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十三五”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预计2020年,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2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2.3%,高龄、失能、空巢老年人数量和比例也将大幅度增加。2018年6月25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了“三核三带多点”的产业区域布局,辐射带动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健康发展。山东省面临老年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与老年医护人才紧缺的双重挑战。培养适应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等不同岗位需求,精通专业知识、富有文化素养、熟练掌握多种技能的新型护理人才,是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调查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老年护理人才提供依据。


转载: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抽取山东省泰安、济南、青岛、滨州、潍坊市不同级别的29所医院、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所养老服务机构作为调研单位,各单位分别选取1名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在护理行业工作5年及以上;中级及以上职称;自愿参与调查。

1.2方法

调查工具:由研究者参考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5部分内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的一般情况、老年护理服务现状、未来三年最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学历、老年护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对老年护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

调查方法:组建由课题组成员及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对抽取的调研单位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调查对象独立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1份,收回有效问卷51份。

统计学方法:采用 Excel表格进行数据录入,采用频数、百分数进行描述性分析。


转载: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2.结果

2.1山东省老年护理服务机构一般情况

29所医院总床位数为27800张,其中老年床位数为1960张,占7.05%,护理人员总人数16400人,其中老年护理人数456人,占2.78%;1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床位数为530张,其中老年床位数为245张,占46.22%,护理人员总人数167人,其中老年护理人数42人,占25.14%;9所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为3300张,均收住老年人,护理人员总数920人,其中老年护理人数810人,占88.04%。

2.2山东省老年护理服务现状

2.2.1目前收住老年人员状况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以70岁以上为主,主要以半自理者和失能者为主。老年人患病种类排在前5位的是高血压、脑卒中后遗症、冠心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

2.2.2老年护理人员现状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老年护理人员学历主要为大专、中专、本科。在校学过老年护理知识的占20.68%,毕业后经过培训的占58.58%。近三年平均每年老年护理人员流失人数为16人,导致老年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工作时间长、太脏太累;社会认同感低;福利待遇差;缺乏培训及晋升通道。

2.3未来三年最急需的老年护理人才学历

51家调查单位一致认为未来三年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45.09%的调查单位最急需专科学历老年护理人才,41.17%的调查单位最急需本科学历人才,研究生、博士需求量相对较少。

2.4老年护理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74.5%以上的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认为,老年护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有6项: 生活护理、精神心理护理、健康评估、医疗护理、健康教育和临终关怀。见表1。

表1 调查单位老年护理岗位主要工作任务(n=51)

主要岗位工作任务

选择的单位(%)

生活护理

94.12

精神心理护理

88.23

健康评估

86.27

医疗护理

82.35

健康教育

76.47

临终关怀

74.50

急救护理

62.75

康复护理

54.90

预防保健

50.98

组织与管理

25.49

2.5老年护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

该项目采用 Likert5级评分法分为:非常需要(5分)、需要(4分)、一般需要(3分)、不需要(2分)、非常不需要(1分),平均分值≥4分计为有需要。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老年护理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为:基础护理(4.96)、专科护理(4.92)、临床护理(4.82)、精神心理护理(4.80)、急救护理(4.66)、营养学(4.56)、预防保健(4.15)、康复医学(4.12)、基础医学(4.12)、伦理法律(4.02)、护理管理(4.00);需要具备的能力为:基础护理技能(4.94)、老年护理技能(4.92)、临床护理技能(4.82)、健康评估能力(4.82)、人际沟通能力(4.62)、心理护理与治疗技能(4.43)、急救技术(4.35)、康复技能(4.35)、应对老年突发事件能力(4.17)、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4.15)、评判性思维能力(4.13)、健康教育能力(4.09)、预防保健能力(4.09)、临终关怀(4.07);需要具备的素质为:爱心责任心(4.37)、职业道德(4.33)、心理素质(4.31)、道德素养(4.29)、奉献精神(4.29)、团队协作(4.27)、身体素质(4.21)、人文素质(4.13)、法律和伦理素质(4.13)。


转载: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3讨论

3.1现有老年护理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从数量上看,老年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医院里为0.23:1,社区为0.17:1,养老机构为0.24:1,远低于国家卫计委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要求的0.8:1,老年护理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山东省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从人才质量上看,老年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总体素质迫切需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较医院老年护理人员学历低,从业人员多来源于农村及城市务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少。近三年平均每年老年护理人员流失人数为16人,导致老年护理人员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长、太脏太累。

可见,老年护理人员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医养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技能较弱、流失率较高,主要通过岗前培训获取知识而未受过系统培训,总体专业水平层次较低,需要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3.2建立“一个师资队伍、二项能力结合、三个教学体系、四个教学阶段、五个考核维度”新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老年护理有其自身特点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老年护理领域最急需的是专科学历护理人才。因此,需要明确专科层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育培养方案。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老年护理岗位最主要的工作任务(见表1)和老年护理人才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依据。

在培育医养健康产业的过程中,山东省必须积极探索出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新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一个师资队伍、二项能力结合、三个教学体系、四个教学阶段、五个考核维度”的思路建立医养健康产业培育视角下新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推动医养教的深度融合和医养健康产业的稳步发展。


转载:山东省老年护理现状及人才培养需求调查研究


“一个师资队伍”即懂专业且会教学,理论精通且实践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海外经验且具有人文社科类背景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便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实现专业建设的新起点、新发展,占据理论研究的前沿。此外,还要加强 “双师型”的人才培养,可以让教师深入到一线,培养教师发现实践前沿出现的问题,进而讨论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最终实现理论和实践在动态平衡中的持续发展。

“二项能力结合”即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考虑到两个方面的能力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通过专业调研明确老年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将岗位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并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融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职业拓展能力与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学生除了具备老年护理岗位基本能力外,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志愿服务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及其他专项技能,规划职业生涯)。

“三个教学体系”指的是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具有老年护理特色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核心实践课程体系及职业拓展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医护基础课程,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系统的医护基础知识。专业核心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主要包括老年护理、老年预防与保健、老年营养和食疗等课程,主要在一体化教室或老年护理院中进行,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职业拓展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人际沟通与护理礼仪、护理伦理、老年公寓管理与运作、养老保障制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通过渗透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充分考虑到未来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

“四个教学阶段”即将学生的三年学习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在学校教室完成。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学习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课程,在学校一体化教室完成。第三阶段为第二学年下半学期,继续学习专业核心实践能力课程,通过临岗见习、协岗实习的方式进行。第四阶段为顶岗实习,首先在综合性医院实习6个月,然后到相关医养健康机构实习2-3个月,实习期间通过网上慕课、微课等形式完成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

“五个考核维度”即采用基于情景模拟和标准化患者的OSCE考核、无纸化考试(模拟护资考试)、实训过程考核、实习业绩考核、以证代考五维考核评价体系,考核重点由原来的知识记忆向知识运用转变,由单纯理论考核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过程考核转变,具体考核方式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灵活确定。

综上,通过新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并将学习、见习、岗位体验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为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真正实现医养教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陈艳,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