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袁公被慈禧猜忌,曾感叹说: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早就对大清帝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虎视眈眈。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大清帝国。

慈禧太后面对这个局面也慌了,怎么办?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慈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向西方11国列强同时宣战。

这个老太婆真是疯了,列强船坚炮利,咱那是人家的对手啊!

此时的袁世凯却对其管辖内洋人洋教施以有效的保护措施,朝廷多次令他派兵驰援勤王,他就是抗旨不遵,部下主动请缨,他也不准允,后来他又积极参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发起的"东南互保"运动。袁世凯这样做,无疑是保存了自己的实力,避免了像其他几支武卫军在八国联军的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

庚子之乱(1900年是农历庚子年)后,清廷五支武卫军,只剩下袁世凯这支保存得相当完整的武卫右军,袁世凯也成为清末唯一拥兵自重的大臣。但他违抗朝廷圣旨,惹恼了生性多疑、手段残忍的慈禧,下场当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显然这是袁世凯走的是一步险棋,但他又不能不这样做。他不能听凭拳民驱洋教杀洋人造成混乱无法收拾,他心里非常清楚,以其编练的虽是国内一流劲旅的新军去对付强大的八国联军,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就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必定像其他四支勤王的武卫军那样遭致覆亡的命运,不会有更好的下场。

事到如今,慈禧肯定对他有了不满意的看法,怎么办?只有尽快想法弥补,继续走荣禄的门子,向慈禧表达忠心。

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北京就要陷落,慈禧领着皇帝落荒而逃,这支庞大的逃亡队伍,吃喝拉撒要用银子。荣禄及时告诉袁世凯,太后西行路上缺银子。信息就是机会。袁世凯获得了这个信息,紧抓不放!袁世凯明白这支队伍的开支不是小数目,他先后派人送去白银2 l万两、绸缎200匹及大量食物。捉衬见肘的慈禧得了袁世凯接济,心情自不待言,对袁世凯的看法开始有所改变。慈禧到达西安后,袁世凯运送大批军火以供保卫之用。袁世凯成了慈禧西行的后勤部长。清廷与八国合约谈成,八国联军撤出了北京,他又作好了迎接慈禧回銮的准备。袁世凯摸准了老佛爷的脾性与心思,一年多的逃亡,她是受足了气吃够了苦,如今再次回京,她需要的就是金钱、体面、豪华与排场。所以,袁世凯首先献给慈禧两座豪华的彩棚,一座扎在保定车站,一座设在北京城门,犹如"凯旋门"一样,让败逃而回的慈禧在灿烂的鲜花、亮丽的彩灯照耀下,产生一种虚幻的凯旋感觉,其次,袁世凯献上的是以巧取豪夺手段搜刮弄来的100万两银子,在当时国库空空如也的情况下,10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乐得慈禧笑眯了双眼;最后,袁世凯别出心裁地准备了两只鹦鹉,当李莲英将鸟笼捧到离慈禧两三尺远的地方时,两只鹦鹉突然亮开嗓门清脆地叫道:"老佛爷吉祥如意!""老佛爷平安!"慈禧见状,简直笑开了怀,一年来所有的窝囊委屈随着鸟儿殷切的叫声顿时烟消云散。直到这时,袁世凯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终于落地。

于是,"众望所归"的袁世凯被清廷正式任命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大清帝国的实际"宰相"。后又一身兼任督办商务大臣、电政大臣、铁路大臣等八个大臣之职,权势远远超过当年的曾国藩与李鸿章。于是,清朝末期一个新的时代——袁世凯时代就此拉开帷幕。

清末新政的有力推动者、实际执行者便是大权在握的袁世凯,在增练新军、创建巡警、改革司法制度、推行地方自治、发展实业、广兴教育这些新政改革方面,袁世凯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改革触动了朝廷很多人的利益,他因此得罪了皇族贵胄,有好几个位高权重的人,总想置袁世凯死地而后快。

袁世凯心里明白着呢!他正心惊肉跳地夜夜做着噩梦的时候,光绪死了;第二天(1908年11月15日),慈禧也死了。袁世凯大大地吁了一口长气。不过他的长气还未吁完,报应就从天而降了。宣统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监国,为摄政王。早想一枪结果袁世凯性命的载沣大权在握,所以他刚一上任就准备拿袁世凯开刀。

袁世凯被推到了鬼门关口。

好在张之洞极力劝谏,加之载沣担心处决袁世凯,会引发袁一手培养的新军闹事,也就手下留情饶了他一命。但是,摄政王载沣仍给袁世凯以严厉的惩处,于是以"足疾"为由,罢免他的一切军政大权,将其开缺回籍养病。袁世凯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他又从云端跌落在地,从京城来到河南彰德(今安阳)洹上村,成为一介草民,又回到了人生的最初起点。

刚到彰德的日子,他垂钓、下棋、看戏、吟诗,过得十分悠闲。历经险恶风浪大起大落的他,也许真想就此隐居算了。在各种资料上,大家见得最多的袁世凯"名照",可能就是那张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执钓竿的"闲云野鹤"照。这是他曾寄往上海某报纸发表过的一张照片,以示自己淡泊名利,再也无意于政事。这其中虽不乏作秀成分,但多少也反映了袁世凯当时的心境。他还为此照题诗道: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

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

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有人认为这是袁世凯一生中写得最好的诗,无论是意境,还是气韵,都属上乘之作,绝非一介武夫所能吟出。

悠闲垂钓的袁世凯似乎在等待着武昌城头一声枪响,立马翻身的时刻呢。​​​​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袁公被慈禧猜忌,噌感叹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