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剛剛開學,就有兩件讓人十分惱火的事件:

1.今年4月,已畢業17年的“福州臺二小”97級2班的43名學生通過微信群聚集到了一起。只不過他們此次聚到一起的目的,不是回憶當初上學時代的美好,而是為了控訴自己老師當初對他們的粗暴。4月26日,網友@卓尼基在微博強烈控訴小學語文老師、班主任高傑(化名),在3年級至6年級期間,頻繁對全班學生無差別使用暴力,打耳光、捏臉、圖釘扎屁股、戴風油精口罩、透明膠捆臉、下跪等體罰,並且對發育較早的女生“上下其手”……

2.近日,山鋁職業學院的體育老師劉某,竟以體育成績之名脅迫一名17歲女生與之多次發生性關係。這位化名為倩倩的女生,她的舉報視頻自述,頗為震驚!本應為人師表,本應授人以知識和技業 ,而被她舉報的這位體育老師劉某,竟把學生的體育成績作為要挾資本——不與他發生關係不讓過關!

聯想到以往類似事件:

1.2008年1月2日,隴西縣渭陽中學教師體罰學生受處分。

2.2008年6月12日,安徽省長豐縣吳店中學被戲稱“楊不管”的老師因失職受到懲處。

3.2009年,渭南某小學三年級小花(化名),先後被55歲數學老師多次猥褻,被舉報處理。

4.2018年4月2日,某學校老師因停學生課導致學生喝農藥自殺。

5.2019年3月19日,河北曲周縣候鎮村鎮東高固小學某女教師,用刀片劃學生掌心。

6.2019年12月6日,南京郵電大學研三學生,因不堪其導師壓榨在實驗室自焚。

7.2019年12月8日,上海財經大學錢教授猥褻女研究生。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女教師和小學生在教室裡

這一系列持續發生的案例,是在證明著人心不古、師德師風下滑麼?他們有的拿學生成績誘迫學生,有的明目張膽以家訪之名索要錢物,有的沒有愛心沒有責任對孩子粗暴打罵,有的因管理太過或太鬆導致不幸。那麼,這些案例的產生有無深刻的原因呢?尊師重教和迴歸教師懲戒權還有現實性意義麼?這些能用公心和私心來解釋麼?有沒有更好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呢?

問題的關鍵在於:

1.教師無責無權——學生難管——甚至毆打教師;

2.恢復教師懲戒權——不受約束的權力容易誘使脅迫學生等事件的發生——學生受到欺凌無處申訴。

這樣就引申出一個話題:兩個極端情況下的尊師重教問題,又該如何探究釋懷呢?

一、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果無責無權容易導致的管理弊端。

任何管理都是責權的相當,教師帶班管理也是一樣。有責無權很難有人真正負責,無責有權易致不受約束濫權,無責無權只能蜻蜓點水式走馬觀花。

1.有責無權,容易導致教師的動力不足。

“槍炮作響法無聲”,於無權處責何存?教師在行使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有教學的責任,卻不具備處置違紀學生的權力,久之對學生的管理就會形同虛設,就會動力枯竭。

2008年6月12日,發生在安徽長豐縣的“楊不管”事件,其實就是因為楊老師對課堂上兩位因爭座而爭吵的女生顧忌太多而失之於管,最後釀成一名女生死亡的事件。

2018年7月,河南欒川縣有位叫常某堯的學生與20年前擔任自己班主任的張老師狹路相逢,因記恨老師以往對他的批評,致這名學生對老師大打出手。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老師應允許學生與自己討論問題

近年來,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人們利益的私化,毋容置疑的是老師面對學生的違規行為,存在著不敢管、不願管問題。教師敢於批評、嚴厲懲戒的越來越少,作為教師自古天賦的懲戒權,發展到今天似已蕩然無存。

2.無責有權,容易導致教師的職權濫用。

“路有流民終動心”,把權之處責無人。反過來說,教師在恢復使用懲戒權後,如無制約,將會導致權利的濫用。有的以權謀私,有的以權謀色,有的吃拿卡要。任何不受約束的權力,終將使人動心,終將追責無人。教師在無約束權力的誘惑之下,也是如此。

