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許B站拍《後浪》,那它可以拍什麼?拍沙灘麼?

bilibili邀請國家一級演員何冰拍攝的《後浪》刷屏了。

很多人唱反調,覺得這是資本的取悅,或者是前浪的忽悠。

反對的聲音我看了,大概有幾種。

1、年輕人沒錢,一邊996,一邊住在鴿子籠裡給前浪們交房租,你是來調侃,還是來致敬?

2、《後浪》選取的鏡頭,基本上都是頭部的年輕人,比如明星,比如什麼什麼的,你這是在鼓勵消費主義麼?

這兩個觀點本身沒有問題,但不構成反對人家拍《後浪》的理由。

我們先說第一點。

比較後浪與前浪,要弄清楚你是在縱向比較,還是在橫向比較。

打個比方,假如一個社會,總共只有26個家庭,我們用字母分別命名為A~Z。

那麼爺爺就是A,B,C,...;爸爸就是A1,B1,C1...,孫子就是A2,B2,C2...

假如A是富翁,B是中產,C是窮人。

我們橫向比較,C2的消費能力,資源,見識世界的舞臺,可能還不如A1,甚至不如A。

這很正常,我們會看到有相當一部分50後是能夠周遊世界的,與此同時,我們有10億人沒有坐過飛機,5億人沒有用上馬桶。

這10億裡面絕對有年輕人。

所以橫向比較下,你說C2的處境不如A系列,甚至不如B系列,我都信。

但如果你縱向比較呢?

我們把範圍侷限在一個家庭內部。

A2比A1,A1比A,難道不是一代比一代的舞臺更大,資源更多麼?

這不是很正常麼?

我們獨生子女了那麼多年,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

無論王健林有什麼,不都是王思聰的?

無論馬未都有什麼,不都是馬天的?

即便你認為王思聰不如王健林遠矣,事實上,他也的確站在王健林的肩膀上,這一點毋庸置疑。

而且,過去的四十年是我們飛速發展的四十年,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在走上坡路,所謂一代比一代更富有。

哪怕是窮鄉僻壤的一個村民,也是如此,一代比一代更富有,相對於自己的爸爸,相對於自己的爺爺。

這個視頻想表達的就這點事兒。

每個人站在自己爸爸的肩膀上,每個人所處的時代比自己爸爸所處的時代資源更豐富。

你爸爸年輕的時候,想查資料,別說互聯網搜索引擎,他找本書都不容易吧?

而你呢,你擁有全世界的圖書館,而且免費哦。這一點,難道不是時代給你的資源?

你要橫向比較是沒法比較的,即便和古人比,古代還有秦始皇呢,你咋不和他比呢?

我們再說第二點。

只有你理解了第一點,理解了縱向比較,你才能理解第二點。

視頻想表達的不是消費主義,而是縱向資源豐富了,年輕人的縱向選擇更多了。

視頻裡拍的都是頭部的年輕人,什麼創業,明星,周遊世界,你覺得和你的生活相去甚遠。

那是因為視頻裡只拍了A2。

如果我們縱向比較,資源和選擇,真的豐富了很多。

我記得當年有本主流電視劇,講那位的,其中他老人家恢復工作之後,第一個大鏡頭就是雲南知青返城。

當年有北京上海的知青大概11萬人在雲南插隊,要被當地轉為職工,這就是沒法回大城市了。

很多人不幹,鬧起來。

那個條件真的很差,幾乎人人生病,吃的也沒有,反正那個年代,就那樣,何況農村。

最後反覆的鬧,反覆的折騰,電視劇裡演了好幾集,一直到最後,知青都可以返城了。

理解吧,這才是A1,B1,C1們的時代。他們拼命想要的,如今你唾手可得。

你想穿越?穿越回去當知青?你要去插隊麼?

插隊第一個問題是你肯定吃不飽,而且就你那小身板,當時的醫療條件,你自己琢磨。

我不相信誰想穿越回去,你要是在這種條件下,都不能比同齡人優秀,回到那種環境下,希望更渺茫。

你想嘛,知青,吃不飽,生病,每天干活,一身臭汗,沒地兒洗澡,你還能有心思讀書?

何況,也沒書。

互聯網給你免費用,你都成天刷抖音;耶魯大學公開課免費給你看,你都成天逛B站。還想著回到過去,分分鐘走向人生巔峰?

你就可勁兒YY吧。

所以,這不是向你這個唯一的年輕人致敬的視頻,而是向一代年輕人寄託希望的視頻。

你肯定站在你爸爸,站在你爺爺的肩膀上,和他們比,你處在最好的時代,坐擁他們留給你的全部資源。

但別人也站在別人爸爸,別人爺爺的肩膀上,和你同樣是被祝福的年輕人。

而你們之間,不可能是一條水平線。

哪朝哪代,都不可能。

現在你能選的,只有兩條路。

接受這份祝福,努力和同齡人去競技。

或者,坐在原地,埋怨自己的爸爸,就如同將來你的孩子一樣埋怨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