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唐朝會昌年間的宰相李德裕,人們一說到他便是想到牛李黨爭。那麼拋開牛李黨爭,李德裕又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雞鴨羊豬,大唐的百姓最喜歡吃的還是羊肉。人們把羊股叫做羊髀,當時京城裡有一種非常有名的燒製羊髀和臟腑的烹飪辦法——鑑虛燒羊髀法。

這個鑑虛是和尚,他最擅長結交上層權貴人物,賣弄權勢,不是個好人。但鑑虛燒製的羊髀和臟腑,有著獨特的滋味,從大唐元和年間一直風行到了宋朝。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李德裕,字文饒

宰相李德裕是出了名的嗜好吃羊肉,鑑虛燒羊髀的食羊法自然不會錯過。此人愛吃羊肉到了什麼地步呢?一生吃了將近一萬頭羊。

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來算一下,假設一天吃一頭羊,那也得吃上二十七年。

唐朝人喜歡品題人物,動不動就給人起外號,李德裕就因為自己喜歡吃羊肉,而被稱為“萬羊宰相”。

吃兩三萬錢的珍寶羹湯,喝千里快遞來的惠山泉水

他這個人,飲食極為奢侈。所食用的羹湯,一杯的價格可以達到二三萬錢。怎麼會這麼昂貴呢?除了食物本身精緻、稀有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唐代越窯海棠式瓷碗

李德裕愛好養生,所以他常常在飲食里加上奇奇怪怪的珍玉珠寶,什麼硃砂、雄黃等藥石都研磨成汁水添加到食物中一起煎煮,這個滋味不敢想象。養生嗎?還真不好說。

吃的是山珍海味,就連飲用水,李德裕都要喝專程從江南運來的山泉水。

唐朝中後期,飲茶的風俗已經普及。李德裕也愛吃茶,他特別講究茶葉的品質。想想看,住在北方的京城長安,卻要讓遠方的舒州刺史專門給他運送一種極品茶葉——能消酒食毒的天柱峰所產的上好茶葉嫩尖。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銀籠子,用來烘烤茶餅的。唐人的茶是餅茶,要烘烤碾碎之後烹煮

茶要好茶,烹茶的水也要上好的。唐朝的館驛系統發達,前有楊貴妃通過驛站快馬加鞭吃荔枝,後有李德裕不遠數千裡遠道運送烹茶水。

早些年建立起來傳遞重要消息和物資的大唐館驛系統,就這麼被濫用了。要知道,普通百姓得承擔館驛的運營和維護,濫用館驛就是在剝削民脂民膏。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昊天觀在長安中的位置

李德裕的這種奢侈的飲水做派被一位僧人看在眼裡,他悲天憫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阻止李德裕。這位僧人告訴他:京城昊天觀常住庫後有一眼泉水,水質極佳,可以和惠山泉相比。

李德裕將信將疑,對昊天觀的泉水水質做了測試稱重,與惠山泉水一比較,發現兩者的水質果然輕重相當,這才停止了千里送水。

醒酒石上睡宰相:我的石頭、我的樹枝,一點都不準動

唐朝的貴族們,大都有許多莊園。宰相李德裕也不例外,他在洛陽的平泉別業,延續了他一貫的奢靡作風。

乍一看好像是一座平平無奇的莊園,但園子裡全是李德裕窮盡畢生精力蒐集的海內奇花異石、珍稀禽鳥。仔細去看一花一木,都價格不菲。

園子有一塊玲瓏剔透的醒酒石,是專程從太湖運送過來的。李德裕非常喜歡這塊石頭,常常喝醉了就臥倒睡在石頭上,身上也時不時堆滿名貴的落花。

李德裕珍愛這園子,連幾百年後的事都考慮到了。他寫了家誡告訴子孫:“移吾片石,折樹一枝,非子孫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李德裕園子裡的一塊石頭都不準移動,一根樹枝都不許折斷,否則就不是我的子孫!

這話說得很嚴厲了,他的子孫後輩也卻是謹記在心,還把家誡完好保存起來了。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張大千繪製的《李德裕見客圖》

可惜,唐朝末年,社會動亂,活人都難以生存,園林花木想要完好保存簡直是痴人說夢。李德裕後來因為歷史上著名的朋黨之爭,被貶官嶺南而死去,李氏門庭也就此敗落下來。

黃巢入京之後,李氏園林中的花木奇石也被權貴挖走、搬走,連樵夫都進來砍伐名貴的樹木當柴火賣。

那塊李德裕視為珍寶的太湖醒酒石,轉眼就到了駐守洛陽的監軍宦官手裡。李德裕的孫子李敬義也算是謹記祖先教導,拿著李德裕的家誡,就去找監軍歸還醒酒石。

只是時移世易,李家早就敗落了,監軍怎麼可能將你放在眼裡?他大罵道:“黃巢敗後,誰家園池完復,豈獨平泉有石頭哉?”

反正,歸還是不可能歸還的。宰相之家尚且破落至此,當時還有一句諺語,說:“三公後,出死狗。”令人嘆息。

八百孤寒齊下淚:我李德裕的官做得不錯哇

李德裕這個人啊,在飲食居住上驕奢淫逸,但他有一點是讓人敬佩的:提拔寒素子弟

。當年,他還是宰相的時候,擔任科舉考試的監考主司,為寒素人士開了很多門路。他錄用科舉人才,也看重人品,對於那些名聲狼藉的浮華子弟,是一概不錄用的。

這一點,使得很多人感激他。後來他被貶到嶺南,還有人寫詩感謝他對寒素人士的選用:“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

萬羊宰相李德裕:吃喝奢靡,嗜好園林,貶官時八百寒素為他落淚

李德裕半身像

大概如此。

如果說還有什麼關於李德裕的無關政治的細節,那麼還值得一說的是: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次柳氏歸聞》,記載了高力士所說的唐玄宗年間的宮中故事,蠻有意思的。

這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都說字如其人,如果想要看看李德裕的筆跡,不妨去翻翻唐朝著名的畫作《步輦圖》,上面留有這位大唐名相的小篆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