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1955年,作曲家劉熾有一天和孩子們去北海公園划船,看著碧波盪漾的河水,還有對面的紅牆綠樹讓他突然來了靈感,他要趕緊把這種靈感記錄下來。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他坐在了一塊石頭上用鉛筆頭和一張煙盒記錄下了那首已經流傳了半個多世紀的《讓我們蕩起雙槳》。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20多年後,又有一位作曲家,有著和劉熾一樣的經歷,用一隻鉛筆頭和一張煙盒也記錄下一首膾炙人口的好歌曲《敢問路在何方》,這位作曲家就是許鏡清老師。所不同的許老師不是在船上,而是在一輛公交車上。為了趕緊把這靈感記錄下來,他需要紙和筆,但是身邊只有一個煙盒,連一個小鉛筆頭都沒有。他趕緊向路過的一名小學生借了一隻鉛筆頭,那個小學生驚訝地問他,叔叔你要幹什麼?他告訴小學生,我要辦一件大事。這件大事就是寫下來那首婦孺皆知的《敢問路在何方?》。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許鏡清老師是電視劇《西遊記》整個作品的創作者,在談到那首《敢問路在何方》的時候,他介紹說當時去上班的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看著來來往往的人他就想:人生到底是什麼,這些忙碌的人們也到底是為什麼?就這樣想著思考著的時候,嘴裡不自覺的就哼了起來: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這這曲調不正是他這幾天要苦苦尋找旋律嗎!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我們看劉熾與許鏡清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突然來了靈感,都需要快速記錄靈感,都需要就地進行創作。而不同的是劉熾手裡有鉛筆頭,有煙盒,而許鏡清手裡只有一張煙盒。剛開始的時候,《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是有一位女歌唱家演唱的,後來導演楊潔考慮到西遊記的劇情,主角都是男人。所以就想找一個男歌唱家來演唱,後來就找到了蔣大為。應該說這首歌成就了蔣大為,蔣大為也成就了這首歌。果不其然,這首歌一推出就廣為流傳。西遊記裡還有一首主題歌叫《女兒情》,也非常好聽,曲調有一種異域風情。有人說它來自印度歌曲的一些曲調。許老師介紹說他對印度歌曲一點都不瞭解,但是他看過一部電影印度電影《流浪者》,他對裡面幾首歌曲印象特別深。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所以在創造《女兒情》這首歌的時侯,他的思維裡還是有一些《拉茲之歌》的影子。

雖然《女兒情》裡我們聽不到有《拉茲之歌》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那種異域風情的節奏我們能夠感覺得出來。

《女兒情》這首歌,是以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在女兒國裡出現了一首歌,國王非常迷人漂亮,她與唐僧出現了一些情感糾葛,據說主題曲《女兒情》在裡面演唱的時候有一點小插曲,因為當時影片女兒國的國王對唐僧有一大段表白非常的動情,原來是等她表白之後這首主題歌曲《女兒情》才出現,但是許老師覺得表白有點畫蛇添足,他認為有了這首歌就不應該再有表白。他希望能夠拿掉大段的表白。所以他特意給導演打了電話,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楊潔導演在電話那邊考慮了五分鐘,最後同意了。

兩位作曲家,有同樣的靈感經歷,後一首歌中國人都會唱


你看,一部好作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作曲家,還得需要一個好導演給你呈現的機會。當初許老師要拿掉那段表白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因為那大段表白特別能直接體現女兒國的國王對唐僧的那種眷戀之情,特別能打動人。而許老師的主題曲雖然好聽,但是似乎沒有表白來的直接。但這些年過去了,不論是許老師對劇情的理解,還是楊潔導演的做出的決定和判斷都是非常高明的。

如果當時電視劇大段表白之後再放出這首歌的時候,無疑會大大搶了這首歌的風頭,這首歌的魅力可能就不好發揮出來。現在我們每次聽這首歌的時候,女兒國的國王大膽表白其實已經被歌曲完全表達出來,並且還賦予了一種豐富的想象。這種想象要比表白更富有魅力。

自從創作完《西遊記》​的整個音樂作品之後,許鏡清老師就一直有過心願想開一場音樂會,但是由於資金問題一直沒有落實下來,2016年終於完成了這個心願,音樂會由央視著名主持人王為和方瓊主持。在現場王為念介紹說,在後臺與許鏡清老師交談的時候,他告訴王為念,他想大聲哭出來。王為念告訴許老師:要哭你就哭出來吧 ,因為你的眼淚都是很好的旋律。這句話當然有王為念的詼諧,但是足以說明許老師的音樂在大眾心理的位置。

“一番春春秋冬夏,一番番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不論什麼時候聽這首歌,品味這樣的歌詞,我們都會不自覺的跟著哼起來,同時也總是能夠喚起對當下生活都一種思索,以及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憧憬 。許鏡清老師成就了《西遊記》,《西遊記》也成就了許鏡清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