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工業,便沒有國家富強”——毛澤東的“工業化情結”

【“沒有工業,便沒有國家富強”——毛澤東的“工業化情結”】青少年時代的毛澤東,目睹並感受了舊中國積貧積弱,落後捱打,滿目瘡痍的慘狀和屈辱。同近代以來無數志士仁人一樣,勵精圖治,救國救民,把中國建設成一個強大的工業化國家,成為毛澤東由來已久的心願。還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就指出:“日本帝國主義為什麼敢於這樣地欺負中國,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強大的工業,它欺侮我們的落後。”“要中國的民族獨立有鞏固的保障,就必需工業化。我們共產黨是要努力於中國的工業化的。”又說:“沒有獨立、自由、民主和統一,不可能建設真正大規模的工業。沒有工業,便沒有鞏固的國防,便沒有人民的福利,便沒有國家的富強。”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一方面為“國家獲得工業化的基本條件而表示高興,表示慶賀” ,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要真正實現工業化,必然任重而道遠。他指出:“中國民族和人民要徹底解放,必須實現國家工業化,而我們已做了的工作,還只是向這個方向剛才開步走。”

1953年,隨著“一五”計劃的實施,國內開始進入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對此,毛澤東提出“準備以20年時間完成中國的工業化” 。同年6月,他對國家工業化作了這樣的表述:“什麼叫國家基本工業化?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至少要達到51%,或者達到60%吧!按照蘇聯的經驗,工業的比重要達到70%才算工業化,我們現在還差42%。我國的工業化,工業比重也要達到70%。”

1956年8月,在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共八大召開前夕,毛澤東情緒激動地講了一番話,他說:對新中國來說,趕上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這是一種責任。你有那麼多人,你有那麼一塊大地方,資源那麼豐富,又聽說搞了社會主義,據說是有優越性,結果你搞了五六十年還不能超過美國,你像個什麼樣子呢?那就要從地球上開除你的球籍!所以,超過美國,不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應該。如果不是這樣,那我們中華民族就對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們對人類的貢獻就不大。”

毛澤東迫切希望改變中國工業落後的現狀,是同他仍然擔心舊中國“落後捱打”歷史重演的憂慮聯繫在一起的。他提出:“如果不在今後幾十年內,爭取徹底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遠遠落後於帝國主義國家的狀態,捱打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應當以有可能捱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力求在一個不太長久的時間內改變我國社會經濟、技術方面的落後狀態,否則我們就要犯錯誤。”

20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