2008年12月18日,南陽市鎮平縣涅陽第六小學五年級1名10歲學生因沒寫作業被班主任將臉皮撕掉1塊,縫了52針。

2009年3月1日,南陽市鎮平縣察小學6年級1名學生被女老師體罰致右眼失明。

2018年11月4日,吉林德惠市實驗小學二年(3)班班主任呂某,借喬遷之名收受家長禮金近萬元。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家長護學崗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改革以來,隨著公辦學校的複合模式變革及私立學校的商業化運營,加之社會商業利益化的薰染和個別老師品性修養的淡化,致使有些老師“向私向利”思維抬頭,無責有權的老師,更是胡作非為地個人欲膨脹,致使有的老師過分使用權力損傷了家校關係,敗壞了老師聲譽。

3.無權無責,容易導致教師的無謂觀望。

“身為野老已無責”,無權更是身閒野。事實上,既無權又無責的老師一族,他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會認為管理和責任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自己只不過一介被人僱傭的教書先生,學生的分數、排名、升學等只與自己的教課有關,其它則無實際性關聯。所以,有的老師除了完成本分內的教學任務,其它的一概不管,管也不聽。

2017年7月,因班級值日打掃衛生鄭某與王某發生口角,後鄭某夥同李某、鄭某某使用棍棒、鋼板等作案工具,圍毆王某致頭部重傷,搶救無效死亡。

2014年2月10日,蘭州某中學丁某在操場上踢球與同學發生口角相互毆打,致使同學張某二級重傷。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沒有老師和學校監管 下的校園暴力何時休?

以上案例,皆是校園暴力的危害,其教訓很慘痛。但它們卻都發生在校園內、班級裡,此時老師的監管責任哪去了?有責有權的校方領導哪去了?無責無權不敢管,有責有權看不到。校園暴力的發生是必然的。

二、教師恢復懲戒權後,如果對學生濫權更容易觸犯的雷區。

反過來說,如果恢復了教師的懲戒權,而配套的約束機制跟不上,就很容易造成部分老師的個人慾望膨脹和私心上揚,很容易步入人性充分暴露的雷區,一旦引燃將萬劫不復。

1.以懲戒為由,對學生打罵體罰,踏入有失素養的雷區。

人心既已不古,師之懲戒豈能無瑕?以上例案中在沒有恢復教師懲戒權的情況下,且有個別素養不高的教師無端對學生打罵體罰,那麼一旦恢復了教師的懲戒權,就更會有一些心術不端的老師,藉故懲戒權在握,對學生小錯大懲,甚至所作所為有失教師的基本素養。

師從教,用文教;求廉教,行身教。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練化,貴在養習。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一名老師正與學生快樂互動

說的就是老師在教育學生時,以素養立身,以表率引領,而懲戒權則是不得已而行之。那種無端打罵體罰學生的做法,正是缺乏素養的表現。

2.以懲戒為據,對學生變相斂財,踏入有失品德的雷區。

人心既已利重,師之懲戒豈能無私?以上案例中也不乏有的教師假借懲戒之名,裹挾私心私利。有的老師因為教師節學生沒給買禮物,就對學生打罵。有的老師上課說學生聽不會,暗示到自己所辦的補課班補習。這些都是私心作祟,嚴重影響了教師品德。

行廉身自正,為潔心自清。

廉是教的根本,潔是學的源泉。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廉潔生清正

說的就是老師廉潔的重要性。如果老師皆以私心貪腐,皆以懲戒之名行謀利之實,那麼危害的將是一代人,將是國家的根基。祖國的大廈將會從教育的根開始腐敗。

3.以懲戒為幌,對學生欺凌霸橫, 踏入有失教風的雷區。

人心既已霸橫,師之懲戒豈能全避?上面所說的山東鋁業學院的老師劉某,就是典型的以體育成績假以懲戒為名,非法強迫女生與之發生不正當性關係。還有上面所說的,福州43名學生被班主任集體毆打,無不證明了老師以懲戒為幌子,行欺凌霸橫之實。這種有失教風師德的做法,令人不恥。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

做人德為先,執教生為先。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禮儀正己化人

師德師風其實就是作為教師行業的根本,如果自身品行不端,甚至不敵普通百姓,還怎麼教書育人?根本就不具備教育人的資格。

三、縱論教師懲戒權的現實意義,公私心與家國情懷的標樹。

按照以往古制,懲戒權是教師實施常規教育的一種基本手段,那時候的懲戒不但是老師的一種強制性專業權利,也是學生受老師教導的可靠保障。社會發展到今天,為什麼就有老師不想管、不敢管、不願管呢?除了個別老師自身的原因外,還有家長的原因,學生的原因,更有社會的原因。那麼,恢復教師懲戒權的現實意義是什麼呢?

