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自古以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順口溜很響亮,反映歷史上封建王朝統治階層與底層社會的矛盾鬥爭對立這一鮮明主題;也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突出君王對臣下的生殺予奪大權,君主可以多種手段分化瓦解控制臣子,下臣要扳倒君主,逆轉乾坤,的確費思量。即使權臣武將最終奪位成功,不外乎兩種方式,一為武力推到,實力說話;二為禪讓,“儒家”門面流程式操作,合禮合規,不會特別出格。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

東魏一位權臣說出了一句“陛下何故造反”看似矛盾但石破天驚的真心話。他是誰?他就是蘭陵王高長恭老爸,北齊神武帝高歡嫡長子高澄。

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高歡&高澄


一、出處

據《魏書·孝靜帝紀·卷十二》記載:常侍侍講荀濟知帝意,乃與華山王大器、元瑾密謀,於宮內為山,而作地道向北城。至千秋門,門者覺地下響動,以告文襄。文襄勒兵入宮,曰:“陛下何意反邪!臣父子功存社稷,何負陛下邪!”

大意: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被高澄囚禁,為奪回權力,與大臣密謀,採用挖地道戰術,準備逃離皇宮,結果被守城的士兵發現,報知高澄。高澄怒氣衝衝地帶著士兵進入皇宮質問孝靜帝“我高家父子對你們魏元皇室有大功,為什麼要造我們高家的反?

接著,元善見反駁“自古以來只聽說過臣下反叛皇帝,沒聽說皇帝反叛臣下,你自己想要謀反,何必來指責我?”高澄知錯,磕頭退出。

高澄有錯嗎?放在其他朝代,可能有錯,但放在魏元皇室身上,恰如其分。

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孝靜帝元善見


二、背景緣由

①魏元皇室背叛大部貴族利益。鮮卑是作為一個遊牧部落進入中原的,經過道武帝拓跋珪的征伐,基本統一北方,成為中國北境的主人。當時都平城(現山西大同),經過幾代,部分統治者逐漸對中原文化和生活方式產生興趣,到孝文帝時期,索性將都城遷到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改自家“拓跋氏”為“元氏”,想做“漢家皇帝”。這種想法只是一部分人的想法,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對,以太子元恂為首的勢力想回到平城,結果孝文帝以雷霆手段賜死太子,強壓下去。於是,南遷洛陽的鮮卑貴族開始跟漢家世家大族一樣過起了悠哉遊哉奢華萎靡的生活。與留守北方的鮮卑貴族(以六鎮為代表)產生情感利益上的對立。在他們看來,實行漢化的魏元皇室及其支持勢力已背叛鮮卑貴族集團,是鮮卑貴族的敵人。

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孝文帝~元宏

②六鎮起義,曲線潛伏。以六鎮為代表留守北方的鮮卑貴族當然不滿意漢化後的處境及利益分配格局,於是發動起義,結果被北魏朝堂鎮壓,失敗了。很多人如高歡。宇文泰、侯景等投入到新崛起的以爾朱榮為代表的爾朱氏集團麾下。爾朱榮表面上順從北魏朝廷,實則是積蓄實力,反對北魏中央政府的。這與六鎮為代表起義的鮮卑貴族集團利益是一致的,要推倒漢化的北魏中央,重新建立符合代表鮮卑傳統的政權。

③河陰之變。屠滅中央。爾朱榮借孝明帝被毒死契機,出兵洛陽,殺死胡太后,發動“河陰之變”,屠滅南遷的洛陽鮮卑上層貴族和入仕的漢家大族,北魏中央勢力倒臺,北魏皇帝淪為權臣傀儡。

④高歡、宇文泰崛起,鮮卑的春天來了。爾朱榮被孝莊帝元子攸手刃後,爾朱氏集團群龍無首,其侄爾朱兆能力有限,敗給強人高歡;關隴也落入以宇文泰為首的另一鮮卑集團手中。這樣,六鎮起義的初衷,終於實現,原留守鮮卑貴族的春天來了。

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東西魏


⑤以留北鮮卑貴族集團質問魏元皇帝。當初,我們本來一家、一部落的,天下是我們所有鮮卑貴族用鮮血打下來的,是屬於所有鮮卑貴族的。你皇家為了自己和少部分支持者爽和舒服,南遷漢化,留我們在北方喝西北風,賣苦力,這就是謀反“初心初衷”,也別怪我們無情拋棄。

⑥“陛下何故謀反”的正當性。領導者不要背叛自己所代表的集團利益(大部分),背叛了就要付出代價。一旦“陛下何故謀反”這樣的千古名言出場,後果就是死路一條。


經驗總結:不忘初心,集團利益至大,對“叛徒”絕不留情。

穿透:陛下何故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