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作者;葉仲錄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第;六章:

《孫子兵法之一》 始 計 篇

【原 文】

孫子曰:兵②者,國之大事③,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⑤,校之以計而索其情⑥:一曰道⑦,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⑧,五曰法⑨。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⑩,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11。天者,陰陽○12、寒暑○13、時制○14也。地者,遠近、險易○15、廣狹○16、死生○17也。將者,智、信、仁、勇、嚴○18也。法者,曲制○19、官道○20、主用○21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22。知之者勝○23,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24?將孰有能○25?天地孰得○26?法令孰行?兵眾孰強○27?士卒孰練○28?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29。

將聽吾計○30,用之必勝○31,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32。

計利以聽○33,乃為之勢○34,以佐其外○35。勢者,因利而制權也○36。

兵○37者,詭道也○38。故能而示之不能○39,用而示之不用○40,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41,利而誘之○42,亂而取之○43,實而備之○44,強而避之○45,怒而撓之○46,卑而驕之○47,佚而勞之○48,親而離之○49。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50,不可先傳也○51。

夫未戰而廟算○52勝者,得算多也○53;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54?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55。

【注 釋】

①計:預計、計算的意思。這裡指戰前通過對敵我雙方客觀條件的分析,對戰爭的勝負作出預測、謀劃。 ②兵:本義為兵械。《說文》:“兵,械也。”後逐漸引申為兵士、軍隊、戰爭等。這裡作戰爭解。 ③國之大事:意為國家的重大事務。 ○4不可不察:察、考察、研究。不可不察,意指不可不自習審察,謹慎對待。 ⑤經之以五事:經,度量、衡量;五事,指下文的“道、天、地、將、法”。此句意謂要從五個方面分析、預測。 ⑥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校,衡量、比較。計,指籌劃。索,探索;情,情勢,這裡指敵我雙方的實情,戰爭勝負的情勢。全句意思為;通過比較雙方的謀劃,來探索戰爭勝負的情勢。 ⑦道:本義為道路、途徑,引申為政治主張, ⑧將:將領。 ⑨法:法則。 ⑩令民與上同意也:令,使、讓的意思。民,普通民眾。上,君主、國軍。意,意願,意志。令民與上同意,意為使民眾與國軍同意意志,擁護君主的意願。 ○11不畏危:不害怕危險。意為民眾樂於君主出生入死而絲毫不畏懼危險。 ○12陰陽:指晝夜、晴雨等不同的氣象變化。 ○13寒暑:指寒冷、炎熱等氣溫差異。 ○14時制:指春、夏、秋、冬四季時令的更替。 ○15遠近、險易:遠近,指作戰地域的廣闊或狹窄。 ○16廣狹:指作戰地域的廣闊或狹窄。 ○17死生:指地形條件是否有利於攻守進退。死,即死地,進退兩難的地域;生,即生地,易攻能守之地。 ○18智、信、仁、勇、嚴:智,智謀才能。此句是孫子提出作為優秀將帥所必須具備的五德。 ○19曲制:有關軍隊的阻止、編制、通訊聯絡等具體制度。 ○20官道:指各級將吏的管理制度。 ○21主用:指各類軍需物資的後勤保障制度。主,掌理、主管;用,物資費用。 ○22聞:知道,瞭解。 ○23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知,知曉,這裡含有深刻了解、確實掌握的意思。此句意思說,對五事(道、天、地、將、法)有深刻地瞭解並掌握運用得好,能勝任,掌握得不好,則不勝。 ○24主孰有道:指哪一方國軍政治清明,擁有民眾的支持。孰,誰,這裡指哪一方;有道,政治清明。 ○25將孰有能:哪一方的將領更有才能。 ○26天地孰得:哪一方擁有天時、地利。 ○27兵眾孰強:哪一方的兵械鋒利,士卒眾多。兵,此處指的是兵械。 ○28士卒熟練:哪一方的軍隊訓練有素。練:嫻熟。 ○29吾以此知勝負矣:我根據這些情況來分析,即可預知勝負的歸屬了。 ○30將聽吾計:將,作助動詞,讀作“江”(jiang),表示假設,意為假設,如果。此句意為如果能聽從、採納我的計謀。 ○31用之必勝:之,語助詞,無義。用,實行,即用兵。 ○32去之:去,離開。 ○33計利以聽:計劃,計謀為利。聽,聽從,採納。 ○34乃為之勢:乃,於是、就的意思。為,創造、造就。之,虛詞。勢,態勢。此句意思是造成一種積極的軍事態度。 ○35以佐其外:用來輔佐他對外的軍事活動。佐,輔佐,輔助。 ○36因利而制權:因,根據,憑依。制,決定、採取之意。權,權變,靈活處置之意。意為根據利害關係才去靈活的對策。 ○37兵:用兵打仗。 ○38詭道也:詭詐之術。詭,欺詐,詭詐。道,學說。 ○39能而示之不能:能,有能力,能夠。示,顯示。即言能站卻裝作不能站的樣子。此句至“親而離之”的十二條作戰原則,即著名的“詭道十二法”。 ○40用而示之不用:用,用兵。實際要打,卻裝作不想打。 ○41用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實際要進攻近處,卻要裝作進攻遠處;實際要進攻遠處,卻顯示要進攻近處,致使敵人無法防備。 ○42利而誘之:利,此處作動詞用,貪利的意思。誘,引誘。意為敵人貪利,則以利來引誘,伺機打擊之。 ○43亂而取之:亂,混亂。意謂對處於混亂狀態的敵人,要抓住時機進攻它。 ○44實而備之:實,實力雄厚。指對待實力雄厚之敵,需嚴加防備。 ○45強而避之:面對強大的敵人,當避其鋒芒,不可硬拼。 ○46怒而撓之:怒,易怒而脾氣暴躁。撓,挑逗、擾亂。言敵人易怒,就設法激怒他,使他喪失理智,臨陣指揮作出錯誤的抉擇,導致失敗。 ○47卑而驕之:卑,小,怯。言敵人卑怯謹慎,應設法使其驕傲自大,然後伺機破之。也有另一種解釋,是說已方主動卑辭示弱,給對方造成錯覺,令其驕傲。 ○48佚而勞之:佚,同“逸”,安逸,自在。勞,作動詞,使之疲勞。此句說敵方安逸,就設法使它疲勞。 ○49親而離之:親,親近;離,離間,分化。此句意為如果敵人內部團結,則設計離間,分化他們。 ○50兵家之勝:兵家,軍事家。勝,奧妙。這句說上述“詭道十二法”乃軍事家指揮若定的奧妙之所在。 ○51不可先傳也:先,預先,事先。傳,傳授,規定。此句意即在戰爭中應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決斷,不能事先呆板地作出規定。 ○52廟算:古代興師作戰之前,通常要在廟堂裡商議謀劃,分析戰爭的利害得失,制定作戰方略。這一作戰準備程序,就叫做“廟算”。 ○53得算多也:意為取得勝利的條件充分、眾多。算,計數用的籌碼。此處引申為取得勝利的條件。 ○54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勝利條件具備多者可以獲勝,反之,則無法取勝,更何況未曾具備任何勝條件?而況,何況。於,至於。 ○55勝負見矣:見,同“現”,顯現。言勝負結果顯而易見。

【譯 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是軍民生死安危的主宰,是國家存亡的關鍵,是補可以不認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必須審度敵我五個方面的情況,比較雙方的謀劃,來取得對戰爭情勢的認識。(這五個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時,三十地利,四是將領,五是法制。所謂政治,就是要讓民眾認同、擁護君主的意願,使得他們能夠做到死為君而死,生為君而生,而不害怕危險。所謂天時,就是指晝夜晴雨、寒冷酷熱、四時節候的變化。所謂地利,就是指徵戰路途的遠近、地勢的險峻或平坦、作戰區域的寬廣或狹窄、地形對於攻守的益處或弊端。將領,就是說將帥要足智多謀,賞罰有信,愛撫部署,勇敢堅毅,樹立威嚴。所謂法制,就是指軍隊組織體制的建設,各級將矢的管理,軍需物資的掌管。以上五個方面,作為將帥,都不能不充分了解。充分了解了這些情況,就能打勝仗。不瞭解這些情況,就不能打勝仗。所以要通過對雙方七種情況的比較,來求得對戰爭情勢的認識: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將帥更有才能?哪一方擁有天時地利?哪一方令能夠貫徹執行?哪一方武器尖利精良?哪一方士卒訓練有素?哪一方賞罰公正嚴明?我們根據這一切,就可以判斷誰勝誰負。

