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辨證論治


中醫的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就是中醫處理人體疾病信息所採用的科學方法。辨證有嚴密的邏輯,論治有嚴格的規定,不是可以任意妄為的。這就與光憑經驗用藥的“經驗醫學”有了本質的差別。

舉例來說,《傷寒論》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在這裡,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四種症狀,就是患者得病後體內發出的四種信息,這一組信息經張仲景分析、歸納後,抽象、上升為風寒表虛證,而後用桂枝湯治療。由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五味藥構成的桂枝湯這個信息組,在輸入患者體內後,使體內原來發出的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這一組信息迅速消失。於是,這種特定信息的輸出與輸入,形成了一個範式,清代傷寒名家柯琴稱之為“桂枝湯證”,並且將傷寒方所適應的證全部命名為麻黃湯證、小柴胡湯證、白虎湯證等,繼而提出以“湯證結合”為綱學習傷寒論的方法。“湯證結合”或“方證結合”概念的提出,使輸出信息與輸入信息的搭配標準化、規範化,達到了信息處理的最佳效果。掌握和貫徹了《傷寒論》的辨證論治方法,就可以使中醫擺脫經驗醫學的桎梏,上升到科學理論的高度,大幅度提高治病的療效。

為什麼中醫臨床家總是反覆強調治病時要“認證無差”?因為對疾病信息的歸納、分析、判斷一旦有錯,再多、再好的方子也不會有效;為什麼經方派醫家一再叮囑用傷寒方必須用原方,“不可隨意挪動”?因為幾乎每一首傷寒方都有嚴謹的結構,而且被多次證明:這是對應於某一個證的最佳輸入信息組合,如果隨意加減,破壞了它的結構,即使認證再準,輸入了錯誤的信息,治療同樣會失敗。只要認真讀過《傷寒論》的人都知道:在《傷寒論》裡,有分析,有綜合,有演繹,有歸納,有抽象,有推理,有假設,有比較,組方慎密,計量嚴謹,中國古代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成果,被張仲景運用發揮得酣暢淋漓。在這裡,不需要解剖知識,不需要動物模型,不需要藥理試驗,不需要實驗研究,不需要統計分析,不需要檢測指標,總之,不需要使用任何現代醫學的常規方法,只需要掌握好患者與醫生之間直接的信息交流,也就是掌握好辨證論治這個中醫處理人體信息時所採用的科學方法,就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因此,辨證論治是中醫所有科學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近現代醫學從來沒有采用過的方法,是目前中醫、西醫兩個醫學體系相互勾通中最難以逾越的障礙,但它卻是中醫臨床的核心和靈魂,是中醫認病、治病最犀利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