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翻fan散san”這個小吃估計現在很多90後00後聽都沒聽說過,也許還有一些80後還依稀記得它。在雞翅薯條等美味陪伴下的孩子,哪裡能過體會以前小朋友們在年節吃到“翻散”的喜悅呢?

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平時的飯菜油鹽金貴,過年才吃得上大骨頭熬的吊子藕湯,更別說有什麼小吃了。孩子的零食小吃就開水泡米花撒點糖,再就這油炸的“翻散”。

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它的名字很形象,就是麵皮中間劃道口子,然後對邊從中間穿過翻轉兩次。昨天和朋友聊起它,聽說有些炒貨的小鋪子還有賣。

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小時候的翻散都是自家手作,用麵粉,黑芝麻、鹽調好後,再用清水和麵,面可幹不可稀。大人們把和好的面擀成薄薄的一大片,然後用刀將面片切成大約10釐米長3釐米寬的長條形,在與長邊平行的中間劃大概1.5釐米的口子,下面的翻面片的工作就交給孩子們了。翻面片的過程簡單且有趣,對於小朋友而言簡直是玩手工的感覺,翻好的半成品“曲線曼妙”有點像翩翩起舞的蝴蝶。

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整形翻轉好的面片要下七成熱的油鍋炸,油鍋中的翻散浮浮沉沉,彷彿在快樂的舞蹈,眨眼功夫就炸得兩面金黃,此時便可起鍋。放涼後就能吃了,入口香脆無比,能讓孩子們的饞蟲不停鬧騰。一次炸多翻散要放在密封的罐子的保存,想吃的時候就抓出幾個,放嘴裡咔哧咔哧滿口香。家裡來了客人,用盤子裝得滿滿的放茶几上熱情待客。

那些武漢已經消失的美味(三)

80年代的水塔

現在吃得清淡少油脂,油制的食品吃得越來越少,油炸翻散的味道久遠留在兒時的記憶裡。人一輩子會吃那麼多東西,在經歷時光和自己的習性變遷後篩選、沉澱,最後一直留下的喜好真是不易。有什麼小時候吃的喜愛的食物,你現在依舊深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