若能聽從我的計謀,用兵打仗就一定勝利,我就留下。加入不能呢個聽從我的計謀,用兵打仗就必敗無疑,我就離去。

籌劃有利的方略已被採納,於是就造成一種態勢,輔助對外的軍事行動。所謂態勢,即使依憑有利於自己的原則,靈活機變,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用兵打仗是一種詭詐之術。能打,卻裝作不能打;要打,卻裝作不想打;明明要向近處進攻,卻裝作要打遠處;即將進攻遠處,卻裝作要攻近處;敵人貪利,就用利引誘他;敵人混亂,就乘機攻取他;敵人力量雄厚,就要注意防備他;敵人兵勢強盛,就暫時避其鋒芒;敵人易怒暴躁,就要折損他的銳氣;敵人卑怯,就設法使之驕橫;敵人休整得好,就設法使之疲勞;敵人內部和睦,就設法離間他。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發起進攻,在敵人意料不到時採取行動。所有這些,是軍事家指揮藝術的奧妙,是無從事先呆板規定的。

開展之前就預計能夠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勝利條件充分;開戰之前就預計不能取勝的,是因為籌劃不周,勝利條件缺乏。籌劃周密、條件具備就能取勝,籌劃不周,條件缺乏就不能取勝,更何況不作籌劃、毫無條件呢?我們依據這些來觀察,那麼勝負的結果也就很明顯了。

【戰 例】

越滅吳之戰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為爭奪霸權,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473年三十多年間發生過多次戰爭。在公元前494年的一次戰爭中,越國在會稽受挫,力量大大削弱,幾乎遭受了滅國之災。越王勾踐在受挫後,一面卑身事吳,一面反省思過,制定了休養生息、撫慰人民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民眾的支持。勾踐經過“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走後復仇滅吳。越滅吳之戰是我國古代史上弱國打敗強國的一個範例,從許多方面印證了《孫子兵法•始計篇》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吳國和越國是春秋後期在長江中下游崛起的兩個國家。在此之前,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共同依附楚國,是楚國的盟國。春秋中期,吳國通過兼併戰爭取得了大量土地,疆域不斷擴大,實力不斷增強,在大國爭霸的局勢中逐漸展露頭角並開始叛楚攻楚,以求中原爭霸。這時的越國較為弱小,在吳楚戰事頻繁時常常策應楚國、牽制吳國,成為吳之大患。吳國為了在中原爭霸中除掉後患,在柏舉之戰擊敗了楚國以後,開始發動吳越之間的戰爭。公元前497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越國允常之喪,率軍攻越。吳越兩軍在木攜李(今浙江嘉興西南)對陣時,越軍兩次用死士攻擊吳軍嚴整的陣勢,均未能奏效。最後越王勾踐驅使犯了死罪的囚徒,列為三行一起在吳軍陣前自殺,使吳軍軍心渙散,越軍乘其不意,突然發起攻擊,大敗吳軍,吳王受傷而死。

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即為。夫差按照其父“必母忘越”的遺囑,在伍子胥、伯嚭的輔助下,日夜加緊練兵,準備出兵攻越。越王勾踐也重用楚人文種、範籌,改革政治,增加國力。越王勾踐於即為後的第三年(前494年)春得到夫差準備攻越的消息後,在準備還不充分,兵力還不夠衝粗的情況下,決定先發制人,出兵攻吳。吳王夫差盡發吳國精兵,迎戰越軍於夫椒(今江蘇蘇州西南)。連由於吳軍實力較強,越軍戰敗。越軍損失巨大,最後只剩五千人,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吳軍乘勝追擊,把會稽包圍得水洩不通。在這危急存亡關頭,勾踐採納了範疇的建議,決定以屈求生。勾踐一面死戰,一面派文種去向吳王夫差求和,以美女、財寶疏通吳太宰伯嚭,要他勸說夫差允許越國作為吳的屬國存在下來,那時,勾踐願做吳王的臣僕,忠心侍奉吳王;不然,勾踐將“盡殺其妻子,燔(燒)其寶器,悉五千人觸站。”在伯嚭的勸說下,吳王夫差准許議和。吳軍撤軍回國。

越國戰敗後,越王勾踐將治理國家的大權交給文種,自己和範疇一道去吳國給夫差當奴僕,越國的王后也做了吳王夫差的女奴。勾踐為吳王駕車養馬,他的夫人為吳國打掃宮室。他們住在囚室,穢衣惡食,極盡屈辱而從不反抗。由於勾踐能卑事吳王,同時又賄賂伯嚭,最後,勾踐終於取得了吳王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國。

越王勾踐回國後,首先下了一道“罪已詔”,檢討自己與吳王結仇,使很多百姓在戰場上送命的失誤。他還親自去慰問受傷的平民,撫養陣亡者的遺族。他在坐臥的地方懸掛了苦膽,吃飯的時候也要先嚐嘗苦膽的滋味。他“身子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勾踐還針對越國戰敗,人口減少,財力耗盡的情況,制定了修養生息的政策以恢復國家的元氣。他明確規定:婦女懷孕臨產時,要報告官府,由官府派醫生去看護;生了男孩獎給二壺酒和一條狗;生女孩獎給二壺酒和一隻小豬。生三胞胎的由官府出錢請乳母,生雙胞胎由官府補貼糧食。凡死了嫡子的人家,免除三年勞役,死了庶子的,免除三個月勞役。由於改革內政,減輕刑罰、賦稅,提倡百姓開荒種地,越國在十年中沒有向人民徵收賦稅,百姓每家都有三年的糧食儲備。由於勾踐實行了一系列“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的政策,越國百姓親近他的感情,如對父母一般。對吳國,他繼續實行以退為進的戰略,麻痺腐蝕夫差。經常地送給夫差優厚的禮物,表示忠心臣服,以消除他對越國的戒備,助其嬌氣;同時又破壞吳國經濟,用高價售賣吳國的糧食,造成吳國糧食困難;他用離間之計使夫差對伯嚭偏聽偏信,對伍子胥更加疏遠,挑起其內部爭鬥。這些措施的實施,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敵人,為伺機滅吳奠定了基礎。

吳王夫差戰勝越國後,領土得到擴展,勢力日益強大,夫差也因勝而驕,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看不到勾踐決心滅吳的意圖。他奢侈淫樂,窮兵默武,急於以武力威脅齊、晉,稱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夫差聞齊景公已死,便決定出兵北上伐齊。吳軍擊敗齊軍於艾陵。公元前482年,夫差又越晉定公和各國諸侯七月七日到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夫差為了炫耀武力,元氣稱霸中原之夢,帶去了吳國三萬精銳部隊,只留下一些老弱的軍事同太子一起留守國內,夫差的空過遠征,給了越國以可乘之隙。越王勾踐在吳軍剛,離國北上時,就想出=出兵攻吳。範疇認為時機未到,他分析說,“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精兵從王,國中空虛,老弱在後,太子留守,兵始處境未遠,聞越擊其空虛,兵還不難也。”他勸勾踐暫緩出兵。數月之後,範疇估計吳軍已到黃池,便同意勾踐出兵。勾踐調集越軍四萬九千人兵分兩路,一路由範疇、後庸率,由海道入淮河,切斷北去吳軍的歸路;一路由大夫疇無餘、謳陽為先鋒,勾踐親率主力繼後,從吳國南面邊境吳直逼姑蘇。

