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能否打破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魔咒?

吉利汽车毫无疑问的拿下自主品牌汽车2018年销量冠军。2018年,吉利汽车以超过150万的销量收官,虽然没有达到年度制定的目标158万,但也创历史新高,依然保持着自主品牌的销量第一,成为继长安之后新一任的自主品牌领军者。而刚刚过去的一月份吉利总共销售新车158393辆,同比增长2%,并再次创下单月终端销量的历史最高纪录,尽管2019年目标销量并不高,但吉利依然保持着气势如虹的态势。

但吉利能否打破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魔咒,依然存在丝丝隐忧。

自主品牌难以打破的魔咒困扰

自主品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一个走上销量第一的企业,得到冠军宝座后好像就不会走路了,折腾三五年就被超越。

2006年,奇瑞一路高歌猛进,成为自主品牌里销量最大的车企,当时的长安决定摆脱面包车束缚,刚刚开始进军轿车领域,吉利刚刚摆脱“四个轮子两个沙发”的看番,自由舰还刚刚亮相,能够与奇瑞一较高下的企业并不多,奇瑞也因此一路风光的到了2011年。

2011年,在轿车领域经历了各种尝试的长安已经形成了奔奔、悦翔和志翔的产品谱系,销量开始超过战略转型的奇瑞。更重要的是,全球研发布局开始显现威力,首款全球战略车型逸动亮相,带动长安开始突飞猛进,随后上市的CS35、CS75更是赶上中国汽车市场SUV大爆发,联手让长安一直保持销量冠军到2016年。而聚焦于SUV领域的长城迎来大爆发,魏建军醉心于产品研发,H6月月销量第一,H7、H8即将上市,但长城的军事化管理、水军严重和0广告投放也成为一只困扰他的问题。

在长安势如破竹的发展的同时,吉利完成了让世界瞩目的收购——沃尔沃成为吉利旗下品牌。2014年底吉利博瑞亮相,开启了吉利接棒的第一步,直到2016年博越上市,吉利吹响总攻的号角,并在2017年成功超越产品后继乏力的长安拿下自主第一宝座。

吉利能否打破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魔咒?

吉利能打破这个魔咒吗?

汽车行业是一个超级整合和复杂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回看奇瑞的发展,行业内都将奇瑞的掉队原因归结为当时的多生孩子打群架,忽略了品质和技术的积累,进而造成了“修车排队”的不良口碑,而进军高端失利以及战略转型失败都是助推剂。而长安的突然时速最让人看不懂,都说长安拿着最好的牌却打得稀烂不无道理——有着全球最强研发实力的长安,不仅新品乏力,其设计水平也下降得让人摸不着头脑,2011年逸动亮相时的惊艳已经不复存在。

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吉利目前并没有出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在产品实力决定企业未来的汽车行业,吉利的新品依然在源源不断的推出市场。

2019年吉利将推出16款新品,包括6款全新产品,10款改款车型,包括MPV、SUV等产品,再加上2018年新上市的缤瑞、缤越等车型,构建了未来吉利产品增长点,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新产品并没有十分大的硬伤,保持着吉利一贯的水准。

除了产品上的布局,在品牌向上方面,吉利也比奇瑞、长安更加成功。有沃尔沃品牌背书的领克品牌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吉利在品牌塑造上的功力。如果不出意外,领克将成为吉利与合资一争高下的关键,如若成功,吉利将成为拥有涵盖豪华品牌、高端品牌和中低端品牌的自主企业。也许不久的未来,还会拥有一个性能品牌。

中国的汽车品牌需要一个抗大旗的先锋,代表中国汽车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目前看吉利各方面实力最有可能成为这个先锋,战略清晰,产品丰富,品牌细分清晰,并且已经初步得到市场认可。

吉利能否打破自主品牌各领风骚三五年的魔咒?

吉利的隐忧

吉利高速前进道路上的隐忧主要来自供应商和经销商。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发布半年报,总收益为537.08亿元,同比上涨36%,净利润66.70亿元,同比大涨54%。本来是一个喜报,却引来了供应商的集体吐槽,称吉利强行要求供应商降价15%,并且经常拖欠货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最终吉利发声明称是沟通问题,并强硬表态依然坚持优胜劣汰原则,但这也说明,供应商欠款问题的确存在,如果不能保证及时的付款,如何确保优质的供应商的长期合作?

与供应商同样面临压力的是经销商,从2018年初开始,吉利经销商库存压力大的声音就一直不绝于耳。而这一现象也在12月份的销量中得到印证,根据吉利官方数据显示,12月品牌销量仅为93333辆,同比去年暴跌39%。吉利汽车官方给出的解释12月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是管理层想主动管理经销商总库存至健康水平。与其说是主动降库存,不如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为何偏偏在最后一个月、距离年度销量目标一步之遥时突然调整?

除了以上问题,吉利同样也面临资金链的压力。从2010年至今,吉利先后完成收购沃尔沃汽车、宝腾、路特斯、Terrafugia、戴姆勒股权,在全球大手笔的买买买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撑,但沃尔沃品牌盈利能力下降,股市表现又不见起色,单单依靠产品盈利以及股市融资恐怕还不能满足吉利全球化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