年來深入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實現了資源型城市向運動休閒之城的“華麗轉身”。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面積最大、渝南黔北地區唯一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萬盛的城市發展從“地下轉到地上”“黑色轉為綠色”,成了一座“宜居、宜業、宜運動”的活力之城。

(小標題)羽毛球之鄉

重慶萬盛經開區地處中國西南地區的渝黔邊界,距重慶主城70公里,轄區面積566平方公里,是重慶南部的重要門戶。

從綦萬高速公路萬盛口下道,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座高約30米、聳立在路口中央的大型羽毛球拍雕塑,而道路兩旁白綠相間的羽毛球路燈,以及各類羽球元素的街道景觀讓初到萬盛的人們眼前一亮。

“萬盛是一座擁有深厚羽球文化的城市。”萬盛體育局副局長陳亞莉介紹,每位同事在工位上幾乎都有運動裝備,而羽毛球拍更是“剛需”,一下班,從單位領導到實習員工都會呼朋喚友,前往球場一爭高下。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是窮鄉僻壤的萬盛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文化體育活動都相當匱乏,彼時一位名叫唐勇的泰國華僑回鄉任教,也正是他,將當時風靡東南亞的羽毛球運動帶到了萬盛。

因酷愛羽毛球,當時唐勇主動邀請同事、學生一起打球消磨業餘時間,久而久之,周邊的礦工和居民也在他的帶動下逐漸愛上了這項運動。

50年過去,擁有深厚羽球群眾基礎的萬盛先後培養出了鍾波、張亞雯、皮紅豔等數十名世界冠軍和羽壇名將,在國內外各項大賽中取得佳績。

陳亞莉介紹,自2006年起萬盛連續多年舉辦重慶市級羽毛球公開賽,2015年起舉辦的“黑山谷杯”國際羽毛球挑戰賽更是被國家體育總局定為全國體育旅遊精品賽事。

作為國家羽毛球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萬盛目前共建有680片羽毛球場地,數以萬計的百姓長期參與羽毛球鍛鍊。

火熱的群眾體育市場,同樣促進了當地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

作為西南地區高性能羽毛球拍的主要產地,萬盛每年出產的數十萬碳纖維球拍在國內市場廣受追捧,同時還遠銷馬來西亞等地。

自2015年來,萬盛體育產業增加值佔地區GDP比重達到了3.5%,年均增長20%。

“如今,羽球運動在萬盛可謂遍地開花,從社區廣場到市政公園,從露天操場到運動場館,隨處可見揮動球拍的萬盛居民,這裡是名副其實的運動之城、羽球之鄉。”萬盛黨工委宣傳部部長黃敬源說。

(小標題)體育元素融入生活各個角落

“每天我都會來徒步爬山。”頭戴耳機、身著運動套裝,大學生戴曉告訴記者,每日清晨她都會順著“天路”拾級而上。

萬盛奧林匹克天路是當地標誌性地點,全長約310米,739級階梯順著山勢而建,彩色奧運圖案和奧運知識銅板貫穿全程,獨特的設計讓這裡成為百姓們日常熱衷的打卡點。

山下的健康主題公園地處城市核心圈,園內擁有羽毛球、乒乓球、籃球以及籠式足球等三十餘塊標準運動場地,滿足了群眾日常鍛鍊所需。

“一般用於房地產開發的黃金地段在萬盛卻是百姓運動健身的好去處。”萬盛黨工委委員黃能金說,這裡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有一種幸福叫門口就有健身場地。

從區中心西南出發約30分鐘車程,便來到了全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關壩鎮。

背靠財興山,面朝溱溪河,藉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曾是國家級貧困村的關壩鎮涼風村,因地制宜發展以垂釣為特色的農體旅產業,圍繞全村600餘畝生態魚塘,打造了國際化的釣魚基地。

“村裡每年都會舉辦國際國內各項釣魚比賽,吸引眾多海內外垂釣愛好者前來參與。”涼風村黨支部書記李明會介紹,目前全村從事養殖、種植及餐飲服務的小微企業共100餘家,全村人均收入超萬元,走出了一條靠山吃果、靠水吃魚的綠色發展路,實現了整村穩定脫貧。

此外,萬盛的奧陶紀公園近年引進懸崖鞦韆、天空懸廊和高空自行車等極限運動項目,深受熱衷體驗刺激的年輕群體的青睞,成為全國一大網紅景點。

號稱“渝黔生物基因庫”的重慶黑山谷風景區,延綿13公里的峽谷景區內樹木蔥蘢、四季常綠。在約兩小時行程的青磚步道深處,隱藏著高空攀巖、叢林穿越等原生態體育項目,遊客在飽覽青山綠水之餘,亦可感受濃厚的運動氛圍。

萬盛黨工委書記袁光燦介紹,萬盛堅持深入踐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區近年來投入資金30億元,推進1個全民健身中心、10個全民健身基地、100個全民健身公園、1000裡戶外健身步道的建設,同時實現鎮街全民健身廣場、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社區健身路徑工程“三個全覆蓋”。目前萬盛興建惠民體育設施63.86萬平方米,全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42平方米,全域完善的體育健身設施,使得萬盛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小標題)全民健身的城市文化

“走!給!傳!”陳生梅一邊喊著,一邊帶著7歲兒子在球場帶球折返、相互配合進行著足球鍛鍊。

陳生梅每天都會帶兒子到家附近的公園球場踢上一小時足球,從小酷愛體育的他希望通過鍛鍊增強孩子的體質和毅力。

每逢週三,“夕陽樂”氣排球隊都會在萬盛奧林匹克公園舉行集體活動。“氣排球運動適量、不激烈,適合中老年人,打多了還真會上癮。”67歲的江朝明告訴記者,他們的氣排球隊由30多名50到70歲的中老年人組成,大家不定期在微信群邀約打球,戶外鍛鍊很好地充實了他們的退休生活。

不僅球類運動,游泳、健步走、慢跑、廣場舞等大眾體育在萬盛同樣廣受歡迎。黃能金說,“全民健身”折射出了當地人們高品質的生活,它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城市文化。

作為一座“因煤而興”“三線建設”時期的兵工重鎮,萬盛民風淳樸、開放包容、城市化程度較高,在體育運動方面更是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2014年10月,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這為這座資源型城市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隨後,萬盛明確了將全民健身納入市民素質提升行動中,廣泛在轄區內普及運動知識,倡導健康理念,引導廣大群眾養成健康運動的文明習慣,推動全民健身成為全社會的價值追求和生活方式。

如今,萬盛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從45.2%增至58.9%,國民體質測試合格率達到94.3%。

“因地制宜走好轉型路,因勢利導打造升級版。”袁光燦說,為貫徹落實國家全民健身戰略,推動資源型地區高質量轉型發展,全區一直致力於打造運動健康文化,以增強人民群眾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為出發點、落腳點,積極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區,推動建設“宜居、宜業、宜運動”的健康活力之城。(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