五臺子友得知越軍趁虛出擊吳國,急忙率兵到泓上(今江蘇蘇州近郊)阻止越軍的進攻。太子友根據國內精銳部隊全部北上黃池的現實,決定採取的不與越軍交戰,堅守待援的策略,同時派人請夫差儘快回軍。然而,當越軍先鋒軍到達時,吳將王孫彌庸一眼望見了被越軍俘獲的他父親的“姑蔑旗”在空中招展,不由得怒火中燒,也得顧不得太子友堅守疲敵的主張了。他率領他的部署五千人出擊,打敗了越軍的先鋒部隊,俘虜了越大夫疇無餘、謳陽。首戰小勝,使吳將更加驕傲輕敵。不久,勾踐的主力到達,向吳軍發起了猛攻。越軍一舉擊敗吳軍,俘虜了太子友,進入吳國國都姑蘇。越軍繳獲了大批物資,取得了這場襲擊戰的勝利。

夫差在黃池正與晉定公爭做霸主,聽說越軍攻下姑蘇,太子被俘,恐怕影響霸業,就一連殺掉七個來報告情況的人,封鎖這一不利消息,並用武力威脅晉國讓步,勉強做了霸主。隨後夫差就急忙回軍。在回國耳朵途中,吳軍連連聽到太子被殺、國都被圍等一系列失利的消息,軍士完全喪失了鬥志。夫差感到現在回國立即反擊越國沒有必勝的把握,就在途中派伯嚭向越求和。勾踐和範疇估計自己的力量還不能馬上把吳國消滅,於是同意議和,撤兵回國了。

夫差回到吳國,本想馬上報復越國,但是吳國由於連年戰爭,生產遭到破壞,經濟消耗很大,國內又鬧災荒,因此,他感到一時還沒有實力對越實施報復。於是他宣佈“息民散兵”,企圖恢復力量,待機再舉。

文種見吳國開始致力於增強國內經濟實力,便覺得越國應抓住有利那個時機及時完成滅吳大業們如果等到吳國經濟實力得到恢復,那麼戰勝吳國將更加困難。於是文種向勾踐建議,應抓緊目前吳軍疲憊,國內防務鬆弛的機會再次攻吳。勾踐採納了他的建議,於公元前473年乘吳國大旱,倉廩空虛之時,準備大舉攻吳。

戰前,勾踐徵求並採納了群臣關於明賞罰、備戰具、嚴軍紀、演士卒等建議,做了充分的臨戰準備。為了爭取人民的支持,他以為果復仇為號召,鼓勵出征者奮力作戰,留鄉者專心生產,並規定獨子及體弱u病者免服兵役,兄弟二人以上的留一人在家奉養父母。出師攻吳時,又宣佈吳王夫差的罪狀,號召吳國人民反對夫差。

這年三月,越軍進軍到笠澤(蘇州南面,與吳淞江平行的一條江)。吳國也發兵迎擊,兩軍夾江對峙。越國把軍隊分為左右兩翼,勾踐親率六千精兵為中軍。黃昏時,勾踐命左右二軍分別隱蔽在江中;半夜時,二軍鳴鼓吶喊,進行佯攻。夫差誤為越軍兩路渡江進攻,連夜分兵兩翼迎戰,勾踐率主力偃旗息鼓,潛行渡江,出其不意地從吳軍兩路中間的薄弱部位展開進攻。吳軍大敗。越軍乘勝猛追,再戰於沒(今蘇州南),三站於郊(今蘇州郊區)。越軍三戰三捷,佔領了所到之地,使吳國軍事力量土崩瓦解,改變了吳強越弱的形式。

吳軍笠澤戰敗後,退而固守姑蘇。姑蘇城堅,越軍一時未能攻下。勾踐才去長期圍困戰略,使吳軍在二年後終於勢窮力竭。這時,越軍再次發起強攻,打進姑蘇城。夫差率殘部逃到姑蘇臺上,又被越軍包圍。他派人向勾踐求和,但越國君臣滅吳之心已定。夫差在無望之中自殺而死。越國終於取得了吳、越之戰的最後勝利。

越國作為一個較弱小的國家,能戰勝實力強大的吳國,首先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越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改革政治,爭取了民眾的支持。勾踐在會稽戰敗後,指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同時,勾踐以復仇雪恥為號召,激發民眾積極參與滅吳戰爭,這正順應了越國人民要求擺脫處於吳國臣屬地位的願望,因而獲得了越國人民的支持。其次,在戰略上,面對強敵,越國能夠避其鋒芒,制定以退為進、休養生息的政策,以保存自己的實力,增強國力,為最終戰勝強敵作好充分的準備;同時,針對吳國君臣的弱點,採取“利而誘之”、“強而避之”、“親而離之”等策略,使吳王夫差妄自尊大,放鬆警惕,窮兵默武,削弱了自己的實力。最後,越國在襲擊吳國條件成熟時,才去了乘虛搗襲的作戰方針,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吳軍以致命的打擊,最終戰勝了吳軍,取得了滅吳之戰的勝利。

從越軍最站戰勝、消滅吳國的全過程中可見,越國用以戰勝敵國的許多政策都與《孫子兵法•始計篇》所述的思想相符合,因此,我們說越滅吳之戰,正式孫子軍事思想合理性與正確性的極好佐證

【作者申明:本文為葉仲錄原創,任何人員和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帖、分享、流轉和使用,否則均被視為侵權。】。

葉仲錄簡歷:

葉仲錄,男,1947年出生於陝西,2002年定居深圳。中國核工業技校講師,註冊監理工程師,新媒體制作任。目前出版的主要著作:《都市 愛情密碼》城市青春詩歌集,花城出版社出版;《都市打工妹日記》都市女性小說,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老師,您好!》青春校園成長詩歌集,海天出版社出版。《監理工程師》長篇懸疑小說,中國文史出版社。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同時為微信號)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第;七章:

  《孫子兵法之二》 二、 作 戰 篇

【原 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①,馳車千駟②,革車千乘③,帶甲④十萬,千里饋糧○5,則內外⑥之費,賓客之用⑦,膠漆之材⑧,車甲之奉⑨,日費千金○10,然後十萬之師舉○11矣。

其用戰也貴勝○12,久則鈍兵挫○13銳,攻城則力屈○14,久暴師則國用不足○15。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16,則諸侯乘其弊而起○17,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18。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19。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20。故不盡知○21用兵之害○22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23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24,糧不三載○25;取用於國○26,因糧於故○27,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28,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29,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30。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31。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33,破車罷馬○34,甲冑矢弩○35,戟楯蔽櫓○36,丘牛大車○37,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38。食敵一鍾○39,當吾二十鍾;芑稈一石○40,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41;取敵之利者,貨也○42。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43,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44,車雜而乘之○45,卒善而養之○46,是謂勝敵而益強○47。

故兵貴勝○48,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49,生民之司命○50,國家安危之主也○51。