1.恢復教師懲戒權是有效保障教學的重要手段。

要保持正規的教學環境,就必須具備良好的控制手段。對破壞教學秩序的行為要進行適度戒備和懲罰,特別是當今“校園暴力多、獨生子女多、家長到校尋釁滋事多”的情況下,恢復教師一定的懲戒權,對保障老師正常教學,大膽管理,對班級和學校維護正常的秩序,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教無鞭不進,學無序而亂。恢復教師的懲戒權,是有利於學生成才成功的,是對國家和社會有著積極的正向引領作用的。

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極其嚴厲,他的三味書屋有兩大法寶:戒尺和罰跪規則。

郭沫若寫道:我們的老師沈先生是很有名望的,不消說他的刑教很嚴。他的刑具是一兩分厚三尺來長的竹片。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一代文豪魯迅故里

正是這些名人的老師要求他們很嚴,最終才保障了他們的刻苦勤學,才成就了他們一代文豪的知識儲備。

2.恢復教師懲戒權是對教師職業尊重的有力促進。

教師理應是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教師曾被稱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隨著市場經濟人們思想觀念的私利化,人心的自由化,當今的社會的確是老師的地位在下降,人們尊師重教的風氣在下滑。法禮不古,人心不教;唯利是衡,懲戒無存。沒有任何懲戒和鞭策手段的教學,必將失掉對學生正常的約束和制約。

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非常尊敬。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在那裡特意放了老師的桌椅,還請老師坐在東位以示敬重,然後把文武百官叫來,行師生拜禮。貴為一代明帝,卻能放下尊貴如此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範,值得大家學習。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漢明帝所立白馬寺

尊重老師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有力武器,因為它體現了對知識對學問的敬重,體現了對章法對禮節的敬重,更體現了對文明對精神的敬重。

3.恢復教師懲戒權是保證推進教學質量的需要。

沒有教鞭支撐的教學,刺頭的學生難以教化,暴力的校園無以寧日,罪惡的磚頭會砸向辛勤的老師,孩子受到點滴委屈家長就會找到老師討要說法。懲戒無法,人皆有理。於是,家長護短,學生荒學,教師苟安。這樣就很難保障真正的教學質量,只不過是人人渾噩於“高分重榜”罷了。

國外的研究者將教師的懲戒權與學校的懲戒權融為一體,甚至包括一定的體罰。具體包括:訓戒、隔離、剝奪某種持權、沒收物品、留校、警告、記入學生檔案處分、體罰、鞭打、停學和開除等。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一名外國老師正懲戒自己的學生

可見國外和我國古代,對學生都有嚴格的懲戒權,當今社會環境下儘早恢復教師的懲戒權必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需要。

四、走激勵約束的教培之路,讓漸失的“尊師重教”迴歸。

有人說:”老師沒有懲戒權,就如同司機沒有剎車“。也有人說:”司機有了剎車,也會有人撞車撞樹“。事物是矛盾的,也是統一的。教師的懲戒權,歷史上”尚有“但絕無”存法“,事物一旦從”幕後“走上”臺前“,從”潛規“步入“陽光”,尊師重教本屬”道統“,但要扶馬”法制“,利之弊所倚,弊之利所存,這一切皆歸人心之變化,時代之變遷。總體來說,這種新形勢新變化,是在綜合考量著教育效能的得失。那麼,重拾和恢復教師懲戒權的“老道德”,又不得不在法制的約束下進行陽光操作,或許正是激勵約束之下教培之路的出路。

1.用法規細化“教師懲戒權邊界”的辦法,防止”不敢管“和”“濫用權”兩種“度”外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問題。

當今社會的大語境下,有兩種教師教學情形。

一種情形是:罰站=體罰;訓導=不愛;驅堂=暴懲。這種情形,導致老師任何一種正常的維護教學秩序行為和對學生的批評,就可能會被認為是老師道德綁架意義上的違法,進而導致老師管理上的畏首畏尾和不作為問題。

