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燕歸巢,山東的這場“家宴”很走心

《“歸雁”回鄉簽下近400億元大單》,文中有這樣一處細節,讓人印象深刻。

“歸雁”為何如此青睞故鄉?在牡丹園合作項目談判後期,雙方就合同細節產生了一些分歧。當時賽石園林總裁帶著團隊到菏澤,進行再次磋商。菏澤市副市長高榮國把與牡丹園項目相關的所有部門負責人、法務人員召集在一起,說:“今天這個問題不解決,誰都不準回去。人家團隊大老遠坐飛機轉汽車輾轉至凌晨4點才到,今天必須一次性解決所有爭議條款。”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雙方提出各自觀點與解決辦法,法務連夜審核規範內容,第二天一早就簽訂了合作協議。

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12個小時的磋商,連夜審核規範內容……這場“家宴”辦得及時、解餓,並且分量十足,誠意滿滿。

這場頗為走心的“家宴”,也獲得“歸燕”點贊。“這件事讓我看到了菏澤發展的雄心壯志,感受到了菏澤騰飛的希望!”

讓家燕歸巢,唯鄉情與夢想不可辜負。菏澤的做法,不僅讓“歸燕”感受到了濃濃的鄉情,更讓他們看到了成就夢想的希望。

招攬本土人才返鄉創業,構築吸引人才的“強磁場”,在全國各地早已成為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手段,力度之大、方式之多,讓人眼花繚亂。話說回來,讓家燕歸巢,首先得把誠意放在前頭。否則,再濃的鄉愁,也喚不回遠飛的家燕。

在2018年4月,山東就出臺《關於做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意見》。這一山東人才政策升級版,從人才工程、引才用才機制、人才培養開發模式、創新創業載體、人才生態環境、組織領導等7個方面提出了20條突破性措施,含金量高、針對性強、支持力度大,又被稱為“人才新政20條”。其中明確提出,實施“齊魯英才匯聚計劃”,通過鄉情感召、政策吸引,吸引更多山東籍人才回魯創新創業。

省級層面有了頂層設計,各地迅速跟進。比如,在省城濟南,繼“人才新政30條”“高校20條”等政策之後,濟南於9月2日出臺《關於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在這一堪稱濟南史上最大力度的人才新政中提到,濟南市繪製“齊魯英才”地圖,動態掌握山東籍、濟南籍優秀人才在全球全國分佈情況。加強與重點高校合作,組織開展“重點高校山東籍畢業生濟南專場對接會”。

讓家燕歸巢,山東的這場“家宴”很走心


各地的引才政策,可謂花開遍地。當然,山東各市風土人情各有特點,在為“歸燕”準備的特色菜譜中,自然也各有千秋。

在《61名廣饒籍大學生假期回鄉“任職”》中,廣饒縣為即將展翅高飛的“雛燕”提供了這樣一份家宴:61名廣饒籍在校大學生暑假回到家鄉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分別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等不同的崗位近距離感受家鄉變化。

文中這樣寫道:“廣饒縣每年考出本科生大概3000多人,而每年回廣饒就業的不足1/4。”廣饒團縣委書記齊莉莉說,為引導在外大學畢業生回鄉就業,為全縣“招才引智”工作做好儲備,也為在校大學生提前適應社會打好基礎,廣饒縣策劃組織了這次活動。

瞧瞧,對於這些潛在的引進人才,廣饒縣已經下好了先手棋,為高校學生量身定製了這次活動,同時也解決了平時聯繫少的問題,給鄉情這一關鍵因素加了分。

據瞭解,廣饒縣的情況在全省並不是個案。數據顯示,山東已經是人才淨流出省份。提前佈局,超前謀劃,通過鄉情這根紐帶,將各類人才聯繫在一起,又經由實地考察,打破信息不對稱,讓各類人才刷新對於家鄉的認識,增強對家鄉發展的信心,這樣的做法不失為家宴中的一道好菜。

梳理發現,針對高校畢業生這一人才群體,廣饒“家宴”的做法並非“只此一家”。

在濱州,當地充分利用大數據,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形式,將濱籍優秀青年學子1.5萬餘人錄入數據系統,越來越多的人才信息還在不斷彙集中。在這些青年學子接下來的求學期間,濱州將通過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線上線下交流溝通平臺、大學生返鄉實習就業創業平臺和特殊需求柔性服務平臺,與他們保持溝通,精準對接家鄉人才需求,吸引他們回鄉就業創業。

當然,“家宴”的味道中,永遠少不了濃濃的幸福感。

讓家燕歸巢,山東的這場“家宴”很走心


9月11日刊發了《10多個外地媳婦和外地女婿落戶耿店村——“棚二代”夫婦返鄉務農更具幸福感》的報道,文章這樣寫道,“在劉百祥看來,如今在耿店村種大棚不僅收入提高了,還能天天陪在妻子、孩子身邊,是件十分幸福的事。”

讓家燕歸巢,一場豐盛的“家宴”必不可少,而讓“歸燕”期待的或許就是這場“家宴”能否既解了鄉愁,又圓了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