【注 釋】

①用兵之法:法,規律、法則。 ②馳車千駟:戰車千輛。馳,奔、驅的意思,馳車即快輕便的戰車;駟、原指一車套四馬,這裡作量詞,千駟即千輛戰車。 ③革車千乘:用於運載糧草和軍需物資的輜重車千輛。革車,用皮革縫製的蓬車,是古代重型兵車,主要用於運載糧秣、軍械等軍需物資。乘,輛。 ④帶甲:穿戴盔甲的士兵,此處泛指軍隊。 ⑤千里饋糧:饋,饋送、供應。意為跋涉千里輾轉運動糧食。 ⑥內外:內,指後方;外,指軍隊所在地,即前方。 ⑦賓客之用:指與各諸侯國使節往來耳朵費用。 ⑧膠漆之材:通常製作和維修弓矢等軍用器械的物資材料。 ⑨車甲之奉:泛指武器裝備的保養、補充開銷。車架,車輛、盔甲。奉,同“俸”,指費用。 ○10日費千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財力。金,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一金為一鎰(二十兩或二十四兩),千金即千鎰,泛指開支巨大。 ○11舉:出動。 ○12其用戰也勝:勝,取勝,這裡作速勝解。意謂在戰爭耗費巨大的情況下用兵打仗,就要求做到速決速勝。 ○13久則鈍兵挫銳:言用兵曠日持久就會造成軍隊疲憊,銳氣挫傷。鈍,疲憊、睏乏的意思。挫,挫傷。銳,銳氣。 ○14力屈:力量耗盡。屈,竭盡、窮盡。 ○15久暴則國用不足:長久陳師於外就會給國家經濟造成困難。暴,同“爆”(pu鋪),露在日光下,中文指在外作戰。國用,國家的開支。○16屈力殫貨:殫枯竭。貨,財貨,此處指經濟。此言力量耗盡經濟枯竭。 ○17諸侯乘其弊而起:其它諸侯國便會利用這種危機前來進攻。弊,疲睏,此處作危機解。 ○18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意謂即便有智慧超群的人,也將無法挽回既成的敗局。後,後事,此處指敗局。 ○19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拙,笨拙,不巧。速,迅速取勝。巧,工巧,巧妙。此句言用兵打仗寧肯指揮笨拙而求速勝,而沒見過未求指揮巧妙而使戰爭長期拖延的。 ○20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長期用兵而有利國家的情況,從未曾有過。 ○21不盡知:不完全瞭解。 ○22害:危害,害處。 ○23利:利益,好處。 ○24役不再籍:役,兵役。籍,本義為名冊,此處用作動詞,即登記、徵集。再,二次。意即不二次從國內徵集兵員。 ○25糧不三載:三。多次。載,運送。即不多次從本國運送軍糧。 ○26取用於國:指武器裝備等從國內取用。 ○27因糧於敵:因,依靠、憑籍。糧草給養依靠在敵國就地解決。 ○28國之貧於師者遠輸:之,虛詞,無實義。師,指軍隊。遠輸,遠道運輸。此句意為國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導致貧困,是由於軍糧的遠道運輸。 ○29近於師者貴賣:近,臨近。貴賣,指物價飛漲。意為臨近軍隊駐紮點地區的物價會飛漲。 ○30急於兵役:急,在這裡有加重之意。丘役,軍賦,古代按丘為單位徵集軍賦,一丘為一百二十八家。 ○31中原內虛於家:中原,此處指國中。此句意為國內百姓之家因遠道運輸而變得貧困、空虛。 ○32去:耗去、損失。 ○33公家之費:公家,國家。費,費用,開銷。 ○34破車罷馬:罷,同“疲”。罷馬,疲憊不堪的馬匹。 ○35甲冑矢駑:甲,護身鎧甲。胄,頭盔。矢,箭。駑,弩機,一種依靠機械力量射箭的弓。 ○36戟楯蔽櫓:戟,古代戈、矛功能合一的兵器。楯,同“盾”,盾牌,用於作戰時防身。蔽櫓,用於攻城的大盾牌。甲冑矢駑、戟楯蔽櫓,是對當時攻防兵器與裝備的泛指。 ○37丘牛大車:丘牛,從丘役中徵集來的牛。大車,指載運錙重的牛車。 ○38智將務食於地:智將,明智的將領。 ○39鍾:古代的容量單位,每鍾六十四鬥。 ○40忌稈一石:忌稈,泛指馬、牛等牲畜的飼料。石,古代的容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41殺敵者,怒也:怒,激勵士氣。言軍隊英勇殺敵,關鍵在於激勵部隊的士氣。 ○42取敵之利者,貨也:利,財物。貨,財貨,此處指財貨獎賞的意思。句意為若要使軍隊勇於奪取敵人的財物,就要先依靠財物獎賞。 ○43已上:已,同“以”,“已上”,即“以上”。 ○44更其旌旗:更,更換。此句意為在繳獲的敵方車輛上更換上我軍的旗幟。 ○45車雜而乘之:雜,摻雜、混合。乘,駕、使用。意為將繳獲的敵方戰車和我方車輛摻雜在一起,用於作戰。 ○46卒善而養之:卒,俘虜、降卒。言優待被俘的敵軍士兵,使之為己所用。 ○47是謂勝敵而益強:這就是說在戰勝敵人的同時使自己更加強大。 ○48貴:重在,貴在。 ○49知兵之將:知,認識,瞭解。指深刻理解用兵之法的優秀將帥。 ○50生民之司命:生民,泛指一般民眾。司命,星名,傳說主宰生死,此處引申為命運的主宰。 ○51國家安危之主:國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主,主宰之意。


【譯 文】

孫子說:凡興師打仗的通常規律是,要動用輕型戰車千輛,軍隊十萬,同時還要越境千里運送軍糧。前方後方的經費,款待列國使節的費用,維修器材的消耗,車輛兵甲的開銷,每天能耗資巨大,然後十萬大軍才能出動。

用這樣大規模的軍隊作戰,就要求速勝。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銳氣受挫。攻打城池,會使得兵力耗竭;軍隊長期在外作戰,會使國家財力不繼。如果軍隊疲憊、銳氣挫傷、實力耗盡、國家經濟枯竭,那麼諸侯列國就會乘此危機發兵進攻,那時候即使有足智多謀的人,也無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軍事上,只聽說過指揮雖挫但求速勝的情況,而沒有見過為講究指揮工巧而追求曠日持久的現象。戰事久拖不決而對國家有利的情形,從來不曾有過。所以不完全瞭解用兵弊端的人,也就無法真正理解用兵的益處。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兵員不再次徵集,糧草不多回運送。武器裝備由國內提供,糧草給養在敵國補充,這樣,軍隊的糧草供給就充足了。

國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導致貧困,就是由於遠道運輸。軍隊遠征,遠道運輸,就會使百姓陷於貧困,臨近駐軍的地區物價必定飛漲,物價飛漲,就會使得百姓之家資財枯竭。財產枯竭就必然導致加重賦役。力量耗盡,財富枯竭,國內便家家內虛。百姓的財產將會耗去十分之七,國家的財產,也會由於車輛的損壞,馬匹的疲敝,盔甲、箭弩、戟盾、大櫓的製作和補充以及丘牛大車的徵調,而消耗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將帥總是務求在敵國解決糧草的供給回題。消耗敵國的一鍾糧食,等同於從本國運送二十鍾。消耗敵國的一石草料,相當於從本國運送二十石。

要使軍隊英勇殺敵,就應激發士兵同仇敵的士氣;要想奪取敵人的軍需物資,就必須藉助於物資獎勵。所以,在車站中,凡是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就必須藉助於物資獎勵。所以,在車戰中,凡是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就獎賞最先奪得戰車的人,並且換上我軍的旗幟,混合編入自己的戰車行列。對於敵俘,要優待和保證供給。這就是說愈是戰勝敵人,自己也就愈是強大。

因此,用兵打仗貴在速戰速決,而不宜曠日持久。

懂得用兵之道的將帥,是民眾生死的掌握者,是國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戰 例】

北魏與大夏統萬城之戰,發生於我國曆史上東晉十六國時期。當時,我國南方為東晉政權統治,而北方則出現了眾多的由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以及漢族建立的獨立割據政權。北魏與大夏便是這些眾多的割據政權中的兩個少數民族政權。在這些割據政權中,北威由於能夠接受漢族的先進技術與文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因而逐漸強大起來。北魏在將自己的勢力向南方發展、推進的同時,也開始著手統一北方。發生於公元427年的北魏與大夏國統萬城之戰就是北魏為統一北方而發動的。在這次戰爭中,鮮卑族北魏主拓跋燾(音稻)對於孫子“兵貴勝,不貴久”的作戰思想有較深刻地理解,面對所要攻打的統萬城,作戰指揮果斷靈活,避免了陷入曠日持久、進退兩難的境地,較好地完成了這次攻堅戰,推動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統一的進程。

大夏國建立於公元407年。當時,北方已有南燕、後燕、北燕、北涼、北魏、後秦等獨立的割據政權。夏主赫連勃勃是匈奴族人,在建夏之前,曾經投奔後秦的高平公破多羅沒弈於(鮮卑族),謀得後秦驍騎將軍的官職,並被沒弈於招為女婿。後來,赫連勃勃以在高平打獵為由,陰謀襲殺了岳父,將其領地及手下併為自己的勢力,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大夏國。赫連勃勃建國後,沒有將高平作為自己的根據地,而是以流動襲擊的辦法蠶食後秦疆土,不斷擴大了自己的統治範圍。不久,東晉劉裕滅了後秦,赫連勃勃趁勢佔領了後秦嶺北鎮戍郡,奪取了長安,在較強的軍事力量支持下,其統治得到了鞏固與發展,成為北魏的勁敵,阻礙著北魏對西北地區的統一。

