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从地图上看,埃塞俄比亚面向红海和印度洋的部分基本被厄立特里亚、吉布提和索马里包围,显然这是一个地道的内陆国。吉布提和索马里在历史上同埃塞俄比亚没有太大瓜葛,但厄立特里亚却曾经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埃塞原本有约1350公里长的海岸线。那么为什么厄立特里亚如今变成了一个独立国家,而埃塞俄比亚的剩余部分却只能“望洋兴叹”呢?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埃塞俄比亚人口大约1.05亿,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即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国。当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还在一口锅里吃饭时,沿海部分可以为内陆地区引入方便的海运和蓬勃的贸易,而内陆则可以为沿海提供广阔的内需市场,然而原本相得益彰的地缘形态却在1993年5月24日这天瓦解,从此埃塞原有的上千公里海岸线全部清零,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历史追溯到公元1世纪左右,地图上出现一个名为“阿克苏姆王国”的地区强权横跨红海两岸。该王国的西半部分控制着今天的厄立特里亚,东半部分盘踞在阿拉伯半岛沿岸,由于扼守着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阿克苏姆王国的海上贸易极为发达。不过随着阿拉伯半岛的本土势力逐渐崛起,阿克苏姆的东半部分沦陷,此后王国的核心区域向西转移至红海西岸的厄立特里亚和内陆的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便是近代埃塞俄比亚帝国的雏形。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以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不甘落后的意大利也想在非洲分一杯羹,而其目标正是地处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公元1889年,意军入侵埃塞俄比亚,尽管没有实现兼并埃塞全境的目标,但却割据了对方全部的沿海地区,随后意大利将这部分命名为“厄立特里亚”。此后埃塞俄比亚皇室控制内陆高原,意大利殖民者控制沿海厄立特里亚的格局便固定下来,不过对于意大利而言,他们想鲸吞整个埃塞;而对于埃塞俄比亚而言,“收复故土”则是其毕生的心愿。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显然这样的格局不可能长久维持,1895年双方再度爆发战争,但这次落后的埃塞俄比亚军队却在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带领下重创意大利侵略军,战后双方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亚的斯亚贝巴为埃塞俄比亚首都),意大利尊重埃塞俄比亚的主权独立地位,同时赔偿1000万里拉。表面上看,埃塞俄比亚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事实上却没能将胜利转化为实际成果,因为厄立特里亚仍旧处在意大利控制之下。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与此同时,由于沿海与内陆长期的分离,二者在社会形态和文化认同上也逐渐疏离,接受过先进制度和技术的厄立特里亚越来越看不上落后的内陆地区。二战爆发后,墨索里尼誓言要雪洗1895年之耻,于是在1935年意军再度入侵埃塞俄比亚。而这一次意大利带来了包括飞机、重炮和毒气在内的所有现代化武器,最终埃塞俄比亚全境沦陷,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海外。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不过仅仅六年之后,埃塞便在盟军的帮助下重新复国,而失去了意大利的介入,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微妙了。埃塞俄比亚希望全面掌控厄立特里亚,这样不仅能够为遭受战争创伤的内陆补血,也能够借助于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海外贸易。可惜长期受西方社会思想熏陶的厄立特里亚不愿回到过去,他们更愿意建立不受埃塞俄比亚控制的自治机构。双方别扭地生活了很多年,终于在1988年3月爆发全面内战。

五年之后的1993年,厄立特里亚举行全民公投,结果超过九成以上的居民赞成独立,自此厄立特里亚独立使得埃塞俄比亚永远失去接触大海的机会。厄立特里亚成为一个新的国家,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50公里。

埃塞俄比亚原有1350公里海岸线,为何成了内陆国?

图-埃塞俄比亚人

然而分家并没有使厄立特里亚的状况变得更好,由于失去了1亿人口的内需市场,厄立特里亚的经济形势一落千丈,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