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今年的年景不好,看這次突發的新冠疫情就知道了,雖然各地都已陸續開放復工,但大家都知道,那是因為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再不復工,民生問題就要大於疫情問題了,而口罩啥時候能摘,沒人敢說這話,官方的說法是,疫情今後可能就是常態化了,而它帶來的影響,恐怕還僅僅是初顯。

疫情之後,專家預言的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呢,一些商家已經開始報復性漲價了,海底撈、西貝莜麵村、喜茶等網紅品牌爭相調價,後在消費者的輿論質疑聲中不得不認錯,把菜品售價又調整回來了。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西貝的老總賈國龍在道歉信中表示,漲價的時機不對,我們也很難。疫情之下的生活,誰不難呢?西貝在疫情期間就哭過窮,說再不開張2萬多名員工的工資就開不出來了,然後浦發銀行給它輸了1.2億的血。

要知道,很多消費者也是揹著銀行的房貸過日子的,疫情期間,一些人無法復工沒有收入,但房貸卻一分也不能減的,商家可以找銀行借錢,可以求房東減租,還可以關幾家門店回血,老百姓除了自保,誰管你呢?所以說,商家想靠老百姓的報復性消費填補自己虧錢的坑,恐怕是一廂情願了,不管漲不漲價,實際上很多人都消費不起了。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1.疫情復工後,我卻丟了工作。小唐是我認識的銷售員,小唐業務嫻熟,為人熱情,之所以買他們家的東西,還是因為小唐的為人,給我介紹得很細緻,好在哪,不好在哪都說得一清二楚,完全是從消費者角度著想的。我加了小唐的微信,年終歲尾,看到他在朋友圈裡曬獎金,被公司評為最佳銷售員。

春節之後,商家開工了,他給我回微信,說把我這單售後安裝的工作交給別的同事了,他因為家在外地,還被隔離著回不來,不得已只能辭掉工作不幹了。對銷售來說,沒有業績就沒有收入,現在他一點收入來源也沒有了。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2.房貸和網課,成了壓倒我的最後稻草。朋友老杜,中年辭職創業,吃了不少苦,這幾年也算混得風生水起了,成了人人羨慕的富裕階層。疫情之前,他進軍餐飲業,把這幾年賺到的錢全部投了兩家連鎖店,本打算春節黃金檔賺上一筆,沒成想攤上了疫情。整整一個季度沒開張,裝修、房租、人工等前期投入一分錢沒收回來,之前新換的三百來平的大平層房子貸了很多款,本來每月兩萬多的還款很輕鬆的,現在倒成了越勒越緊的枷鎖。

還有個讓他沒想到的問題是孩子不能上學在家上網課,當初給孩子報的都是高檔次的補習班,改網課後學費蹭蹭往上漲,以往這都不算事兒的事卻成了給老杜火上澆油的燙手山芋。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3.本來喜歡網購和叫外賣的我,節制消費後成了極簡主義者。喜歡豆瓣的網友大都知道,豆瓣上有各式各樣的小組,志趣相投的人會找到感興趣的小組參與活動。其中有個叫“用利息生活”的小組,顧名思義,就是努力攢錢,再通過理財等方法,用賺到的利息生活,國外管這種降低消費慾望,過“摳門”生活的人叫極簡主義者。管省錢的方法叫斷舍離。

網友蘋果就是我在這個小組裡認識的省錢達人。蘋果告訴我,她之前也是個瘋狂的剁手黨,雙“十一”經常買到入不敷出,三十好幾的人了,雖然月薪過萬,還要經常靠爸媽資助過饑荒。疫情發生後,她不得不宅在家裡,這倒客觀控制了她出門購物的習慣,同時因為快遞不通,也斷了她網購的念想,沒地方花錢的她居然省出了兩萬多塊錢。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疫情期間,很多人都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究竟想到什麼樣的生活。對有錢人來說,沒有必要用消費來抬高自己的身價,除非他只是個粗俗的有錢人,而對普通人來說,衝動性消費只能是給商家捐智商稅,每個商家都希望消費者成為傻白甜,但消費之後你又從中得到了什麼呢?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疫情之中,宅在家裡讀書學習的人多了,出門應酬的人少了;自己做飯注重養生的人多了,點垃圾外賣的人少了;和家人呆在一起陪孩子陪父母的人多了,熱衷無效社交的人少了……

很多人發現,一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可以不買,一些可見不可見的人可以不見,一些可開可不開的會可以不開,一些可加班可不加班的工作可以不用急著做完。

這個世界上,除了口罩非買不可,自己的命非保不可,似乎沒有什麼是必須、一定要做的事,這個單位有你沒你都一樣轉,你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曾經辜負的美好時光,和那些愛你的人。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前幾天,著名主持人塗磊辭掉《愛情保衛戰》的工作迴歸家庭,提前履行送孩子上下學的“五年之約”,就讓人十分感慨,真的,錢和工作都沒有夠的時候,能夠基本滿足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就行了,適時回到家中陪伴家人,體會天倫之樂,不就是我們奮鬥的初衷嗎?塗磊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導師。

與其為商家消費充值,不如用愛為家充值,那個心疼你,愛你的人,根本不會在意你有沒有錢給她買奢侈品包包,能不能帶她去吃大餐,她在乎的是你能不能陪在她身邊。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疫情之後明白了,真正懂生活的,是自己時常嘲笑只知攢錢,不會享受生活的父母大人。他們那代人經歷了太多的災難和饑荒,吃了太多沒錢沒糧的苦,所以才會把日子過得十分節儉。也正因為父母的勤儉持家,我們做子女的才能在父母的蔭庇下不受屈的長大成人,一些人直到成年還得依靠父母買婚房結婚,生了孩子還要父母補貼奶粉錢、學費錢。

疫情一來,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自己住的,連方便麵都快吃不上了。學到父母持家過日子經驗的,生活過得有條不紊,不聽老人言寅吃卯糧的,都快還不起信用卡、花唄了,欠了一屁股債的人,哪有什麼報復性消費啊,明明是消費在報復你。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聽父母的話沒錯,寒冬來臨,還是捂緊自己的錢包渡難吧!

疫情之後會出現報復性消費?為商家試水,不如捂緊錢袋過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