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再來是成功之父

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話,廣為流傳,已經成為名言警句和座右銘了。

但是,這句話多少有點消極,並且說失敗多少有點晦氣、不陽光。

還有,說是什麼什麼之母的說法,並不多見。而多見的是說什麼什麼之父。例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等。

從頭再來是成功之父

說“從頭再來是成功之父”的話,它既包含了“失敗是成功之母”的意思,又顯得具有不怕挫折、奮發向上的積極態度!

人生的精彩在於積極地態度,人生的可貴在於永不言敗!積極的態度使人生之路撒滿陽光;而消極的態度不光與事無補,而且使心情灰暗、伴隨失敗,導致自己的人生成為失敗的一生。

有一個故事,說哥倆拉一車西瓜,車翻了,西瓜損失過半。哥哥說:倒黴死了!多大的損失啊!弟弟卻說:好幸運啊!不光我們兄弟沒事,西瓜還有一半好的!

若說弟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站著說話腰不痛的話,那就錯了。

因為,當家人的爸爸說:只要你們哥倆沒事,我就要謝謝菩薩保佑了!摔跤,就意味著長大!破西瓜算什麼?!

破西瓜不算什麼,那“失敗”算什麼?在成功人士的詞典中沒有“失敗”的詞,發明家愛迪生就是永不言敗的人。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是做了1400多次選發光材料的實驗後才成功的。

人們說,愛迪生經過了1400多次的失敗才成功,所以,人們常把此例作為“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典範。

但是,人們認為的失敗了1400多次,愛迪生本人並不認為是失敗了1400多次,他認為也是成功了1400多次,他說自己成功地排除了1400多種材料不適合做發光材料。

按愛迪生的說法:不斷探究是成功之母,從頭再來是成功之父。

所以,應該說:從頭再來是成功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