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期貨交易,保證金風險度不可不懂,一文讀懂有效避開強平風險

眾所周知期貨交易是有槓桿的,槓桿的大小來自交易合約的保證金比率,保證金比率越大槓桿越大,槓桿越大風險越大。

例如某品種目前價格為500,合約乘數為100(類似股票一手交易的數量的意思,成交一張合約數量為100),保證金比率為5%,交易該品種成交金額為50000(500*100),但只需要繳納5%的保證金即可,也就是2500(500*100*5%),可以看到如果不是保證金交易,我們需要支付50000,但是保證金交易制度的存在,我們只需要繳納2500就可以成交,這次交易的槓桿就是20倍。如果合約大漲1%,盈利為500(500*100*1%),由於只支付了2500的保證金,這次的收益率為20%(500/2500),也就是翻了20倍。這就是期貨交易的魅力,同理當合約下跌1%,我們已經虧損20%,所以槓桿越大,收益越大的同時,我們需要承受的風險也越大。

這個時候經常就會有人問,啥時候需要追加保證金,啥時候會被強平,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風險?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引入一個叫風險度的概念。風險度指的是期貨保證金賬戶的權益和持倉保證金之間的比率,權益和保證金哪個作為分子哪個作為分母,不同的交易端會有不同的顯示,但是圍繞的意思是保持總權益不低於需要繳納的保證金。那本文我們就使用權益除以持倉保證金的計算來做個簡單說明吧。

一般期貨經紀商要求風險度保持在120%以上,就上面的例子,總權益/持倉保證金(2500)需要大於120%,也就是該次交易建議總權益大於3000,扣除掉持倉保證金2500,保留500的可用資金作為應付合約漲跌的風險度需求。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合約漲跌多少啥時會出現風險?

風險度低於100%時需要追加保證金。

還是以上的例子,如果是看漲做多買入了一張期貨合約,方向判斷正確,權益增長速度比保證金增長速度要快,不會出現風險度低於100%的情況。

如果風險判斷錯誤,權益下降的速度遠超過保證金。假如下跌1%,權益減少500剩餘2500,保證金變為2475(500*0.99*100*5%),風險度下降為101%,這個時候期貨公司便開始電話追保,如果盤中沒低於100%期貨公司一般不會強平,但是次日,盤中未見好轉跌穿100%,又不能及時自行平倉過追加保證金時,期貨公司就會及時強平。

這就是期貨交易風險高的原因,有效控制倉位,才有機會在期貨市場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