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瓦城」是緬甸的舊都皇城,是緬甸第二大城市。

在緬甸,許多在外地打工的工人,回家鄉時,都會經過瓦城。除了地理上它是必經之地外,經過瓦城可順便買些鄉下沒有的禮品;送給家鄉親友們。於是,瓦城成了衣錦還鄉的工人們的必經之路。

人們為了更美好的生活,離開了自己的家鄉,當離開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成了永遠的異鄉人,再也回不到家鄉了。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從沒出現過的瓦城

瓦城,電影從頭到尾沒出現過的地名,它是每個歸鄉遊子的必經之處,代表著衣錦還鄉的榮耀。

所以從中英文片名分析可以很驚奇的發現,再見瓦城是女主角的念想,她要離開緬甸去泰國,再到夢寐以求的臺灣。

更準確的說,是到任何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在繁華的城市裡開拓視野、認真闖蕩,成就自己也擔起照顧全家的責任。英文片名《The Road to Mandalay》則是男主角的夢,一條通往瓦城的路,他計劃在曼谷賺足積蓄,就帶著所愛回緬甸開間服裝店,過上踏踏實實的平凡卻幸福的生活。兩個價值觀天差地遠的兩人,打從一開始就註定在這場戀愛中背道而馳。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再見瓦城》的故事源自於導演趙德胤大姐的「臺灣夢」。

許多東南亞的年輕華人,自小到大都想到臺灣打工,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是,從緬甸來到臺灣,非常困難。於是,許多人偷渡到泰國打工,買假證件,再輾轉來到臺灣。

而這個隱藏的臺灣夢背後,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長鏡頭、地方方言、半自傳式電影,《再見瓦城》瀰漫著濃郁的新浪潮電影風格。

第一個長鏡頭很長很長,長到你可以在女主角渡河的過程中發現左上角飄揚的國旗。

故事一開始就是再見,導演趙德胤曾經表示,一旦離開故鄉和那些熟悉的一切,你就很難找回原點。成功的背後就代表你必須在一個又一個城市紮根,在離開的那刻你就註定成為異鄉人。

《再見瓦城》的背景是在炎熱的曼谷,但再也不是那個熱情洋溢、充滿色彩的熱帶,這個熱帶很悶很黯淡,電影至始至終都保持灰暗的基調,尤其在女主到工廠工作後密閉的空間更令我們喘不過氣,整篇唯一有朝氣的是潑水節那段,就像難耐的現實夾縫間有ㄧ絲絲喘息的空間,那段也重要的代表女主角感情的萌芽以及男主角情慾的膨脹。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本片也徹頭徹尾的是寫實主義的展現,描繪大城市邊緣的市井小民是趙德胤的拿手強項,完整呈現非法移工在時代下的無奈和掙扎,資產階級對勞工階級的壓榨一直是世代的課題。

電影在好幾個片段都體現了這種嘲諷。

例如他們的同事因工廠意外而造成可能無法復原的傷害,但老闆只給了一筆錢逼他們不再追究就遣散走人,這也造成女主更想離開的催化劑之一。而本片少數的虛幻情節是那段蓮青去賣淫的比喻,以熱帶動物蜥蜴象徵蓮青的夢魘,此手法比起呈現性交易全貌除了不會破壞電影的原節奏,也讓我們更聚焦在女主的表情,恐懼、排斥在女主的特寫鏡頭中表露無遺。

趙德胤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冰毒》中也體現了這種表達效果。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這種諷刺最大程度也體現在男主一心想要賺錢帶著愛妻衣錦還鄉、女主卻是想要賺錢到臺灣過更好的生活,感情則如同彼此分歧的價值觀,漸漸走向難以挽回的悲劇。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回不到故鄉了