二種情形是:潛規=強索;成績=變相;考試=要挾。這種情形,導致一些擁有一定考核、鑑定、終審權力的老師、教授,暗用手中之權,變相對學生吃拿卡要或威逼利用,極端地顯露了師德師風和亂作為問題。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讓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

這兩種“度”外作為,不得不說正是當今社會人心之私和時代利變的結果導致,也不得不說用法制細化教師懲戒權邊界的必要。有了教師懲戒權的法規依據,讓教師“敢管”變得有法可依,還可作為根除老師“不作為”的法據。有了教師懲戒權的法律邊界,讓教師“亂管”劃上休止符,還可以作為嚴懲“害群之馬”、“私心亂為”老師的法證。學有懲戒,法無度外。教師懲戒權的邊界細化,正是恢復教師懲戒權走依法治教的規則。

2.用法規制化“迴歸尊師重教”的辦法,防止”輕老師“和”“蔑教育”兩種“縛”外的“大鳴放”和“亂扣帽”現象。

當今社會的大語境下,還有兩種傾向性現象不容忽視。

一種現象是:尊師=古板;重教=務虛;教學=唯分。這種現象,導致學校師生關係不和諧、無情感、少關愛等,總之學生少了感恩之心,老師缺了關愛之情,那種流芳的尊師重教名人佳話,似乎只能古而有之,而今幾近殆逝。實則“師道下滑,恩心不固”的流弊。

二種現象:校暴=教育;辱國=教育;恨民=教育。這種現象,導致家長、學生、社會對教育界的遷怒,對教育界信心的喪失。欲亡其國,必亡其教。這種現象必須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引導

這兩種“縛”外傾向,也許是當今教育和老師自身存在的一些個別問題導致,但絕不能無限誇大,也不能無端詆譭。老師和教育的形象,如果在社會和國家中沒有了信任基礎,沒有了尊重根本,甚至對老師“大放鳴”般指責、謾罵或攻擊,對教育“亂扣帽”式不屑、排斥和不尊,也必將損毀國家和民族發展和壯大的基石。當今情勢的發展,應及早地將“尊師重教迴歸”進一步的制度化、法規化,對防止“輕老師”和“蔑教育”兩種“縛”外的“大鳴放”和“亂扣帽”現象,應有效制止。

3.用社會崇化“獎罰分明”的辦法,防止”只獎賞“和”“失懲戒”兩種“情”外的“顧面子”和“生意精”情形。

當今社會的大語境下,還有兩種情形值得人們思考。

一種情形:鼓勵=愛護;賞識=交友;表揚=結交。這種情形,導致家長和老師不正常交往,有的家長甚至逢節必給老師送禮物,有的老師火眼金睛對學生厚此薄彼,有的老師教學看家長來頭顧家長派頭,或明或暗地實施著自己的“面子計劃”和“人情生意”,當然最終敗壞的必將是老師這個受人尊敬事業的整體形象。

二種情形: 懲戒=處理;批評=壓力;戒尺=自虐。這種情形,導致老師過分關注來自社會輿論和家長的壓力,過分擔心輕易使用或輕微使用懲戒權的後果。從而,導致前面所說的“楊不管”事件發生。同樣,也會敗壞老師的形象。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才是關鍵

這些問題和現象,無不證明了國家及早出臺“教師教育懲戒權細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老師懲戒權邊界、教師懲戒權的細則操守、老師懲戒權的後續保障等,都是非常的重要和必須。

師德下滑以成績逼迫學生麼?懲戒權與尊師重教,公私約束激勵探懷

大學畢業成為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才是教育的目標

結語:恢復和細化教師的懲戒權,必將是完善現代化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必將是規範細化教師公私行為的一種有力手段,必將是高懸在家長和老師之上的一柄維護師道尊嚴的利器,也必將是約束激勵教師從業敬業的一步可行之棋。還教師於適度懲戒,用法律的形式詳細地規定懲戒權的實施對象、實施方式等細節,並明確與細化懲戒的邊界,讓教師有法可依,讓教師“能管、敢管、善管”,並充分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從法律層面來維護現代意義下的“師道尊嚴”,是對國家和民族發展和壯大有力的促進。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學者多提寶貴意見。創作不易,侵權追責。謝謝。

歡迎關注家國子華心經教育,謝謝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