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袁公被慈禧猜忌,曾感嘆說: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未酬!!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早就對大清帝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一下子睜大了眼睛,伸長了脖子,虎視眈眈。

19世紀末,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國的熱潮。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日益高漲。與此同時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起了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大清帝國。

慈禧太后面對這個局面也慌了,怎麼辦?慌不擇路飢不擇食,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慈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向西方11國列強同時宣戰。

這個老太婆真是瘋了,列強船堅炮利,咱那是人家的對手啊!

此時的袁世凱卻對其管轄內洋人洋教施以有效的保護措施,朝廷多次令他派兵馳援勤王,他就是抗旨不遵,部下主動請纓,他也不準允,後來他又積極參與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發起的"東南互保"運動。袁世凱這樣做,無疑是保存了自己的實力,避免了像其他幾支武衛軍在八國聯軍的打擊下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

庚子之亂(1900年是農曆庚子年)後,清廷五支武衛軍,只剩下袁世凱這支保存得相當完整的武衛右軍,袁世凱也成為清末唯一擁兵自重的大臣。但他違抗朝廷聖旨,惹惱了生性多疑、手段殘忍的慈禧,下場當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顯然這是袁世凱走的是一步險棋,但他又不能不這樣做。他不能聽憑拳民驅洋教殺洋人造成混亂無法收拾,他心裡非常清楚,以其編練的雖是國內一流勁旅的新軍去對付強大的八國聯軍,無異於以卵擊石,根本就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必定像其他四支勤王的武衛軍那樣遭致覆亡的命運,不會有更好的下場。

事到如今,慈禧肯定對他有了不滿意的看法,怎麼辦?只有儘快想法彌補,繼續走榮祿的門子,向慈禧表達忠心。

八國聯軍兵臨城下,北京就要陷落,慈禧領著皇帝落荒而逃,這支龐大的逃亡隊伍,吃喝拉撒要用銀子。榮祿及時告訴袁世凱,太后西行路上缺銀子。信息就是機會。袁世凱獲得了這個信息,緊抓不放!袁世凱明白這支隊伍的開支不是小數目,他先後派人送去白銀2 l萬兩、綢緞200匹及大量食物。捉襯見肘的慈禧得了袁世凱接濟,心情自不待言,對袁世凱的看法開始有所改變。慈禧到達西安後,袁世凱運送大批軍火以供保衛之用。袁世凱成了慈禧西行的後勤部長。清廷與八國合約談成,八國聯軍撤出了北京,他又作好了迎接慈禧迴鑾的準備。袁世凱摸準了老佛爺的脾性與心思,一年多的逃亡,她是受足了氣吃夠了苦,如今再次回京,她需要的就是金錢、體面、豪華與排場。所以,袁世凱首先獻給慈禧兩座豪華的綵棚,一座紮在保定車站,一座設在北京城門,猶如"凱旋門"一樣,讓敗逃而回的慈禧在燦爛的鮮花、亮麗的彩燈照耀下,產生一種虛幻的凱旋感覺,其次,袁世凱獻上的是以巧取豪奪手段搜刮弄來的100萬兩銀子,在當時國庫空空如也的情況下,100萬兩白花花的銀子,樂得慈禧笑眯了雙眼;最後,袁世凱別出心裁地準備了兩隻鸚鵡,當李蓮英將鳥籠捧到離慈禧兩三尺遠的地方時,兩隻鸚鵡突然亮開嗓門清脆地叫道:"老佛爺吉祥如意!""老佛爺平安!"慈禧見狀,簡直笑開了懷,一年來所有的窩囊委屈隨著鳥兒殷切的叫聲頓時煙消雲散。直到這時,袁世凱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終於落地。

於是,"眾望所歸"的袁世凱被清廷正式任命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為大清帝國的實際"宰相"。後又一身兼任督辦商務大臣、電政大臣、鐵路大臣等八個大臣之職,權勢遠遠超過當年的曾國藩與李鴻章。於是,清朝末期一個新的時代——袁世凱時代就此拉開帷幕。

清末新政的有力推動者、實際執行者便是大權在握的袁世凱,在增練新軍、創建巡警、改革司法制度、推行地方自治、發展實業、廣興教育這些新政改革方面,袁世凱作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

改革觸動了朝廷很多人的利益,他因此得罪了皇族貴胄,有好幾個位高權重的人,總想置袁世凱死地而後快。

袁世凱心裡明白著呢!他正心驚肉跳地夜夜做著噩夢的時候,光緒死了;第二天(1908年11月15日),慈禧也死了。袁世凱大大地吁了一口長氣。不過他的長氣還未籲完,報應就從天而降了。宣統帝溥儀即位,其父載灃監國,為攝政王。早想一槍結果袁世凱性命的載灃大權在握,所以他剛一上任就準備拿袁世凱開刀。

袁世凱被推到了鬼門關口。

好在張之洞極力勸諫,加之載灃擔心處決袁世凱,會引發袁一手培養的新軍鬧事,也就手下留情饒了他一命。但是,攝政王載灃仍給袁世凱以嚴厲的懲處,於是以"足疾"為由,罷免他的一切軍政大權,將其開缺回籍養病。袁世凱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他又從雲端跌落在地,從京城來到河南彰德(今安陽)洹上村,成為一介草民,又回到了人生的最初起點。

剛到彰德的日子,他垂釣、下棋、看戲、吟詩,過得十分悠閒。歷經險惡風浪大起大落的他,也許真想就此隱居算了。在各種資料上,大家見得最多的袁世凱"名照",可能就是那張身穿蓑衣、頭戴斗笠、手執釣竿的"閒雲野鶴"照。這是他曾寄往上海某報紙發表過的一張照片,以示自己淡泊名利,再也無意於政事。這其中雖不乏作秀成分,但多少也反映了袁世凱當時的心境。他還為此照題詩道:

"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嘆息神州變缺甌。

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

有人認為這是袁世凱一生中寫得最好的詩,無論是意境,還是氣韻,都屬上乘之作,絕非一介武夫所能吟出。

悠閒垂釣的袁世凱似乎在等待著武昌城頭一聲槍響,立馬翻身的時刻呢。​​​​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嘆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