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是大勢所趨

自古以來,教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教育起著文明的傳承作用,而教師就是這個傳承文明的使者。

尊師重教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是大勢所趨

在過去有一句流傳的話,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說明了在過去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特別重視教育發展。尤其在十八大以後,把教育優先發展擺在了突出地位,持續加大了對教育的財政支持力度,不斷的改善教師待遇,減輕教師負擔,加強校園基礎建設,甚至給教師落實保障房,廣大教師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得到加強,更加的自信,更加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教才能興國,科教才能興邦。

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於頂尖的人才,而人才要依賴於教育的培養。在一個社會當中,無論公辦還是民辦教師,無論基礎教育階段,還是大學高等教育階段,教師都屬於教書育人的,是社會的優秀的分子和精英階層。

提高教師工資待遇已經是迫在眉睫,而且是大勢所趨。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市場經濟深入人心的情況下,既要講奉獻,又要講待遇。

《教師法》中也明確了規定中小學教師待遇不低於和高於公務員。

長期以來,很多地方受制於財政困難和各種思想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沒有落實到位。

包括中高級職稱評審的困難,挫傷了一部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但這都是局部的次要矛盾,不影響教育優先發展良好態勢和大局。

數以百萬計的高端科技人才,數以千萬計的大國工匠,都要依賴於教育作為生源後備軍。

教育興,百業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要經過漫長的過程和艱苦的努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應該創造一切有利條件讓教師人盡其才,人盡其用,安心的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努力教書,潛心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