赫連勃勃在其統治得到鞏固,疆土逐漸擴大的基礎上,決定將其國都定在統萬城(在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公元413年,赫連勃勃徵發嶺北胡漢各族人民十萬人築都統萬城。他驅使人們用蒸熟的土築城,築城後他用鐵錐刺土,如果刺進一寸,就殺掉築城的人。在他的暴力與高壓下,統萬城築城後非常堅固,其“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廣十步,宮牆五仞,其堅可以礪(磨)刀斧”。赫連勃勃妄圖以此堅城抵禦外族侵略,延續其殘暴的統治。

北魏政權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於公元386年,那時,後燕是當時黃河流域最強大的國家,北魏則處於後燕勢力的包圍之中,北魏通過與後燕的多次艱苦作戰,削弱了後燕的勢力,使自己逐漸強大起來。北魏統治者注意軍事與生產雙管齊下,穩定其統治範圍內的農業經濟,吸取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生產知識,重用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因而發展成為一個較強大的政權。公元396年,北魏攻佔了後燕重鎮晉陽、常山、信都、中山,給後燕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不久,後燕滅亡,北魏開始進一步實施其統一北方的計劃。公元428年八月,夏主赫連勃勃病死,諸子爭位,互相攻戰。次年,赫連昌爭取到王位繼承權,但大夏內部矛盾更為尖銳,北魏便乘此機會發動了滅夏之戰。

公元426年九月,北魏主拓跋燾命大將奚斤率兵五萬,攻夏之蒲坂(今山西永濟西),進襲關中、長安(今陝西西安);自己親率騎兵兩萬出平城(魏都,今山西大同市),渡黃河襲擊統萬城。夏主赫連昌率軍迎擊,戰敗退回城內固守。魏軍分兵四掠,驅牛馬十餘萬,擄夏居民萬餘而歸,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戰略進攻。

北魏政權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於公元386年,那時,後燕是當時黃河流域最強大的國家,北魏則處於後燕勢力的包圍之中,北魏通過與後燕的多次艱苦作戰,削弱了後燕的勢力,使自己逐漸強大起來。北魏統治者注意軍事與生產雙管齊下,穩定其統治範圍內的農業經濟,吸取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生產知識,重用漢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因而發展成為一個較強大的政權。公元396年,北魏攻佔了後燕重鎮晉陽、常山、信都、中山,給後燕以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不久,後燕滅亡,北魏開始進一步實施其統一北方的計劃。公元428年八月,夏主赫連勃勃病死,諸子爭位,互相攻戰。次年,赫連昌爭取到王位繼承權,但大夏內部矛盾更為尖銳,北魏便乘此機會發動了滅夏之戰。

公元426年九月,北魏主拓跋燾命大將奚斤率兵五萬,攻夏之蒲坂(今山西永濟西),進襲關中、長安(今陝西西安);自己親率騎兵兩萬出平城(魏都,今山西大同市),渡黃河襲擊統萬城。夏主赫連昌率軍迎擊,戰敗退回城內固守。魏軍分兵四掠,驅牛馬十餘萬,擄夏居民萬餘而歸,進行了一次試探性的戰略進攻。

這年十二月,魏軍南路奚斤率軍奪取了長安。次年正月,赫連昌派其弟赫連定領兵二萬南下,企圖奪回長安,恢復關中。兩軍相持在長安附近。魏主拓跋燾乘夏軍兵力被牽制在關中的有利時機,決定動用十萬大軍再次襲擊統萬城。5月,拓跋燾率軍西進,以三萬騎兵為前驅,三萬步兵為後繼,三萬步兵運送攻城器具。北魏軍從君子津渡過黃河,至拔鄰山(今內蒙杭錦旗境內)築城休整。原附屬於夏的今內蒙南部與陝北地區各遊牧民族首領紛紛降於北魏。這時,北魏主拓跋燾改變步、騎兵齊進的原進軍計劃,決定率輕騎三萬以最快速度直抵統萬城,然後誘敵出戰,將敵人消滅。對這一決定,拓跋燾部下有所不解,他們認為統萬城堅固,敵軍必定固守城內,三萬騎兵先驅到達不足以攻破堅城,最好還是等步兵到達後,帶上攻城戰具,再行攻打。拓跋燾解釋說:“用兵攻城,在軍事上是下策,是不得已才用的。現在若等步兵、攻具齊備,再去攻城,敵軍見我勢眾,必然據城固守,不敢出戰,我軍攻城不下,曠日持久,食盡兵疲,外無所掠,反而會形成進退兩難之勢。因此不如現在以輕騎決戰,以爭取速勝,還因為我軍離家二千餘里,又隔黃河,糧草運輸困難。以現有的三萬騎兵攻城雖不足,而決戰則有餘。”拓跋燾說服了部下,遂督軍前進。

六月,魏軍至統萬城。拓跋燾將大部隊隱蔽在城北山丘深谷中,以少數兵力至城下挑戰。夏軍堅守不與北魏軍決戰。這時,夏軍一將領狄子玉前來投降魏軍,並洩露夏軍的作戰意圖,夏主赫連昌已派人調赫連定回援,赫連定認為統萬城非常堅固,魏不可能一下攻克,因此他打算戰敗奚斤於長安後,再回援統萬城,到時內外夾擊北魏軍,將魏軍一舉殲滅。因此,夏主赫連昌採取了固守待援的方針。

恰巧,此時魏軍中有一犯罪的士兵出逃至夏軍內,告訴夏軍說:“魏軍糧盡,輜重在後,步兵亦未到,宜速擊之。”赫連昌聽了此話,深信不疑。於是他親率步騎三萬出城迎戰。拓跋燾見敵軍出迎,喜不自禁。為誘夏軍深入並助長其驕氣,魏軍向西北方向佯作退卻。夏軍出城追擊北魏軍。這時,天氣突變,驟然颳起東南大風,飛沙滿天,雨隨風至,赫連昌之軍利於順風追擊,便趁勢猛攻魏軍,形勢對魏軍很不利。但拓跋燾堅定地指揮作戰。他除派兵正面迎擊敵軍外,又將騎兵分為左右兩隊,繞道截斷夏軍後路,從背後順風向夏軍反突擊,將不利變為有利。激戰中,拓跋燾身先士卒,雖身中飛箭,仍帶傷奮勇殺敵。在魏軍的前後夾擊、拼死力戰下,夏軍被殺一萬餘人,赫連昌來不及回城,率殘部逃往上邽(今甘肅天水市)。北魏軍乘勝攻下統萬城。赫連定卻沒能攻下長安,他聽說統萬城失守,也退逃至上邽。北魏軍取得了統萬城之戰的最後勝利。

不久,北魏軍進軍上邽,夏國滅亡。

在北魏與大夏的統萬城之戰中,我們不難看到在古代不僅僅是漢族的軍事統帥將孫子的軍事思想作為指揮作戰、克敵制勝的指導,而且,受到漢民族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將領也對其十分推崇。我們從拓跋燾對於攻打堅城的弊端的認識中,從拓跋燾為儘量避免自己軍隊屯兵堅城而不下、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而作出的決策中,都能夠清楚地看出這種情形。正是因為拓跋燾對於長途奔襲敵國的弊端有所認識,因此他採取了誘敵出城的策略,抓出了敵人援軍未到的有利時機,以速戰取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既避免了攻堅戰,又避免了受到敵軍的內外夾擊,可以說是運用孫子《作戰篇》指導思想克敵制勝的成功範例。

