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自20世紀初,施蟄存以獨特的作品風格,在中國文壇奠定了其不朽的大師地位,不一而足,他還是著名編輯學者兼翻譯家、教育家,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有“百科全書式的專家”之美譽。他生於1905年,逝於2003年,終年98歲的施蟄存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生涯中,也以良好的日常習慣、平和的人生心態、樸素的處世哲學,鑄就了自己獨具一格的養生之法。

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勤開四面窗

施蟄存一生聰慧勤奮,在多個領域均取得顯著的成績。晚年,回顧自己的人生時,他曾以“四面開窗”的形象比喻來總結畢生的收穫:東窗是文學創作,南窗是古典文學研究,西窗是外國文學翻譯,而北窗則是碑帖的收藏與研究。20世紀初30年代,他就寫出《鳩摩羅什》《將軍底頭》等多部心理小說並主辦刊物,一舉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現代主義的先河。20世紀50年代後期,因客觀原因,不得不蟄居斗室的施蟄存也並未消沉萎靡,又將興趣轉移至金石碑貼的收藏與研究之上。經過多年努力,出版了大量的相關考證與研究著作,更值一提的是,他也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從而讓生活變得豐富充實。

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妙悟人生理

除創作研究等諸多方面造詣頗深之外,施蟄存是一個細心之人,善於從日常瑣事中感知道理、體悟哲思,來舒暢胸懷、頤養性情。20世紀60年代,施蟄存在農村摘棉花時,偶然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用手拿捏時,棉花團就會馬上蜷縮起來,顯得渺小。但鬆開之後,又會迅速腫脹,恢復原狀。於是,他有感而發,藉此聯想到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每當遭遇不幸與挫折,就應當盡力保持沉默低調。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等這一切都過去之後,自然就能東山再起,重新振作。後來,他將棉花團這種伸縮自如、彈性十足的現象不斷充實完善,最終總結形成一套獨特的“棉花哲學”,用於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從而幫助其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儘管不斷遭遇磨難,卻最終於樂觀豁達之中,順利挺了過來。

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日常習慣好

施蟄存30歲有黃疸,40歲得傷寒,50歲時染痢疾,80歲時又患癌……但一生病不離身的他,又何以高齡長壽呢,其中一點不容忽視,即良好且有規律的日常生活習慣。一方面,他生活很有規律。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幾乎一直過著家裡、學校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除了上班工作之外,大量時間都是在家裡讀書寫作、整理手稿。如他自己說,寫作是他最大的養生之道。另一方面,在飲食上,他通常每天只吃兩餐。早餐八隻紅棗,一個雞蛋,是施蟄存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的習慣,也是他引以為豪的養生秘訣之一。晚上吃粥或麵條。偶爾下午吃一些點心、餅乾。施蟄存從不吃補品,在他眼中,雞蛋、雞湯、牛肉這些常見的食物,才是最有營養的佳品。

施蟄存:奉行“棉花哲學”得高壽

晚年境界高

在養生方面,施蟄存一以貫之的做法,便是奉行老莊的虛靜無為思想,同時也對漢代人的觀點極為推崇,為此,漢鏡背面的常刻銘文“上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也成為其畢生遵循的座右銘。改革開放之後,年事漸高的他依然習慣於囿於一室,自得其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身體健康第一,知識學習第二。”“我現在已成神仙,一天只吃二餐,中午不吃飯,錢也沒有用處,兒孫都富裕,我受供養,也是託改革開放之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