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 | 企業獲得信貸更加便捷高效!我市出臺《進一步提升企業信貸獲得便利化水平專項行動方案》

來源:中國三明


日前,我市印發《三明市進一步提升企業信貸獲得便利化水平專項行動方案》,引導金融機構把資金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上,助力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切實提升我市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惠企 | 企業獲得信貸更加便捷高效!我市出臺《進一步提升企業信貸獲得便利化水平專項行動方案》

(網站截圖)


三明市進一步提升企業信貸獲得便利化水平專項行動方案共計九條任務:


01

創新金融產品


立足我市實際創新開展特色金融服務,加大對新產品的開發和投放力度,依託福建省金融服務雲平臺,開發線上金融產品。擴大“振興貸”“快農貸”“福林貸”“小微寶”、普惠金融卡等政策性金融產品覆蓋範圍,大力推廣“信易貸”“稅易貸”“快服貸”等特色信用類融資產品。支持抵(質)押方式向“資產+”延伸,拓展權益類抵(質)押物範圍,推廣以納稅、繳交電費等數據信息為基礎的信用貸款。


02

加大信貸支持


鼓勵各銀行機構借鑑推廣廣州市企業轉貸服務中心和北京市續貸受理中心相關做法,為企業提供高效、優惠、透明的轉貸、續貸資金服務,做到無還本續貸佔續貸比例25%以上。進一步落實《關於優化金融司法服務建立涉案企業“白名單”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幫助“互保鏈”企業解鏈脫困。著力提高小微企業首貸率,重點加大對小微企業“首貸戶”的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大對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力度。


03

降低融資成本


各銀行機構要切實落實對企業的讓利減負政策;要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降低擔保和再擔保費率,酌情增加貸款、擔保、租賃、保理額度,緩收或減免相關利息、租金、服務費、手續費,提高辦理效率等方式,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04

優化辦貸流程


根據“精簡環節、壓縮時間、簡化材料”三項關鍵指標,重點推行“三減一快”服務,即減少材料、減少時間、減少程序、快速放貸,優化辦貸流程,並聯辦貸環節,整合辦貸資料。對公司客戶、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貸前調查報告等格式文本進行進一步精簡、優化。簡化中長期貸款、固貸、項目融資、保函等業務審批流程,進一步提升審貸效率;整合分類客戶資料,對於非首次申請信貸的公司類貸款客戶,已有且至申請日仍有效的基礎資料,不再要求客戶重複提供,進一步簡化信貸資料。


05

提升金融服務


各銀行機構要持續跟進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需求,加大應收賬款、倉單、存貨等質押融資產品的研發推廣;對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客戶,應降低承兌匯票保證金比例。鼓勵銀行機構主動對接大型製造業、物流、電商平臺等產業鏈核心企業,支持核心企業通過信貸、債券等方式融資,減少對上下游企業的資金佔用。要用好工信部門關於供應鏈融資的財政獎勵政策,大力發展三鋼物聯雲商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推動金融機構圍繞小微民營企業加快發展供應鏈融資,支持銀行機構研發供應鏈金融業務系統,探索通過與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相關管理和信息系統對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加強風險防範,做好資金流向監控,確保精準投放。


06

構建服務平臺


鼓勵銀行機構加大金融服務模式創新,加快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利用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合各類金融和中介資源,通過手機端APP、網站、政務服務大廳金融服務自助設備為企業提供免費註冊、需求發佈、產品推薦、融資對接、中介服務等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推動轄內核心企業、金融機構與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中徵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系統對接,為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搭建應收賬款融資信息橋樑,形成融資服務平臺與核心企業、金融機構三方業務系統直連的線上融資模式,實現融資信息的自動交互,幫助小微企業盤活應收賬款,提高信貸可得性和融資效率。引導企業充分利用“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獲取信用貸款支持。


07

增強擔保能力


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要大力推進市場化運作,落實盡職免責措施,逐步減少、取消反擔保要求,簡化審核手續,提高擔保額,降低擔保費率。推進融資擔保“白名單”擴面增效,創新推出“白名單”企業純信用融資擔保產品。


08

強化企業幫扶


完善產融精準對接機制,構建“千家重點企業”貸款名錄庫,對列入名單管理的重點企業和項目,實行“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深化“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科技特派員和行長服務企業活動。創新金融服務聯絡員工作制度,三明市金融、發改、科技、工信、財政、人社、商務等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對接聯絡服務,暢通企業反映訴求渠道。


09

完善盡職免責機制


進一步落實授信盡職免責制度和容錯糾錯機制。各銀行機構要重點明確對分支機構和基層人員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免責條件,做到不減少信貸規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續貸門檻、不隨意抽貸、不隨意壓貸。將授信盡職免責與不良貸款容忍制度有機結合,對不良貸款率未超出容忍度標準的金融機構,在無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行為的前提下,對相關業務人員免予追責,實現“敢貸、願貸、能貸”。同時,嚴格按照《福建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經營指標評價及盡職免責暫行管理辦法》要求,對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已勤勉盡責,決策流程完整、規範,相關工作人員無主觀謀私、故意和明顯過失,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等造成風險損失的,依法依規使用容錯免責。


三項措施確保行動落地見效


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由三明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市金融監管局、人行、銀保監分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各銀行業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市提升企業信貸獲得便利化水平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履行本次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保障責任,合理分解工作任務,確保專項行動達到預期目的。


加強信貸監測

建立快速統計機制,重點跟蹤統計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延期還本付息、減費讓利等情況。各銀行機構自2020年6月開始,每發放一筆貸款,要向貸款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各銀行機構每月5日前(遇節假日順延)向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新發放貸款數量和問卷明細臺賬,領導小組辦公室對照各銀行機構報送的臺賬進行高比例抽樣回訪。


加強考核督導

強化對企業獲得信貸指標的調查考核,建立分類考核督促機制,對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實行分類考核,國有大型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確保完成上級行下達目標任務;股份制銀行確保完成“兩增”目標;地方性法人銀行確保完成“兩增”目標,考核結果作為三明市政府評定銀行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程度的重要依據。對考評結果排名靠前的銀行機構,在安排地方政府債券等專項資金時將按比例給予傾斜支持,對便捷獲得信貸工作較差的銀行機構將進行約談、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