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為什麼開庭不發言?

(文章首發原創,抄襲必究)

律師為什麼開庭不發言?

與同事閒聊,說起有一些新手律師(年輕律師)開庭不敢發言的事,頗有感觸。庭下思路清晰,分析有理有據,頭頭是道,一到開庭就不知怎麼說,不會說了,甚至面對法官、當事人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

庭審緊張症!即便是做了多年非訴訟法律事務的律師,如果偶然開庭也難免吧。

記得獨立出庭的第一個案件,是一起簡單交通事故糾紛,代理原告出租車司機一方,對方車輛是軍車,負全責。開庭時被告方來了五個軍人,身材挺拔,器宇軒昂,莊嚴肅穆!與對方對視的一瞬間,我頓時有種壓迫感,好強大的氣場!腦海裡只浮現出一個詞“氣勢洶洶”!自己的情緒立馬變得緊張、慌亂。本是想著陳述事實的,卻在緊張中直接讀了訴狀。好在對方沒有充分理由辯駁。法庭調查開始後,調整心態,沉浸在庭審中,陳述各項訴訟請求的依據、計算方式,賠償額度等情況時,已經恢復常態。

律師為什麼開庭不發言?

這個官司贏得沒有懸念。當然,也奠定了以後代理案件的不緊張基礎。

有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大學畢業後到企業工作,也是第一次獨立出庭沒有經驗,不敢說話,結果就被調到其他業務部門,再也沒有機會接觸本專業。

作為法學類專業的學生,一般會有到公、檢、法、司、律所實習的機會,在學校也會有模擬法庭類的活動。這些均屬於專業訓練的一部分,到過法院、檢察院實習的,對於庭審程序應該是比較熟悉的,畢業後從事律師工作,角色轉換,在法庭上座位的不同,對於新手確實會影響心態,只是仍然需要一個磨練的過程,包括庭審經驗,敘事,爭議焦點的把握,證據材料的組織、質證等;甚至有時法官的態度、對方當事人的叫囂、胡攪蠻纏,對方代理人不按常理出牌,某些突發狀況的出現……都有可能完全打亂之前的準備與條理。所以,開庭審理,不管多簡單的案件,總有其關鍵點,做到快速應變、臨危不亂並始終圍繞中心點不被其他人帶跑,確實需要功力。

開庭時的發言,不是說給己方當事人聽的,不是己方當事人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是說給對方當事人或者代理人聽的(調解除外),而是說給法官聽的。足以影響法官判斷的語言,不一定多麼慷慨激昂、言辭激烈,滔滔不絕,也不一定事事處處與對方作對,指責對方的不是;只要抓住爭議焦點,條理清晰,有理有據,用最簡潔的語言說得法官能明白,在內心認同你的論證就夠了。

律師為什麼開庭不發言?

但是一些當事人總會對開庭時能說、說得多的律師更欣賞。豈不知言多語失的道理麼?

我代理的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原告最終以被告方公司支付279萬多元勝訴,訴訟請求只有7000元未獲得支持。但還是對我說,覺得沒能出口氣。因為對方律師很強勢,咄咄逼人、口若懸河,言辭犀利。最後我問他到底出氣重要,還是勝訴更重要,他也明白道理;而且通過一年半的訴訟,他最終明白當時我不斷追著他查找、提供證據材料,組織嚴謹的證據鏈和舉證質證意見,讓對方沒有翻身之力有多麼重要!這個案子的證據材料足足讓我在結案時留存了五本厚厚的卷宗,對方律師每次開庭也是拉著行李箱去的。但是,雙方律師開庭所說的話,卻不以多少定勝負。

為什麼大家在讀武俠小說時會認同那些內力深厚,不見出招或者輕描淡寫一招制敵,是大家風範、武林高手,因此讚賞有加;而對於庭審辯論,卻耿耿於懷你的代理律師說話少呢?殊不知,殺人於無形才是最高境界!即便對方出招險惡,招數眾多,讓人眼花繚亂,但卻沒有一招擊中要害,是不是隻能算是花架子呢?如果有哪位律師不著痕跡地一句話對法官的判斷起到決定性影響作用,能贏了官司,作為同行,我都想頂禮膜拜了!

開庭不發言的律師是不對的,但少發言不意味著你的律師水平差,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每一次庭審,其實不管法官、對方當事人、對方律師,都有可能給你挖坑,語言的陷阱,無時無刻不在,小心應對,謹言慎行,把握住庭審的點滴細節,始終圍繞案件的中心點,沉著應對,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