反觀夏軍之失敗,其主要原因固然是因為其本身奴隸制政權及其恐怖統治的不得人心,軍事、經濟實力弱於北魏,但僅就其軍事統帥而言,赫連昌指揮作戰的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在北魏軍第一次越過黃河襲擊統萬城之後,夏軍仍沒有注意加強黃河天險一帶的戰略防禦,反而分散兵力去攻打長安,使北魏有了發動襲擊統萬城的間隙;在北魏軍逼近統萬城之時,赫連昌沒有認真分析出城速戰之利弊,聽信誑語,中了北魏軍誘敵之計,臨時改變以逸待勞、固守待援的作戰計劃,出城輕率迎戰,結果造成兵敗城破、喪師滅國的遺恨。其教訓是值得後代兵家深思。

【作者申明:本文為葉仲錄原創,任何人員和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帖、分享、流轉和使用,否則均被視為侵權。】

葉仲錄簡歷:

葉仲錄,男,1947年出生於陝西,2002年定居深圳。中國核工業技校講師,註冊監理工程師,新媒體制作人。目前出版的主要著作:《都市 愛情密碼》城市青春詩歌集,花城出版社出版;《都市打工妹日記》都市女性小說,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老師,您好!》青春校園成長詩歌集,海天出版社出版。《監理工程師》長篇懸疑小說,中國文史出版社。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同時為微信號)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第;八章:

  《孫子兵法之三》

三、 謀 攻 篇

【原 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①;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②。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③;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④。

故上兵伐謀⑤,其次伐交⑥,其次伐兵氣,其下攻城。攻城之法⑧,為不得已⑨。修櫓轒轀○10,具器械○11,三月而後戒,距闉○12,又三月而後已○13。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14,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15,此攻○16之災也。

坆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17,拔人之城而非攻也○18,毀人之國而非久也○19,必以全爭於天下○20,故兵不頓而利可全○21,此謀攻之法也○22。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23,五則攻之,倍則分之○24,敵則能戰之○25,少則能逃之○26,不若則能避之○27。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28。

夫將者,國之輔也○29,輔周則國必強○30,輔隙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32: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為謂之進○33,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34。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35,則軍士惑矣○36。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37,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38。

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39;上下同欲者勝○40;以虞待不虞者勝○41;將能而君不御者勝○42。此五者,知勝之道也○43。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44;不知彼而知已,一勝一負○45;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注 釋】

①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完整。國,春秋時,主要指都城,或者還包括外城及周圍的地區。破,攻破,擊破。此句言以實力為後盾,迫使地方城邑完整地降服為上策,而通過戰爭交鋒,攻破地方城邑則稍差一些。 ②軍、旅、卒、伍:春秋時軍隊編制單位。12500人為軍,500人為旅,100人為卒,5人為伍。 ③非善之善者也:不是好中最好的。 ④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此句說不戰而使敵人屈服,才能說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⑤上兵伐謀:上兵,下乘用兵之法。伐,進攻、攻打。謀,謀略。伐謀,以謀略攻敵贏得勝利。此句意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謀略戰勝敵人。 ⑥其次伐交:交,交合,此處指外交。伐交,即進行外交鬥爭以爭取主動。當時的外交鬥爭,主要表現為運用外交手段瓦解敵國的聯盟,擴大、鞏固自己的盟國,孤立敵人,迫使其屈服。 ○7伐兵:通過軍隊間交鋒一決勝負。兵,軍隊。 ⑧攻城之法:法,辦法,做法。 ⑨為不得已:言實出無奈為之。 ○10修櫓轒轀:製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輪大車。修作、建造。櫓,藤革等材料製成的大盾牌。轒轀,攻城用的四輪大車,用桃木製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納兵士十餘人。 ○11具器械:具,準備。意為準備共械用的各種器械。 ○12距闉(yin):距,通“具”,準備;闉,通“堙”(yin),土山。為攻城作準備而堆積的土山。 ○13又三月而後已:已、完成、竣工之意。 ○14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勝,剋制、制服。忿,忿懣、惱怒。蟻附之,指驅使士兵象螞蟻一般爬梯攻城。 ○15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士。士卒,殺士三分之一,即使三分之一的士卒被殺。拔,攻佔城邑或軍事據點。 ○16攻:此處指攻城。 ○17屈人之兵而非戰:言不採用直接交戰的辦法而迫使敵人屈服。 ○18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意為奪取敵人的城池而不靠硬攻的辦法。 ○19毀人之國而非久也:非久,不是曠日持久。指滅亡敵人之國毋需曠日持久。 ○20必以全爭於天下:全,即上言“全國”、“全軍”、“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為一定要根據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 ○21故兵不頓而利可全:頓,同“鈍”,指疲憊、挫折。利,利益。全,保全、萬全。 ○22此謀攻之法也:這就是以謀略勝敵的最高標準。法,標準、準則。 ○23十則圍之:兵力十倍於敵就包圍敵人。 ○24倍則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優勢。 ○25敵則能戰之:敵,指兵力相等,勢均力敵。能,乃、則的意思。此處與則何用,以加重語氣。此句言如果敵我力量相當,則當敢於抗擊、對峙。 ○26少則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逃跑躲避。 ○27不若則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實際力量不如敵人。 ○28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小敵,弱小的軍隊。之,助詞。堅,堅定,強硬,此處指固守硬拼。打的,強大的敵軍。擒,捉拿,此處指俘虜。弱小的部隊堅持硬拼,就會被強大的敵人所俘虜。 ○29國之輔也:國,指國君。輔,原意為輔木,這裡引申為輔助、助手。 ○30輔周則國必強:言輔助周密、相依無間國家就強盛。周,周密。 ○31輔隙則國必弱:輔助有缺陷則國家必弱。隙,縫隙,此處指有缺陷、不周全。 ○32君之所以患于軍者三:君,國君。患,危害。意為國君危害軍隊行動的情況有三個方面。 ○33謂之進:謂,使的意思,即“使(命令)之進。” ○34是謂縻軍:這叫做束縛軍隊。縻,束縛,羈縻。 ○35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不瞭解軍事而干預軍隊的政令。三軍:泛指軍隊。春秋時一些大的諸侯國設三軍,有的為上、中、下三軍,有的為左、中、右三軍。同,此處是參與、干預的意思。政、政務,這裡專指軍隊的行政事務。 ○36軍士惑矣:軍士,指軍隊的吏卒。惑,迷惑、困惑, ○37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不知軍隊行動的權變靈活性質,而直接干預軍隊的指揮。權,權變,機動。任,指揮、統率。 ○38是謂亂軍引勝:亂軍,擾亂軍隊。引,失去之意。此言自亂軍隊,失去了勝機。 ○39識眾寡之用者勝:能善於根據雙方兵力對比情況而採取正確戰法,就能取勝。眾寡,指兵力多少。 ○40上下同欲者勝:上下同心協力的能夠獲勝。同欲,意願一致,指齊心協力。 ○41以虞待不虞者勝:自己有準備對付沒有準備之敵則能得勝。虞,有準備。 ○42將能而君不御者勝: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的能夠獲勝。能,有才能。御,願意為駕御,這裡指牽制、制約。 ○43知勝之道也:認識、把握勝利的規律。道,規律、方法。○44殆:危險、失敗。殆(dai)。○45一勝一負:即勝負各半,指沒有必勝的把握。

【譯 文】

孫子說:一般的戰爭指導法則是:使敵人舉國降服為上策,而擊破敵國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軍完整地降服為上策,而擊潰敵人的軍隊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旅完整地降服為上策,而打垮敵人的旅就略遜一籌;使敵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用武力打垮它就次一籌;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潰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並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經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這才算是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用謀略戰勝敵人,其次是挫敗敵人的外交聯盟, 再次就是直接與敵人交戰,擊敗敵人的軍隊,下策就是攻打敵人的城池。選擇攻城的做法實在於不得已。製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輪大車,準備攻城的器械,費時數個月才能完成而構築用於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費幾個月才能完工。如果主將難以剋制憤怒與焦躁的情緒而被迫驅使士卒像螞蟻一樣去爬梯攻城,結果士卒損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卻未能攻克,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

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戰,攻佔敵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強攻,毀滅敵人的國家而不尺靠久戰。一定要用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這樣既不使自己的軍隊疲憊受挫,又能取得圓滿的、全面的勝利。這就是以謀略勝敵的標準。

