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聰明”這個詞很有意思,人在不同時期對聰明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你看啊:

家長會在什麼時候誇孩子“真聰明”?

在他學得快的時候,比如家長教他認動物,教一遍,他就會了,這時家長會誇他“真聰明”。

老師會在什麼時候誇學生“真聰明”?

在他學得好的時候,比如一場考試,某個學生考了滿分,這時老師會誇他“真聰明”。

老闆會在什麼時候誇員工“真聰明”?

在他能處理好問題的時候,比如有個項目遇到難題了,其他人一籌莫展,這時突然有個員工一頓操作把問題解決了,這時老闆會誇他“真聰明”。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不同身份對應的需求不同,對聰明的定義也不同,所以要客觀界定“聰明”一定是去角色化的。一旦把自己的角色去掉,你就會發現聰明其實是有層級之分的。

總共分為四層,分別為知識層,思維層,格局層,處世層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1.知識層

你身邊一定有那種很“博學”的人,就是啥都知道,什麼都能跟你聊,你知道不知道的他都知道。

如果你身邊沒有,那你一定見過,比如高曉松,羅振宇,聽他們說話你就有種“臥槽他怎麼怎麼都知道”的感覺。

那這樣的人算聰明人嗎?算,也不算。

算,是因為他們讀的書多,並且還能記住,說明記憶力好,能跟你侃侃而談,說明表達能力還不錯。

不算,是因為他們有可能僅僅只是知道,但是卻不知道怎麼用,不知道怎麼用這些知識去解決辦法,只是單純的記憶+復讀而已。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2.思維層

知道的多不一定能解決好問題,生活就是解決一個接一個問題。

解決問題光靠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思維方式。

比如你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你覺得是領導在刁難你,這項工作不適合自己,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

如果你轉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抱怨轉化成動力,即使這個問題沒有解決,你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鍛鍊,這就是成長型思維。

還有一些其他的思維方式,比如線性思維,結構化思維,系統性思維,產品思維,批判性思維等等。

具有多種思維方式的人會是一個解決問題很厲害的人,但是從人生的維度看,還不足以稱之為聰明。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3.格局層

所謂格局,就是你的視野。

大格局就是你比別人看到的多,只有你看到的多才能做的更多。

比如你畢業之後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但是工資很少,活卻很多,你羨慕那些去了國企同學,他們一畢業就養老了。

這時你也想養老,想安逸,於是你跳槽到了一家工資比之前公司多了1000塊,事少安逸的公司。但是3年之後你發現之前的公司迅速擴張,甚至還上市了,和你同時間入職的人分到了股份,成了百萬富翁。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你後悔當初的決定,要是再熬兩年,我也是百萬富翁了啊。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結局。

大格局的人都有什麼特點呢?

1.眼光長遠

不看當下,看3年後,如果這件事能在3年後能為我帶來好處,這件事就值得做。

2.不貪小便宜

為了領100塊拼多多紅包,到處求人點鏈接,浪費時間又透支信任。

3.認為時間是值錢的

認為時間不值錢的人,不會在做事值錢考慮自己時間的價值。

認為時間值錢的人,會計算自己的時薪,如果這件事高於自己的時薪,就去做,否則不做。

4.專注自己的事業

他們明確的目標,並且會朝著這個目標而不斷努力,不會因為環境,人等因素而影響自己。

聰明人總共有4層級,有些人永遠只能在第一層,你在第幾層?

4.處世層

聰明人的最高層次,就是讓人舒服。

你一定遇見過這樣的人,他們沒讀過什麼書,能力也是一般水平,沒有什麼亮點,但你跟他相處卻很舒服。

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該說什麼,從來不會做越界的事,說越界的話。

不與人爭,卻不卑不亢。就像一塊玉,沒有稜角,溫潤光澤,卻又堅硬無比。

這種人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分寸

開玩笑絕不碰三條紅線:家人,缺點,信仰。

絕不做損人利己的事,絕不做觸犯人底線的事。

2.有自信

臨危不懼,面對強者不跪舔,面對弱者不鄙視。

3.多肯定別人

基本上不會否定別人,即使有不同觀點,也會先肯定對方,再表達自己的觀點。

4.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自身的可塑性很高,包容性強,對不同的人都有應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