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章,無為非不為,為而有功,如何正確對待它?

《道德經》第二章,無為非不為,為而有功,如何正確對待它?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惡己。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美,醜的觀念就產生了,都知道了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就形成了。有和無相互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接連相隨。

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造作事端;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引述

老子認為形而上的道時獨立不改,永恆存在的,而現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變動的。這裡以美與醜、善與惡說明一切事物的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都是在相對的關係中產生的。而相對的關係時經常變動的,因此一切事物及其稱謂、概念與價值判斷,也是在不斷變動之中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說明一切事物在相反關係中,顯現相成的作用,他們互相對立而又相互依賴,相互補充。

人世間,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認為設定的,其間充滿了主觀的執著的判斷,因此引起無休止的言辯紛爭。有道的人卻不恣意行事,不撥弄是非,超越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以“無為”處事,行“不言”之教。

這裡所謂的聖人指的時首先覺悟的人,懂得道的人。聖人的行事,遵循自然的規律而不強作妄為。天地間,萬物自有其自在自由之狀態,各呈其態,聖人的作用僅僅是在旁輔助而已,任憑各自的生命開展其豐富的內涵。

在一個社會中,老子要人們發揮創造的動力,而不可伸展佔有的衝動,“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正是這個意思。“生”、“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創造,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眾的事業。“生”和“為”即是順著自然的狀態去發揮人類的努力,然而人類的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據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要消解一己的佔有衝動。人類社會爭端的根源,就在於人人擴張一己的佔有慾,因而老子極力發揚“有而不居”的精神。

這一章的前半段,論述的是萬事萬物是相對的、變動的,這是樸素的辯證法,世間並無永恆的、絕對的概念和價值,只有無法言說的“道”是永恆的。那麼有覺悟的人就不要去執著於這些虛無的主觀概念,而要順應道的本質,去創造、去生成,所以這裡看出,老子的“無為”只是不要妄為,違反“道”去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被概念、表象所迷惑。既然這樣,有所作為、有所成績也就沒有必要非要佔為己有,引起世間紛爭。但老子這美好的理想在功利的形而下的人世間卻是太難太難了。當今事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每個人都為了名和利掙來搶去,身在其中,身不由己。如果老子的理想實現了,天下也就大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