因此,用兵的原則是,擁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擁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擁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設法分散敵人,兵力與敵相等就要努力抗擊敵人,兵力少於敵人就要退卻,兵力弱於敵人就要避免決戰。所以,弱小的軍隊如果一直堅守硬拼,就勢必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將帥是國君的助手,輔助周密,國家就一定強盛,輔助有缺陷,國家就一定衰弱。

國君危害軍事行動的情況有三種;不瞭解軍隊不能呢個前進而硬使軍隊前進,不瞭解軍隊不能後退而硬使軍隊後退,這叫做束縛軍隊;不瞭解軍隊的內部事務,而去幹預軍隊的行政,就會使得將士迷惑;不懂得軍事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幹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得將士產生疑慮。軍隊既迷惑又心存疑慮,那麼諸侯列國乘機進犯的災難也就隨之降臨了。這叫做自亂其軍,自取覆亡。

預知勝利的情況有五種: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夠勝利;瞭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夠勝利;全軍上下意願一致的,能夠勝利;將帥有才能而國君不加掣肘的,能夠勝利。凡此五條,就是預知勝利的方法。

所以說:既瞭解敵人,又瞭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任何危險;雖不瞭解敵人,但是瞭解自己,那麼有時會勝利,有時會失敗;既布瞭解敵人,又不瞭解自己,那麼每次用兵都會有危險。

【戰 例】

晉楚城濮之戰

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晉、楚二個諸侯國爭霸中原的一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之初,楚國的實力強於晉國,而且楚國有許多盟國,聲勢浩大。城濮之戰以楚國出兵攻宋,宋成公派人來晉求救為引子展開。但宋國並不靠近晉國,遠道救宋,必須經過楚國的盟國曹、衛,形勢於晉不利。可是,晉軍制訂了正確的戰略戰術,運用謀略爭取了齊、秦二個大國的援助,取得了“伐交”、“伐謀”方面的優勢,最終擊敗了楚軍,爭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城濮之戰中晉軍的勝利,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中“戰勝策”的印證,晉軍的取勝,不勝在實力,而勝在謀略。

春秋時期,地處江漢之間的楚國日益強盛,它控制了西南和東面的許多小國和部落。在楚文王時期,楚國開始北上向黃河流域發展,攻佔了申(今河南南陽北)、息(今河南息縣西南)、鄧(今河南漯河市東南)等地,並使蔡國屈服。楚成王時期,齊國崛起,齊恆公稱霸中原,楚國難以再向北擴張。齊恆公死後,齊國內亂,霸業衰落,這時楚國乘勢向黃河流域擴展,控制了魯、宋、鄭、陳、蔡、許、曹、衛等小國。公元前638年,楚國在泓水之戰中打敗了宋囊公,開始向中原發展,期望成就霸業。

正當楚國圖謀中原稱霸之時,在今天的山西西南的晉國也逐漸強盛起來。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晉公子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為,稱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實施一些改革出措施和外交活動,逐步具備了爭奪中原霸權的強大實力。

早在晉文公即位的那年,周囊公遭到他兄弟叔帶勾結狄人的攻擊,王位被奪,文公及時抓住了這個尊王的好機會,平定了周室的內亂,護送周囊公回到洛邑。囊王以文公勤王有功,便賜以陽樊、溫(今河南溫縣西)、原(今河南濟源西北)等地。晉文公遂命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經營這一對爭霸中原有戰略意義的地區。由於晉文公抓住了“尊王”這塊招牌,在諸侯中的地位大為提高。晉國勢力的迅速發展,引起了楚國的不安。楚國急於想阻止晉國的進一步向南發展,而晉國想要奪取中原霸權,就非同楚國較量不可。因此,晉、楚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起來。

公元前634年,魯國因和莒、衛兩國結盟,幾次遭到齊國的進攻,便向楚國請求援助。而宋國因在泓水之戰中被楚國擊敗,囊公受傷而死,不甘心對楚國屈服,看到晉文公即位後晉國實力日增,也就轉而投靠晉國。楚國為了保持其中原的優勢地位,便出兵攻打齊、宋,並藉以制止晉國的向南擴展。晉國也正好利用這一機會,以救宋為名,出兵中原。這樣,晉楚兩國的軍事交鋒便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領楚、鄭、陳、蔡多國軍隊進攻宋國,圍困宋都商丘;宋國的司馬公孫固到晉國告急求援。於是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如何救宋。大夫先軫力勸晉文公出兵救宋,他認為,救宋既能夠“取威定霸”,又報答了以前晉文公流亡到宋國時,宋軍贈送車馬的恩惠。但是宋國不靠近晉國,勞師遠征救宋,必須經過楚國的盟國曹、衛;而且楚軍實力強大,正面交鋒也恐怕難以取勝。晉國的狐偃針對這一情況,建議晉文公先攻曹、衛兩國,那時楚國必定移兵相救,那樣宋之圍便可解除。晉文公採納了這一建議。儘管如此,晉國感到真這個的敵人是楚,要對付如此強大的敵人,必須進行較充分的準備。晉國按照大國的標準,擴充了軍隊,任命了一批比較優秀的貴族官吏出任軍隊的將領。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晉文公於公元前632年1月,將軍隊集中在晉國和衛國的邊境上,藉口當年曹共公侮辱過他,要求假道衛國進攻曹國,遭到衛國拒絕,晉文公迅速把軍隊調回,繞道從現河南汲縣南黃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搗衛境,先後攻佔了五鹿及衛都楚丘,佔領了整個衛地。晉軍接著又向曹國發起了攻擊,三月間,攻克了曹國都城陶丘(今山東定陶),俘虜了曹國國君曹共公。

晉軍攻打曹、衛兩國,但楚軍卻依然全力圍攻宋都商丘,宋國又派門尹般向晉告急求救。晉文公開始感到左右為難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國國力力不支,一定會降楚絕晉;出兵吧,自己兵力單薄,沒有必勝的把握,何況直接與楚發生衝突,會背忘恩負義之名。(當初流亡路過楚國時,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僅留他住幾個月,最後還派人護送他到秦國。)這時,先軫分析了楚與秦、齊兩國的矛盾,建議讓宋國表面上同晉國疏遠,然後由宋國出面,送一份厚禮給齊、秦兩國,由他們去請求楚軍撤兵,晉國則把曹、衛本是結盟的,看到曹、衛的土地贈送給宋國一部分。楚國同曹、衛本是結盟的,看到曹、衛的土地為宋所佔,必定會拒絕齊、秦的勸解。這樣楚國就將觸怒齊、秦,他們就會站在晉國一邊,出兵與楚國作戰。晉文公對此計十分讚賞,且馬上施行。楚國果然上當中計,拒絕了秦、齊的調停。而齊、秦見楚國不聽勸解,大為惱怒,便出兵助晉。齊、秦的加盟,使晉、楚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楚成王看到齊、秦與晉聯合,形勢不利,就令楚軍從前線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軍出武關襲擊它的後方。同時命令戍守的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離齊國,命令尹子玉將楚軍主力撤出宋國。子玉對楚成王迴避晉軍很不滿意,他對成王說:“你過去對晉侯那麼好,他明明知道曹、衛是楚的盟國,與楚關係密切,而故意去攻打它,這是看不起你。”楚成王說:“晉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遇到很多困難,而最後終於能夠回國取得君位,他嚐盡艱難,充分了解民情,這是上帝給他的機會,我們是打不贏他的。”但是子玉卻驕傲自負,聽不進楚成王的勸告,仍要求楚王允許他與晉軍決戰,並請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強同意了他的請求,但不肯給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於是,子玉以元帥身份向陳、蔡、許、鄭四路諸侯發出命令,相約共同起兵。他的兒子也帶了六百家兵相隨。子玉自率中軍,以陳、蔡二路兵將為右軍,許、鄭二路兵將為左軍,風馳雨聚,直向晉軍撲去。

