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我國高質量現代養豬業的建議

我國是世界養豬第一大國,也是豬肉及其產品消費第一大國,在非洲豬瘟疫情傳入我國之前,我國的生豬年出欄量達到7億多頭,豬肉及其產品的消費量達到5000多萬噸。自非洲豬瘟疫情傳入我國後,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重大損失,生豬產能嚴重不足,高豬價、高肉價嚴重影響了老百姓吃上安心豬肉的民生問題,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心重視,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工作部署,並明確指示大力發展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的畜牧養殖業,確保我國百姓“肉蛋奶”菜籃子的安全保障供應。也是當前發展經濟內循環的一個部分。

發展新時代高質量養豬業的核心內容主要包涵以下方面:

一、新建或改建豬場時,必須要請專業技術人士來指導豬場的選址、豬場的部局,豬場的設計建設。新時代發展高質量養豬場的基礎條件要具備:一個良好的豬場內外環境;一個高標準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一個先進的生產工藝操作流程;一個優秀的豬場領導決策者;一個優秀的生產團隊;一個先進的糞汙資源化利用的處理模式。新時代高質量養豬場的核心就是:豬場擁有高水平的生產業績來降低生產成本與生產能耗,併為社會提供高品質更具有竟爭力的豬肉及其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

二、發展高質量養豬業是要培育發展以現代家庭農場式的養豬模式。在西方發迖的養豬強國主要是以具有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式的養豬模式。我國有些區域以公司十農戶的合作方式,這種方式是很難達到高質量的發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公司化的生產成本及管理成本要遠高於家庭農場豬場的生產及管理成本。

二是農戶在與公司合作養豬中得到的是養豬工資的部分與豬場租金的部分,而且要在養得好的前體下才能享受到,並沒有包涵豬場建設拆舊費與豬場建設利息。

三是若公司豬苗繁殖場出現生產問題時,就會出現豬苗供應的問題,使許多農戶的豬舍都是空空無豬可養的現象,使豬農的豬舍利用率降低,受益降低。

四是對公司十農戶模式養豬產生的糞尿處理主體責任沒有明確,導致有部分區域公司十農戶養豬場散發出惡臭味或有的糞尿零處理。

西方發達養豬國家也曾走過大型規模化集約化的養豬道路,後來發現過度集中大規模的養豬場都存在糞汙集中排洩量大,糞汙處理難度大,疫情防控難度加大等弊端,後改變走向以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式的養豬發展道路,以丹麥、法國、徳國為代表的國家目前都是高質量的養豬強國。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高質量的畜牧業,需要高素質的基層領導與技術人才,目前我國有些地方分管農業的領導是有一些不懂農村,也不懂農牧業的,也有些地方基層動檢站的工作人員是非專業人士在職,這也是影響我國高質量發展畜牧業進程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