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龙凤生凤,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这个答案尚待一起分析

有一句带有玩笑却意味深长的谚语,能够被人传颂很多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在我们育儿过程中,其实这句话主要强调了两个问题,即“父母传承”和“家庭影响”。此时,我们就要好好分析下,你可以发表您的观点。


龙生龙凤生凤,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这个答案尚待一起分析

一、父母传承儿女,儿女模仿父母。

关于血脉这个说法,我们传统的观点看来比较神秘,现代科学解释为基因。生物学说普遍认为,人的行为和思想,大都上会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这里讲龙凤出身高贵,后代也是高贵的;老鼠的一生都在钻来钻去,其后代生下来就能够打洞。其实也是一种传承的体现了。很多父母行为影响孩子举止头足,很多家族企业影响孩子继承父母志向。

0-2岁,宝宝简单模仿

从宝宝们出生后,他们便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大人的表情和声音,慢慢地学会模仿一些小动作,宝宝们从周围的环境和大人身上模仿一些日常的行为,这是宝宝认知成长的一部分。

2-4岁,宝宝行为模仿

在这阶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强,一方面是因为语言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肢体动作已经变得比较熟练,好奇心和模仿力相互促进。另外,孩子们这阶段的模仿,跟未来的行为习惯有直接的关系。所以父母最好从孩子的习惯培养的角度出发加以引导。

4-5岁后,孩子品格模仿父母

当孩子4,5岁后,是对父母行为和品格方面日趋成熟的模仿,同伴间的模仿也开始发生。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比如一个人是否孝敬父母,对待长辈是否尊敬有礼,将会直接体现在他的孩子身上。若干年后,孩子就会以当初自己的做法来反馈的自己身上,因果循环,分毫不差的。而一个家庭的素质和修养,在这个家庭的孩子身上就能够体现出来。


龙生龙凤生凤,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这个答案尚待一起分析


二、后天家庭影响儿女,背道而驰家庭志向。

我认为后天环境的影响可能对孩子会更多一些。很多家庭父母的作为不能是社会所认同的发展方向,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的影响下,在社会的磨练下,也选择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也许发展的更好,对父母的孝心,对社会的贡献都很是正能量的。《都挺好》里的苏明玉类型和《欢乐颂》中的樊胜美类型,都是摆脱原生家庭的代表人物。

糟糕的原生家庭就像一把沉重的枷锁,一些孩子不主动去挣脱它的话,注定一辈子都会深受其累。

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有这样的解释:“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当一个人能够接受原生家庭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主动与自己达成和解的时候,就拥有了获得幸福的能力。

也许在走出阴影的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当有一天你真正获得重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主人公丽斯出生在贫民窟,并且有一个无比糟糕的原生家庭:父母都吸du,母亲还患有精神分裂症,父亲则对她不管不顾。她从8岁就开始了乞讨生活,但她从来却没有抱怨自己的家庭,而是坦然面对这糟糕的一切。

后来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2年就完成了高中4年的课程,并且考上了哈佛大学,还获得了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


龙生龙凤生凤,我们的孩子会像我们?这个答案尚待一起分析


对这个问题我感想颇多,父母之于孩子的影响,不可谓不重要啊,如果你要让孩子继承你,就要好好引导你的孩子: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你,选择模仿的对象,关注孩子心灵发展动态,助力孩子前进的方向。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共享您的观点,同时转发,不要忘记关注我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