子玉逼近晉軍後,為了尋求決戰的藉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晉軍提出了一個“休戰”的條件:晉軍必須撤出曹、衛,讓曹、衛復國,楚軍則解除對宋都的圍困,從宋國撤軍。中軍元帥先軫提出一個將計就計的對策,以曹、衛與楚國絕交為前提,私下答應讓曹、衛復國;同時,扣押楚國的使者,以激怒子玉來戰。晉文公採納了他的計策。子玉得知曹、衛判己,使者又被扣,便惱羞成怒,倚仗著楚國的優勢兵力,貿然帶兵撲向晉軍尋求決戰。

晉文公見楚軍來勢兇猛,就命令晉軍後撤,以避開它的鋒芒。有些將領不理解文公的意圖,問文公:“我以前在楚的時候曾對楚王說過,如果晉楚萬一發生了戰爭,我一定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諾言的。”實際上,晉軍的“退避三舍”,是晉文公圖謀戰勝楚國的重要方略。晉軍“退避三舍”(九十里)後,推倒了衛國的城濮,這裡距離晉國比較近,後勤補給、供應方便,又便於齊、秦、宋各國軍隊會合;在客觀上,“退避三舍”也能起到麻痺楚國、爭取輿論同情、誘敵深入、激發晉軍士氣等多重作用,將晉軍的不利因素變為了有利因素,為奪取決戰奠定了基礎。

晉軍退到城濮停了下來。這時,齊、秦、宋各國的軍隊也陸續到達城濮和晉軍會師。晉文公檢閱了軍隊,認為可以與楚軍決戰。這時,楚軍追了九十里也到達城濮,選擇了有利的地形紮下營,隨後就派使者向晉文公挑戰。晉文公很有禮貌地拍了晉使回覆子玉說:“晉侯只因不敢忘記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這裡,既然這樣仍得不到大夫(指子玉)的諒解,那也只好決戰一場了。”於是雙方約定了開戰的時間。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晉楚兩軍決戰開始。晉軍針對楚軍中軍強大,左右翼軍薄弱的部署特點,和楚軍統帥子玉驕傲輕敵、不諳虛實的弱點,發起了有針對性的攻擊。晉下軍佐將胥臣把駕車的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軍中戰鬥力最差的右軍——陳、蔡軍進攻,陳、蔡遭到這一突然而奇異的進攻,驚慌失措,棄陣逃跑,楚右翼就這樣迅速崩潰了。

晉軍同時也把進攻的矛頭指向楚左軍。晉上軍主將狐毛在指揮車上故意豎起兩面鑲有綵帶的大旗,非常醒目,遠遠就可望見。狐毛和許、鄭聯軍一接觸,就故意敗下陣來。在逃跑時,在車的時候拖了很多樹枝,樹枝颳起的塵土,遮天蔽日,給在高處觀陣的子玉造成了錯覺,以為晉軍潰不成軍了,於是急令左翼部隊奮勇追殺。晉中軍元帥先軫等見楚軍已被誘至,便指揮中軍橫擊楚軍,晉上軍主將狐毛回軍夾擊左右兩翼軍都已失敗,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軍,退出戰場。城濮之戰最終以晉勝楚敗而告終。

晉在城濮之戰的勝利,首先在於晉國君、臣能夠準確分析交戰之初的客觀形勢及利弊,制定出了先勝弱敵、避免過早與楚正面交鋒、爭取齊、秦二國支持的謀略。隨後,在決戰之時,晉軍敢於先退一步,避開楚軍的鋒芒,以爭取政治、軍事上的主動,靈活地選擇主攻方向,先攻敵人的薄弱環節,各個擊破,因而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縱觀城濮之戰的整個過程,我們不能不得出這樣的結論:克敵制勝的上策在於以謀略戰勝敵人。

燭之武退秦師

公元前630年,晉國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戰勝楚國之後,已在諸侯中贏得了霸主地位。這一年,晉文公因記得鄭國在城濮之戰曾加盟楚國,出兵參戰與他為敵的新仇,加之他曾在流亡時期經過鄭國而沒受到鄭君的禮遇的舊恨,於是極為惱怒,聯合了秦穆公進攻鄭國。

鄭國是一個小國,在秦、晉兩個大國的軍隊兵臨城下的危急時刻,鄭國國君鄭文公連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對策。文官武將們一致認為,以鄭國的實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晉兩國軍隊的聯合進攻的,最好的方法是派出使者,從秦晉二國的關係上做文章,曉之以利弊,說服秦國退兵。這樣,晉國便孤掌難鳴,自然可能會停止對鄭國的進攻了。

鄭文公採納了這一退兵方略,決定派出富有外交經驗,善於辭令的大臣燭之武前去說服秦國退兵。

當時,秦國的軍隊駐紮在城東,晉軍駐紮在城西。當夜,鄭國守城的官兵用繩子系在燭之武的腰上,將他送下城後,直奔秦軍營前,要求見秦穆公,便開門見山地對秦穆公說:“秦、晉二國的軍隊包圍了鄭國,鄭國知道他即將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秦國有好處的話,我就不用來見穆公您了。”接著,燭之武從晉、秦、鄭三國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滅鄭對秦、晉之利弊。他接著說:“您知道,我們鄭國在東,秦國在西,中間隔著晉國。鄭國滅亡以後,秦國能越國晉國的國土來佔領鄭國嗎?我們的疆土將只能被晉國佔領。秦晉兩國本來力量相當,勢均力敵。如果晉國得到了鄭國的土地,它的實力就會比現在更強大,對貴國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將來只會反受其害。況且,晉國的言而無信您難道忘了嗎?當年晉惠公逃到梁國,請求穆公您的幫助,答應在事成之後以黃河以外的五座城作為酬謝。於是您幫助他回國做了國君,晉惠公回國後不僅賴掉了這些許諾,而且修築城牆準備與秦對抗。現在晉國天天擴軍備戰,其野心根本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他們今天滅了鄭國,往東面擴大了自己的疆土,難保明天不會向西邊的秦國擴張。您如果肯解除對鄭國的包圍,我們鄭國將於秦國結好。今後,貴國使者經過鄭國的時候,我們一定盡主人之道,好好招待貴賓。這對你們有何危害呢?”

燭之武的一番話,講得有理有據,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識到滅鄭確實是與己無利了。於是秦穆公答應立即撤兵,並且和鄭國訂立了盟約。秦國軍隊悄悄地班師回國了,還留下了杞子等三將軍帶領兩千親兵,幫助鄭國守城。

晉文公見秦穆公不辭而別,非常氣憤,無奈於孤掌難鳴,於是也偃旗息鼓,撤軍回國了。

在《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孫子提出奪取勝利的兩種策略,一種是不戰而勝的策略,即“不戰而屈人之兵”;另一種是戰勝略,即通過交戰奪取勝利。《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不戰而勝的戰例。燭之武之所以能順利地說服了秦穆公退兵,關鍵在於抓住了滅鄭對秦、晉的利害關係。燭之武通過他的分析,讓秦國看到了滅鄭於秦不僅無利,而且有害;同時,燭之武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指出晉國言而無信,謀求霸權,貪得無厭,是不可合作、共事的,從而破壞了秦、晉的聯盟。燭之武在論說滅鄭之害時,始終從秦國的立場出發,處處為秦設想,以事實為依據,把秦、晉聯合滅鄭的害處分析得十分透徹,終於使得秦穆公撤兵回國。由於鄭國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成功地實施了“伐交”策略,因而取得了使秦、晉兩國不戰自退的效果,解除了滅國之危。

【作者申明:本文為葉仲錄原創,任何人員和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帖、分享、流轉和使用,否則均被視為侵權。】

葉仲錄簡歷:

葉仲錄,男,1947年出生於陝西,2002年定居深圳。中國核工業技校講師,註冊監理工程師,新媒體制作人。目前出版的主要著作:《都市 愛情密碼》城市青春詩歌集,花城出版社出版;《都市打工妹日記》都市女性小說,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老師,您好!》青春校園成長詩歌集,海天出版社出版。《監理工程師》長篇懸疑小說,中國文史出版社。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同時為微信號)

 

推薦月讀: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葉仲錄《孫子》註釋及典型戰例分析「連載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