電影從緩慢的長鏡頭開場,蓮青的努力工作、拼命賺錢,甚至不惜出賣肉體與尊嚴,說穿了是為了家人,這份情從蓮青與家人的通話、對工作的執著一覽無遺,即便觀眾看不見她的家人,多少也猜得到她願意犧牲大半輩子的青春,求得家人的溫飽。

賣命工作敵不過非法拘留的苦,地方官員的見錢眼開、爾虞我詐、層層剝削只能讓蓮青愈來愈苦,即便阿國一往情深,提供她金錢與工作的幫助,蓮青對於兩人之間的感情不是你儂我儂,而是半推半就,迫於現實而接受,但追尋更遼闊天空的心,怎能長久容得下愛情?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片子很多吃飯的場景,簡單幾句話道出緬甸的生存不易。彷彿讓觀眾回到了二、三十年前臺灣的連續劇,單純、細微,人人想往上爬,也都想成功的年代。

想賺錢不光是腳踏實地,別人肯不肯給你機會也是個問題,合法管道行不通,看著別人穿好質料的衣服,說著:“我們做的工作,你做不來的。”

蓮青為了快速獲利,旁人的明示、暗示成了自己跳進火坑的臨門一腳,她的故事是緬甸數以百計人的縮影,黑暗的處境壓得人喘不過氣,寧可沒有愛情,也不要沒有希望。

有人說:“離開過故鄉的人,就回不了故鄉了。”

人到異鄉覺得格格不入,回到故鄉也人事已非,人生沒有計劃好的事情,逗點、頓號、分號,按照計劃畫下句點,而是中間有很多的插入、天外飛來一筆,塗塗改改成了變調的人生。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蓮青把錢跟親情放在阿國的愛情之上,而阿國滿足於現實的愛情,就跟片名「再見瓦城」一樣,打工存錢終將衣錦還鄉,經過緬甸的第二大城——瓦城,買點禮物當作光宗耀祖的證明,這樣的人生不就是幸福的結局嗎?

然而不管是把「利」放「情」前面,還是把「情」放「利」前面,兩個人的優先次序不同,始終無法站在同一個水平溝通。

而人生有多少時刻是“不”字作終呢?

“不”有否定、拒絕之意,當我們對外說不,其實也在捍衛某種自我價值,然而有時候弔詭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拒絕的理由,也說不上來自己被拒絕後,勃然大怒的原因;臉上無光的那方,只記得自己是被遺棄的那群。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不知道為什麼看到片尾阿國騎車到蓮青家樓下的那幕,我想起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明說的那句“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我就好像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而改變的。”腦袋連結到這段臺詞,我就知道電影的結局了。

多少青春終結於悲劇,但好像也只有悲劇能讓刻骨銘心的愛戀永存,這樣的傳唱不免太令人感傷,然而人生的不解、不情願、不放手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我愛你,但不愛你的夢

就像其他的家鄉女孩一樣,蓮青也夢想過著不一樣的生活。但她住的地方連自來水都送不到,就像是幹凅貧瘠的大地,她的夢想在此難以發芽。

在緬甸家鄉的生活,對她來說,或許像一灘不會流動的死水,是缺乏想像,也不敢想像的。

如果她要為夢想而活,唯一的方法就是遠走高飛,到一個帶有機會的希望國度去。她曾說那是臺灣,在她的想像裡,這座島嶼,蘊藏生命的無限可能,這座島嶼,能夠承載她的夢想。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緬甸到臺灣,點對點的路徑,在地圖上只是直線,但在蓮青的世界裡卻非如此,沒錢沒身份的她,跟其他類似處境的同胞一樣,只能偷渡到泰國求生。

在片中,這裡鬆散的管理制度,其實給了他們重啟第二人生的機會,而充滿人治特色的賄賂文化,雖然看了有些荒謬,但說來那也讓人們有伸手觸及夢想的可能。

如果沒有這些灰暗的縫隙,蓮青的人生註定是無法翻轉的吧。

只是她們能掙得點的生存空間,終究也只是縫隙。沒有工作證的蓮青,很難找到「體面」的工作,她見不了光,光也照不到她,她唯一找到的工作是餐廳的洗碗工,那是一無所有的蓮青,在異鄉僅有的一席之地。

