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紫砂是一門傳統文化藝術,既然是藝術品,就免不了和其他產品有一樣的遭遇,存在著真假問題。

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假貨的出現讓消費者“有苦難言”,會出現假名家作品,這是一些人妄想從中牟取利益,同時也與市場的需求相關。無論是藝術品,還是其他品牌的商品,一旦出現假貨就會構成製假、販假及售假的“黑色產業鏈”。有需求就會有市場,這種現象誰也無法杜絕,那為何一直會出現名家紫砂壺的仿品呢?主要還是以下這些原因:

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一、容易仿製

除一些特殊材質、特殊配方、特殊工藝、特殊效果以外的紫砂作品,都是能夠被仿製的。市場價錢越高的東西,假貨就越多,越簡單的也越是容易被大量仿出。有些假貨甚至比真跡做得還好,可想而知,這樣的仿品怎樣會沒有市場呢?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難度高的東西假貨就少,由於只有高手才能製作。但是,一般只需仿得有幾分相象,也就足以矇騙一大批人了。這也決定著仿品和真品的最終價值與價格,而真正頂級的東西恐怕是很難被仿製的。


二、有市場需求

很多名家紫砂壺做的確實很好,但產量非常低,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必然引發部分“能人”發揮“才華”來滿足市場需求。對一般有點眼光的人士來說,有時想見到真跡也不太容易,看到贗品說不定也會有興趣欣賞一番。而關於有些對外行或另有動機的人來說,弄件假貨擺擺也是一種很大的心理滿足,特別是那些名氣很大的作品,說不定哪天還能炫耀著蒙一些愈加外行的人,以致可以作為特種“貴重禮品”派上大用場。

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三、利潤高

由於真品的創制過程以及作者本身的位置與名氣,給予了作品相當比例的附加值。同時真品一旦問世,總會通過一些傳媒途徑進行宣傳展示,其費用都將分攤到銷售價格中去。所以,仿冒品儘管常常無法用質量效果來與真品比較,卻可以按真品價錢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贏得市場。如果能當真品出手,那利潤空間是非常驚人的的。要知道,面對一件專業作品,能有幾人真正識貨呢?外行總是多數,所以,仿冒也就成為一種地下職業,解決了不少“有識之士”的“發財”問題。

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四、管理缺失

紫砂行業並不觸及國計民生和社會安定,而都是近乎奢侈的附庸飾品和玩物,反正是有錢的人在玩,你情我願,任何部門都不會花氣力去整治。再說,這種大把鈔票的特別買賣,讓該管的人見了也可能眼紅。何況,仿冒製造過程,也都是很隱蔽的事情,有些在家裡就可以完成。因此,只能任市場去“自由發展”,等亂到一定的時候,那些玩家的認識提高了,“免疫力”強了,才能避免上當。

名家紫砂壺的“作假”,為何難以杜絕?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在購買紫砂壺時不用埋怨,其他藝術品領域也都是差不多的情況。應該要當成一種興趣,有了興趣才能潛心學習和鑽研。另外不要盲目,也不要受市場價格左右,不是說貴的就一定是好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自身條件,進行合理的收藏。擺正收藏心態,理性的購買。堅決反對為了攀比和炫耀而進行的盲目性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