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路上的雲開庭

“兩位當事人,審判庭,你們的信號一切正常嗎?”

“一切正常。”

“好,現在我宣佈:原告黃某某與被告人王某某離婚糾紛一案現在開庭!”

民事審判庭庭長黃斯範與法官助理在德保法院幫扶點東凌鎮的鄉村公路旁,正通過微信群的視頻通話進行庭審。

原來,本案的原告黃女士這是第二次起訴離婚。第一次起訴,因無法提供被告王先生正確的聯繫方式與有效地址,應訴材料無法送達,黃女士無奈撤訴。這一次起訴,法院終於成功向被告王先生送達應訴材料,並確定了開庭時間。開庭當天,法院卻接到了重要的緊急扶貧任務,為了不影響扶貧工作,同時確保案件的順利開庭,主辦人黃法官決定通過微信群的視頻通話開庭審理。於是,出現了開頭的一幕。

本次庭審,書記員、家事調解員、原被告等各方訴訟參與人,建立微信群,通過微信視頻“面對面”開庭。在黃斯範法官的主持下,庭審嚴格按照民事案件審理程序進行審理,整個庭審過程畫面流暢、聲音清晰、程序規範,有效的保障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扶貧路上的雲開庭


扶貧路上的雲開庭


以微信視頻開庭的方式審理案件在德保法院並非首次。一直以來,德保法院積極推進“互聯網+”審判模式,運用網絡和先進通訊技術,通過微信視頻審理案件,提升審判工作效率,減輕了當事人訴累,讓當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司法的便捷與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