髒亂的廚房,是此刻的她,唯一能夠站立的地方。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而看在阿國的眼裡,蓮青簡直傻得不合情理。

這一幕似乎預示了後續兩人的發展,目光總在蓮青身上的阿國,總是想盡辦法幫蓮青解決問題,他的眼神裡都是對她的愛意,但他的溫柔也有些自以為是,總是問也不問,就擅自幫蓮青做了決定。

但阿國不懂的是,蓮青要的不只是一份穩定的工作,若是如此,在工廠確實是更好的選擇,相較於阿國的安於現狀、樂天知命,蓮青想要的,更像是一個翻轉人生的機會,雖然這座工廠是無證移民們的逐夢天堂,她的鄉親們也都在那裡實踐自己愛與夢想,但她知道若到工廠工作,她的人生就失去流動的可能,因此她寧願留在大都市裡的餐廳,雖然辛苦、雖然錢少,但她有空就能去學泰文、她有機會得到證件。

在都市,她的夢想才能保有一線生機。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蓮青一直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她想要見光,但沒有證件,就見不了光,一輩子她只能躲在暗處。

證件是當務之急,是整片裡蓮青努力的目標,因為沒有證件,我們看見她節節敗退,當政府的取締越來越嚴格,她丟了餐廳工作,最終只剩工廠能去,雖然那有鄉親的溫暖、有阿國的照顧,但論身份她們仍是非法移民,只能接受更沒保障的勞動條件。後來發生的工安意外,更突顯沒有身份的困境,這時你能期待的,只有資方在道義上的主動施捨,無法仰賴法律上對勞方的保障與保護。

或許這事,更讓蓮青覺得沒有退路,無論如何,她都得拿到「證件」,那是實質的保障、是夢想的開端。但令人諷刺的是,其實作為觀眾的我們,似乎也搞不清楚蓮青在追求的證據究竟是什麼?身份證?工作證?可能就連她自己也弄不清楚真正有用的證件是什麼,這也令處於知識弱勢的移民,一再成為剝削者利用與剝削的對象。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但這些都沒阻礙蓮青追求身份的決心。

不過這卻也成了情人無法支持的夢想,阿國的夢是在泰國賺夠錢,就回緬甸去開服裝店。可是萬一蓮青有了身份,那也意味著阿國將失去她,他們無法走在同一個夢想上。不僅如此,他也知道追求身份的代價,要有錢才能辦證,而最快有錢的辦法是他最不希望女友去嘗試的方法。

若說蓮青不顧一切追求的是證件,那阿國不顧一切追求的就是蓮青呀,而蓮青的決定,令阿國的世界崩解,他的夢碎了,對他來說,如今也只剩一種方法,一種最極端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守護這段愛情了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令人心碎的不只是愛情

其實很多人把《再見瓦城》歸結為愛情電影。

《再見瓦城》絕對不只是愛情電影這麼簡單,最令人心碎的也不是愛情,而是整個對大環境、生活的世界下的無奈。

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個擁有悲慘結局的扭曲愛情故事,但仔細思考過後便會發覺背後其實是極為沉重的。

《再見瓦城》顯露了被僱主剝削、一個人底層勞工的內在價值,以及對愛的詮釋。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首先兩人的理想從不一樣:蓮青想拿到工作證、做更好的工作,再拿到簽證,這樣又能到別的國家去工作。相較之下阿國沒有那麼大野心,他只想存一筆錢,開一間服飾店從中國進衣服來賣。

兩人的差異除了理想的不同,也有情感上的不同。

從兩人的相遇開始,阿國把前座的位置讓給了只付後車廂車前的蓮青、下車後給了她電話號碼讓她有事找他,到後來蓮青被趕出原住處問她要不要住他家、幫她付了保釋金、帶她去工廠工作等等,都是阿國單方面、一廂情願的舉動。

