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胖的飲食習慣,你有嗎?

Hallo,之前聊過飲食的用餐順序。

今天的話題也跟飲食有關,不再是用餐順序而是另外一個小習慣導致的發胖,太過微乎其微從而很容易掉以輕心——吃飯速度!


易胖的飲食習慣,你有嗎?


為什麼今天要單獨的把這個列出來,首先我們要知道有哪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才好去對症下藥。

吃得過快

可能是職業的一個習慣,我現在跟別人出去吃飯,都會習慣性的去觀察別人的飲食規律,從而會發現一個現象:胖的人普遍對食物的注意力都要更加的集中,特別是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動筷子的頻率是別人的兩倍以上,而且夾的分量也多。我們可能一次只夾一片牛肉的,她可能一筷子要夾兩三片,這樣一頓吃下來,就會比正常人要多攝入1/3以上的能量。


這樣會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胃撐大,因為我們從進食開始,到大腦收到飽腹感強信號的一個過程需要20分鐘以後,所以很多時候,實際上我們的胃已經填滿了,但是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大腦下達指令的時候,我們的胃已經吃撐了。


易胖的飲食習慣,你有嗎?


而我們的胃是個具有超強伸縮彈性的“儲物袋”。一個正常成年人在完全空腹的情況下,胃的容積大約有100毫升;在正常吃飽後可以達到1200-1600毫升,可以想象一下,在空腹和正常吃飯前提下,胃的大小差異可達到16倍以上。不要想當然的以為胖子、高個兒,男人的胃就大,打個比方,屬於東亞黃種人的中國人,男性胃一般在1400毫升,女性則在1300毫升,相差無幾。

看到這篇文的朋友,既然道理懂了,那麼我們在平日的生活當中,就要有意識的把每餐飯控制在20分鐘以上,通過增加咀嚼次數,少吃多餐的方式,不要讓自己太餓,避免自己陷入暴飲暴食的困境。在外面吃飯可以刻意的每吃一口放下筷子,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與別人的交流當中,如果實在不行,那就挑選比較麻煩的食材(比如魚刺多的,螃蟹等)需要花費精力才能到達口中,當然拉,你如果換一個手拿筷子也是不錯的方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