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開庭、法官與八旬原告用紙筆交流…這是一次怎樣的庭審?

故事是這樣的……


原告李某(化名)是一位84歲的老人,行動不便且有聽力障礙,常年獨居,平日是保姆照顧其飲食起居。而就是這樣一位頤養天年的老人在2019年將其老同事的兒子劉某、孫女劉小某起訴到昆明市盤龍區人民法院。

老人為什麼要將

老同事的家人告上法庭呢?

原來,在2018年的時候,劉某二人找到了母親的老同事李某並聲稱,因為劉某開車撞了人,需要七十多萬元賠償傷者,希望李某能夠幫幫他們,借他們一些錢。

得知此事後的李某十分同情他們,並想起了患有老年痴呆且生活不易的老同事,於是將自己的定期存款七萬元借給了劉某二人。

一年過去了

劉某二人

再也沒有出現在

這位善良的老人面前

老人七萬元的借款

就這樣沒了蹤影……

這時

捍衛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人

給了老人一個暖暖的擁抱!

無奈之下,老人將該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訴至法院。隨後,該案由聯盟法庭徐莎莎法官團隊進行辦理。

本案原定於2020年2月10日開庭審理,但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老人要求對本案延期審理。

轉眼間

延期審理的日子快到了

......

“法官,老人家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生病,出行很困難,無法到庭參加庭審,這怎麼辦呀?” 保姆顏大姐焦急地說。


考慮到老人家的實際困難,法官決定“上門開庭”。


經聯繫顏大姐,確定老人身體健康情況可以開庭後,承辦法官、兩名人民陪審員、書記員帶好一應材料,做好安全防護,前往老人家中。


兩個多小時庭審

每分每秒

都見證了

法律的嚴謹、規範

彰顯了

司法工作者的柔情、溫暖


到老人家後,承辦法官依法進行案件審理。由於老人聽力存在障礙,整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主要靠書寫進行。

上門開庭、法官與八旬原告用紙筆交流…這是一次怎樣的庭審?

法官向老人耐心地核實案件情況、核對證據原件

上門開庭、法官與八旬原告用紙筆交流…這是一次怎樣的庭審?

庭審結束後,書記員細心指導老人核對筆錄


本案將擇期宣判。


盤法人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

在情、理、法的統一中

讓更多的人看到司法之威嚴

感受到司法的人文關懷之美!


來源:盤龍區人民法院

編輯:王銀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