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聪明”这个词很有意思,人在不同时期对聪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你看啊:

家长会在什么时候夸孩子“真聪明”?

在他学得快的时候,比如家长教他认动物,教一遍,他就会了,这时家长会夸他“真聪明”。

老师会在什么时候夸学生“真聪明”?

在他学得好的时候,比如一场考试,某个学生考了满分,这时老师会夸他“真聪明”。

老板会在什么时候夸员工“真聪明”?

在他能处理好问题的时候,比如有个项目遇到难题了,其他人一筹莫展,这时突然有个员工一顿操作把问题解决了,这时老板会夸他“真聪明”。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不同身份对应的需求不同,对聪明的定义也不同,所以要客观界定“聪明”一定是去角色化的。一旦把自己的角色去掉,你就会发现聪明其实是有层级之分的。

总共分为四层,分别为知识层,思维层,格局层,处世层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1.知识层

你身边一定有那种很“博学”的人,就是啥都知道,什么都能跟你聊,你知道不知道的他都知道。

如果你身边没有,那你一定见过,比如高晓松,罗振宇,听他们说话你就有种“卧槽他怎么怎么都知道”的感觉。

那这样的人算聪明人吗?算,也不算。

算,是因为他们读的书多,并且还能记住,说明记忆力好,能跟你侃侃而谈,说明表达能力还不错。

不算,是因为他们有可能仅仅只是知道,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不知道怎么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办法,只是单纯的记忆+复读而已。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2.思维层

知道的多不一定能解决好问题,生活就是解决一个接一个问题。

解决问题光靠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比如你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你觉得是领导在刁难你,这项工作不适合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

如果你转换一种思维方式,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抱怨转化成动力,即使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你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还有一些其他的思维方式,比如线性思维,结构化思维,系统性思维,产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等。

具有多种思维方式的人会是一个解决问题很厉害的人,但是从人生的维度看,还不足以称之为聪明。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3.格局层

所谓格局,就是你的视野。

大格局就是你比别人看到的多,只有你看到的多才能做的更多。

比如你毕业之后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是工资很少,活却很多,你羡慕那些去了国企同学,他们一毕业就养老了。

这时你也想养老,想安逸,于是你跳槽到了一家工资比之前公司多了1000块,事少安逸的公司。但是3年之后你发现之前的公司迅速扩张,甚至还上市了,和你同时间入职的人分到了股份,成了百万富翁。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你后悔当初的决定,要是再熬两年,我也是百万富翁了啊。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你的格局决定了你的结局。

大格局的人都有什么特点呢?

1.眼光长远

不看当下,看3年后,如果这件事能在3年后能为我带来好处,这件事就值得做。

2.不贪小便宜

为了领100块拼多多红包,到处求人点链接,浪费时间又透支信任。

3.认为时间是值钱的

认为时间不值钱的人,不会在做事值钱考虑自己时间的价值。

认为时间值钱的人,会计算自己的时薪,如果这件事高于自己的时薪,就去做,否则不做。

4.专注自己的事业

他们明确的目标,并且会朝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不会因为环境,人等因素而影响自己。

聪明人总共有4层级,有些人永远只能在第一层,你在第几层?

4.处世层

聪明人的最高层次,就是让人舒服。

你一定遇见过这样的人,他们没读过什么书,能力也是一般水平,没有什么亮点,但你跟他相处却很舒服。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从来不会做越界的事,说越界的话。

不与人争,却不卑不亢。就像一块玉,没有棱角,温润光泽,却又坚硬无比。

这种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分寸

开玩笑绝不碰三条红线:家人,缺点,信仰。

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绝不做触犯人底线的事。

2.有自信

临危不惧,面对强者不跪舔,面对弱者不鄙视。

3.多肯定别人

基本上不会否定别人,即使有不同观点,也会先肯定对方,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4.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自身的可塑性很高,包容性强,对不同的人都有应对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