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說過一番話: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因此我的兒子們能夠學習數學和哲學。我的兒子們應該學習數學、哲學、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使得他們的孩子們可以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織物和瓷器。就是說,第一代平定天下,滿足人的生存需求。第二代打下好的經濟基礎,滿足一家人一輩子的生活保障需求。第三代才開始研究藝術和享受生活。中國先賢管仲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大部分家庭目前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度過了第一代,現在正處在第二代。但二三十年之後我們就將過渡到第三代,到那個時候我們大部分國民就不會把錢看得那麼重要了。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超我3種人格,但我根據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人生四境界論(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明代著名音律學家朱載堉在《十不足》中暗示的人性需求有9個層次(即衣食需求、住宿需求、性需求、出行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皇權需求、得道成仙需求、長生不死需求)、著名哲學家尼采提出的“精神三變形”理論(駱駝、獅子、小孩)、美國心理學家大衛•霍金斯提出的人類意識能量17層級理論(羞愧、內疚、冷漠、悲傷、恐懼、慾望、憤怒、驕傲、勇氣、淡定、主動、寬容、明智、愛、喜悅、和平、開悟)、美國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提出的意識譜理論(他把人的意識劃分為四種基本層次,即心靈層、存在層、自我層和陰影或人格面具層)、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教授在《未來簡史》中提出的人類未來3大追求目標(幸福快樂、長生不死、化身為神)等6種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意識和潛意識中都含有本我(適用於麥格雷戈X理論進行管理)、自我(適用於麥格雷戈Y理論進行管理)、童我(適用於P理論進行管理)、超我(適用於L理論進行管理)、真我(適用於GL理論進行管理)、哲我(適用於R理論進行管理)等6種人格和身體(身)、心理(心)、靈性(靈)3個層面。人生其實也有6個境界:享受境界、功名境界、遊戲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學境界。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因此,我將馬斯洛的需求5層次理論(生存、安全、歸屬與愛、尊重、自我實現)升級為劉瑋需求22層次理論:即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長壽、繁衍、歸屬與愛、尊重、利己自我實現、可利他自我實現、尋找興趣、利己童我遊戲、尋找意義、可利他童我遊戲、超我奉獻、求道知天、得道同天、樂道樂天、行道事天、重估價值、大腦快樂、長生不死、化身為神等需求。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而地產大佬潘石屹先生最近這幾年沉迷於攝影和做木匠。出席各種活動,到哪兒都是“咔咔咔”,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今年開始又一直在做“木匠”,承諾給張繼科的乒乓球拍做好了,承諾給何炅的話筒完成了,老潘總要在微博上喊一聲。這些行為說明他已經達到了利己童我遊戲需求層次的遊戲境界。遊戲境界的“遊戲人”追求童我遊戲、興趣愛好。他們非常好玩,喜歡工作,非常享受做事的過程。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而利己童我遊戲需求是指人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歸屬與愛、尊重、利己自我實現、可利他自我實現等需求都有了一定的滿足,且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只是有助於自己個人快樂的興趣),利己童我遊戲需求就會開始顯現。這種人追求生活有趣,活動的動機不是功利性的,而是遊戲性的。其行為對地球、對人類、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甚至對自己也沒有或者很少產生實際的利益,但是他看重的是活動過程中可以給他自己帶來很大的快樂。比如那些喜歡登山、探險、賽車、賽馬、打麻將、玩遊戲的富豪子女和已經功成名就的富豪,他們能每天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獲得心流體驗(是指人在全神貫注地做一件事情時產生的忘我的愉快體驗。此時人們經常忘記時間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這些人參與他們的個別活動都是出於樂趣,這些樂趣主要是來自於活動的過程,而不是外在的報酬或榮譽),併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遊戲目標,給自己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和快樂。這一需求層次的典型人物有休假期間不斷去登山的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和一些不知名的富N代賽車愛好者。

人生境界有6層,SOHO老總潘石屹已經達到了第3層遊戲境界

恭喜老潘成為了一個快樂的老頑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