反觀蓮青,當阿國問起她有沒有考慮過結婚時,她的回答是從來沒有。阿國對蓮青來說是一種依靠,但她並沒有非常依賴他,我猜這是因為她清楚兩人之間的不同、覺得兩人遲早會分離,也是她對未來的期待和野心使然。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到這裡我才真正懂了“你想擁有世界,我的世界只有你”的意思。

這無法彌補的差異造就了兩人的悲劇,然而,真的只是理想不同這麼簡單嗎? 我看到的是,在他們的愛情背後,蓮青和阿國、還有他們周圍的人們,這群人拼盡全力的「生存」。

他們太窮,寧可冒著丟掉性命的風險也要偷渡到另一個國家,願意洗超過十個小時的碗換幾百塊的工資,儘管被騙、被收取了許多不合理的費用也想得到一張工作證,為的就是得到更好的生活。

殺死他們的不是愛情,是這個世界。

阿國為了熬夜工作而開始嗑藥。回想他手持著小刀看著熟睡的蓮青低聲啜泣、最後將刀鋒划向自己咽喉時,我閉上眼,感到無法言喻的悲哀。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另外插一句,趙德胤的拍攝手法也是我之前不太理解《再見瓦城》想表達因素的一個原因。

電影》的每個場景節奏都非常慢,片子一開始的渡河畫面就非常漫長,同時每一鏡出現的人似乎都簡潔的不能再簡潔,像是蓮青在應徵工作時,鏡頭全程照的是蓮青的臉部特寫,偶爾有一些她朋友的畫面。

公司經理則是從頭到尾只有聲音沒有畫面。

節奏慢倒也還好,《再見瓦城》場景和場景之間的時間差又非常大,好比上一幕是她蓮青新搬來剛開始工作,再下一幕就是她在阿國大姊家吃飯,透過一兩句對話提到她被趕出去了現在沒地方住,但故事裡的時間軸其實已經過了好幾個月。

還有車子行進中的場景,電影中好多沒有對白、人坐在車上的場景。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我很喜歡趙導在採訪時談及一段很妙的回答。

“好比拍《冰毒》時,想炒的是蔥爆牛肉、而最後出來的是蔥炒豆腐,有時不只是沒有牛肉,而是連肉都沒有。拍電影就像清冰箱,有什麼做什麼,但要注意原料不要爛掉。”

我想不只是炒菜和拍電影,這大概適用於任何事物。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思來想三,我還是想提一下,《再見瓦城》其實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柯震東。

這是柯演繹生涯中演技最好的一次。犯錯了之後,演藝生涯的崩壞與構築,經過現實的淬鍊,演技被磨得閃閃發亮,再也難掩天生註定成為演員的光輝,不再是《那些年》的高中屁孩或是《小時代》的貴公子,他是阿國,一個被現實吞噬的非法移工。

此次雖然與影帝差身而過,但不只是柯震東,趙德胤、吳可熙都還年輕,期待他們未來在影壇閃閃發光。

而且我始終認為選角柯震東並沒有錯,事實證明,他的演技並無大問題。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最後附上我很喜歡的一張,這張仿若是阿國心底的一個夢。

當初蓮青孤身一人前來曼谷,在難熬的日子裡唯一的依靠就是阿國,這張兩人一起搭著橡皮艇的畫面彷彿回到最初,或者是說預示著那個阿國心裡再也不可能到達的美好未來。

套用柯震東《那些年我們追的女孩》的概念,假如有平行時空,我們都會由衷的希望那裡的阿國與蓮青,頂著豔陽幸福快了的活著...

越界後的漫長等待,淺談《再見瓦城》中的寫實哀愁

“你想擁有世界,但我的世界只有你。”

然而當世界崩解,結局也只有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