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被无数后人尊称为圣人。然而对他的了解我们往往停留在“子曰”“论语”以及“三千弟子”上。我们都知道他很厉害,却不知道他为什么厉害。

很多人想要了解孔子,却苦恼于生硬难懂的古书记载。想要了解孔子,就要先了解古言文字?其实并非如此。


《孔子,人生不苦旅》用轻松的文字,愉快的内容线索,将孔子及其弟子进行了故事化讲述。虽然是在了解历史人物,但你能够接受到的却是现代的快乐文化。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为什么会有那么伟大的社会贡献,能够影响后世至今?当然离不开他的身世背景。

从小在贫民窟里长大的他,突然有一天成为了贵族学校中的一员。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孔子,平民子弟畏惧他。而贵族子弟却瞧不起他。

就在这样与众不同的生活环境里,孔子终于醒悟了。就像作者说的那样,生活还是有诗和远方的。我们都知道孔子曾经游历各国,可是孔子游历各国的原因是什么?在那样一个苦难多灾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选择了这条路?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而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的弟子们也能追随他的脚步,在岁月的长河里前行。

孔子的选择来自于他的不甘,他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只能是一个教师。弟子们的力量来自于孔子,他们相信眼前这位老人,能够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

十四年的周游列国,若在纸上只是言语笔墨,若在现实那是艰苦卓绝,战乱横灾。然而即便如此,孔子依然走了出来。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面对各方势力提出的邀请,孔子虽有心动,到都不如愿。直到身边的弟子们都要超过自己,当然那只是在权力上。

所以要了解孔子,一定离不开他的弟子们。子路、颜回、子贡等等,他们这些人可不就是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吗?

在介绍的学生的时候,自然要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了。比如谁是班级里最调皮的,谁又是学霸。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去描述子路等人的特征,单靠孩子王这样的形象,就足以明白他的弟子们。

有因必有果,从学生时期的模样不难看出他们未来的发展。让人遗憾的是,有些优秀的弟子先孔子一步而离世,这是对老人多么大的打击。

倘若翻开《孔子,人生不苦旅》这本书,你大概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一、笑出声,作者为什么会把本该枯燥的书写的这么有趣;

二、迷惑,为什么有这么多关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事,我居然不知道;

三、抱怨,这本书太短了,还没彻底了解到每个人,怎么就结束了;

四、收获,学了那么多年语文,哭着背了那么多论语,原来有一天还能让自己了解孔子的时候,也在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