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會好好說話


我真的不會好好說話

關於說話這件事,是絕大多數人苦惱的問題之一。自古以來,父母都教育孩子要少說話,“訥於言而敏於行”,因為他們認為禍從口出,言多必失。但是先前為熟悉人組成的“鄉村社會”,而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儼然變成了一個大量陌生人集聚的現代社會。可以說,“好好說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必備能力,是當今社會一個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但“好好說話”真的不容易,同一種話語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有時候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說話真的是一件“技術活”。為此,我多方打探、四處尋找,終於覓得一本《好好說話》。


我的一位好朋友,大學同學兼老鄉,是《奇葩說》節目的忠實粉絲,黃執中更是她最崇拜的男人之一。經交流,她推薦我好好讀讀《好好說話》。2020年4月15日,我收到了我好朋友贈送的黃執中親筆簽名的《好好說話》珍藏本。我迫不及待,十多天看完,獲益頗豐,故今特提取其精華與您分享,共同享受說話之奇術。


《好好說話》是馬東出品,馬薇薇、黃執中、周玄毅等著作的關於說話方法與技巧之本,副標題為“新鮮有趣的話術精進技巧”。這本著作由“讀書會發起人”樊登、“中國比特幣首富”李笑來作序,蔡康永、高曉松、羅振宇誠摯推薦。


不善於說話的原因不是嘴巴出了問題,而是思考出了問題,語言就是思考的全部。不會好好說話,歸根到底是因為拎不清狀況。那我們該如何分析狀況呢?一個最明確的指標是“權力關係”,它決定了現實的語際關係,決定了各類場景下說話的基本原則。這裡的“權力”不是勾心鬥角的宮心計,更不是國家的強制力,而是語言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形勢關係。好的語言,既能自己獲得權力也能賦予對方權力,互相產生信任,彼此受到鼓勵。


這本書把說話分成了5大模塊,分別為溝通、說服、談判、演講和辯論。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一定在任何場景都能把這5種能力融會貫通地使用。


1、溝通:權力的流動

溝通偏重“理解”,其目的是要學會體會別人的角色,照顧別人的訴求,這就需要讓權力流動起來,消除既定的權力格局,協調轉向避免衝撞,營造暢所欲言的語境。

很多人以為,溝通就是“講道理”,其實能溝通的遠遠不止道理,情緒反而才是溝通要處理的主要內容。情緒溝通,是要在溝通中察覺到自己正處於什麼樣的情緒、勇於面對自己所處的情緒,並知道如何釋放自己的情緒。

場景:情侶之間或夫妻之間會因為生活中各種小事喋喋不休,這時候如果男士只講道理,只會讓爭吵的局面火上澆油,因為女士除了第一句話在說事實之外,後面說的所有話語基本上都是在驗證“你還愛不愛我”或“你還有沒有以前那麼貼心”等等。


2、說服:權力在他方

說服偏重“改變”,它是將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植入對方心中,讓對方按照我們的預設來想問題,並且得出我們想要的結論。說服的要義,是時刻警醒“權力在對方”,以勸導方式讓對方自行生產出我們所要的論點。

場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三藏屢次冤枉。從表面上看,唐三藏是不相信孫悟空的專業水平,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立場和想問題的方向不同。孫悟空的職責是打妖怪、護送師傅西天取經,可是唐三藏是十世修行的金蟬子,其目的是要普度眾生,萬一他錯殺一個,他的修行就泡湯了。孫悟空要是站在唐三藏的立場上說,“師傅,我知道您是怕我萬一看走眼亂殺無辜,但是您想想,萬一我們放走了吃人的妖精,那周邊的老百姓可要遭殃了,到時候在佛祖面前要怎麼交代啊”,師傅就算不消氣,也至少不會念緊箍咒了。


3、談判:權力在雙方

談判偏重“協調”,也就是在雙方合作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合則兩利、鬥則兩敗的雙方,通過博弈創造彼此的籌碼,建立雙方的信任,在可衝突、能衝突的情況下去選擇合作,避免零和博弈,並且儘量實現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面臨“砍價”。但砍價要想成功,需要完美演繹“掀桌策略”。第一步,表達意願,長時間瞭解所購之物細節之處,增加對方的預期;第二步,說出你沒有最終的拍板權,身後還有一個人決定是否成交;第三步,等條件成熟了果斷“掀桌”。

場景:假如你在商場看見一塊手錶,非常喜歡,想購買,你就可以這樣說:第一步:這塊手錶高端、大氣、上檔次,我非常喜歡。這塊手錶是出自哪裡?什麼材質啊?有什麼功能呢?有什麼特別之處嗎......半個多小時過去。第二步:這塊手錶,我真的非常喜歡,但也太貴了,要是我買回家非得跪搓衣板不可......第三步:瞭解相關情況之後,可以砍價,對方不讓步或讓步少,果斷“掀桌”。但如果你真的非常喜歡又不能降價的,你也可以說“跪就跪吧,也不是沒跪過”,讓自己有臺階可下。


4、演講:權力的形成

演講偏重“表現”,其目的是能夠自在、得體、有邏輯地向中立聽眾系統地、不受干擾地進行陳述,但在演講的過程中須注意:關鍵信息多重複、難懂地方要留白、複雜概念要解釋。

在演講的時候,緊張是要越過的第一道關卡。其實只要自己不緊張,沒人會去關注你的緊張。在我們工作中出了差錯,坦蕩地面對錯誤也是最好的方式。

場景:湖南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何炅在一個頒獎典禮上,主辦方本來設計了一個高大上的觸屏電腦,讓嘉賓點擊電腦屏幕來讀獲獎名單,電腦突然死機了,嘉賓就在臺上一臉茫然,何炅一句話就帶過去了,“其實除了最炫的高科技設備,我們也準備了最原始的手段”,然後通過原來拆信封的方式順利完成了整個頒獎典禮。


5、辯論:權力在他方

論偏重“捍衛”,我們必須有理有據地維護自己的立場、回應對方的質疑。辯論其實就是一個風度的展示場,而展示風度的前提就是了解和尊重對手。

場景:馬英九先生每次準備辯論,他們的幕僚團隊要求他讀一本對手的傳記,這就是要馬英九知己知彼,並從心裡知道:他的對手是和他一樣值得尊敬,這樣在辯論期間就不會不經意間表現出輕蔑。


《好好說話》這本書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說話的具體技巧,而在於我們重新審視說話這件事兒。我們從小就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當今社會是由話術建構的現代社會,如果我們“不會說話”,那麼我們就須改變自己、刻意練習、“好好說話”,儘量避免傷害他人與被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