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頭部的知識KOL是怎樣閱讀的?

《樊登讀書會》已經是當今市面上的當之無愧頭部讀書產品了。樊登老師的讀書方法,更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研究的。當然,樊登老師成長過程中參加辯論賽的一段經歷,以及在電視臺工作的經歷,對他之後講書都有深遠的影響。

作為一個讀者,我們沒有辦法去重複他的經歷,但我們可以去學習他的方法。樊登老師的一切內容都來自書籍,都是有據可依。他對知識的融會貫通,讓他把《樊登讀書會》做成了用戶千萬的知識產品。我們也可以把像樊登老師一樣,通過打造讀書產品,而成為一個職業讀書人。

在樊登老師的新作《讀懂一本書中》,詳細的介紹了他是如果通過閱讀,消化,然後把書講出來。我們先來看看關於閱讀的部分,瞭解樊登老師關於閱讀要注意的內容。


《讀懂一本書》:頭部的知識KOL是怎樣閱讀的?


一、閱讀前要摒棄的壞習慣

1、遇到不認識的字,不要停下來。

樊登老師認為閱讀過程中的停頓,會打破閱讀的樂趣和快感。他認為讀書應該先粗略的看一看,如果這本書你完全看不懂,那說明這本書的知識暫時還不屬於你。

其實,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會因為知識和閱歷的不同,而讀出完全不一樣的內容。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讀同一本書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心得。所以,我認為一本書,你讀不懂也完全正常,可能你的知識背景和閱歷還沒有達到可以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先放一放,以後再讀。


2、不能一邊看書一邊玩手機。

做事情要專注,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知道是一碼事,做到又是另一碼事。相信很多人在閱讀過程中,會時不時的拿起手機。包括我自己,也常常犯這個錯。

之前我有做過一段時間的高效閱讀的公益諮詢。很多人都有閱讀時沒有辦法專注的情況。對於這個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不被打擾的環境閱讀,比如自己在自己不被打擾的房間閱讀,或者去咖啡館閱讀。不被打擾也包括不被手機打擾,如果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把手機拿開,或者關機最好。

克服不專注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利用番茄鍾,一個番茄鍾25分鐘,把自己的閱讀時間分成一塊一塊的。長時間的專注很難,但如果只專注25分鐘,就容易得多。


《讀懂一本書》:頭部的知識KOL是怎樣閱讀的?


二、究竟是帶著目的閱讀還是自由閱讀

閱讀分兩種,一種是帶著目的去閱讀,比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就立刻去找相關的書籍,通過閱讀這類書籍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另一種就是自由閱讀,也就是沒有目的的閱讀。樊登老師認為這種閱讀更令人享受,也更容易拓寬自己知識的邊界。

梁文道也有類似的說法:讀一些無用的書,做一些無用的事,花一些無用的時間,都是為了在一起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那麼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變化,就是來自這種時刻。這和樊登老師的自由閱讀異曲同工。

兩種方法沒有對錯,應該根據讀者當前的情況,以及遇到的問題,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閱讀。

“深夜書桌”公眾號的主理人李小墨就曾經說,她一般會兩本書一起讀,一本非虛構類書籍,一本名著,每天各讀50頁,一般一週就能把兩本書讀完。這也是值得參考的一個閱讀方法。


《讀懂一本書》:頭部的知識KOL是怎樣閱讀的?


三、對哪些內容劃線?

閱讀的基本操作就是對有感觸的地方劃線,這也是大多數讀者會做的事情,但究竟要對哪些內容劃線呢?樊登老師給出了8條評判標準:

1、概念

當你感覺概念被清晰定界定的時候,一定要記下來。很多人在讀書的時候,會把概念抄在卡片上,做成概念卡,以便經常拿出來複習和使用。

2、問題

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時,一定要記住它,這種地方一般是作者的著力點。

3、意外

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意外時,比如作者提到《這本書能讓你戒菸》裡說到的,戒菸最重要的時不要調動你的毅力。當人們都認為做一件事情需要毅力時,就讓人很意外。

4、遞進

遞進關係出現時,說明這部分很重要。

5、轉折

當你看到轉折關係時,要留意轉折後面的內容。

6、應用

很多書籍是從側面彰顯書籍價值。比如《心流》就是,講完定義後,就從生活的各個方向和層面列舉心流的應用。如果讀者捕捉到有價值有意義的應用,就需要記下來。

7、衝擊

當你閱讀時感受到心靈的衝擊時,就需要記下來。這一條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感觸點不一樣。李小墨就曾經在閱讀《了不起的蓋茨比》讀到蓋茨比如何詳細的規劃自己的時間時,淚流滿面。這種時刻並不需要你記下來,因為你想忘也忘不了。

8、奇聞軼事

書中的小故事可以記下來,在講書的時候增添趣味性。樊登老師也提倡每一個人讀完書之後都嘗試去給身邊的人講。我覺得即使不講,奇聞軼事也可以作為有趣的寫作素材,出現在你的文章之中,平常的聊天之中。


《讀懂一本書》:頭部的知識KOL是怎樣閱讀的?


四、如何解構一本書

1、寫作的背景是什麼?

2、這本書提出了什麼問題?

3、書中提供了哪些解決方案?

4、一句話總結昇華。

這四個問題,構成了一本書的框架。在解讀一本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這個問題清單來,基本就能把這本書的框架構建起來,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填充框架豐富內容。形成一篇解讀文章。

成甲在《好好思考》裡提到利用“知人論世”的方法來構建思維模型。知人論世其實就是說有時候一本書,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書中的內容,而在於書中沒有提到的內容,也就是寫作的背景。所以,弄清楚寫作背景,對一本書的理解也至關重要。


無論你是否要把閱讀用來變現,讀書都可以作為你一生的事業。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要不斷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終身學習,終身成長。

大家好!我是申申,閱讀愛好者,一年讀50本書,輸出50篇讀書筆記,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申申Susie,我們一起閱讀、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