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工匠風采錄|張衍朝:精準走刀寫匠心

河北大工匠風采錄|張衍朝:精準走刀寫匠心

精準走刀寫匠心

——記河北大工匠、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二分廠一車間精車班班長張衍朝

河北大工匠風采錄|張衍朝:精準走刀寫匠心

張衍朝在車間對生產中的軋輥進行精準校核。河北日報記者邢雲攝

4月29日,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簡稱中鋼邢機)二分廠一車間,巨大的龍門吊牽引著軋輥半成品,在廠房半空緩緩移動。地面上,擺放著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的軋輥,油光鋥亮。

這些外形酷似“擀麵杖”的軋輥,被譽為“鋼材之母”。作為軋機上的最核心部件,軋輥看似普通,卻是擁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不掌握冶煉、鑄造、熱處理和機械加工等核心技術,就無法生產出滿足耐高溫、抗高壓等軋製條件的軋輥產品,其地位“身價”不言而喻。

“鋼材薄厚、成型,都要靠軋輥來實現。”今年34歲的張衍朝,已在中鋼邢機工作了12年。雖然年齡不大,卻是廠裡的“明星”,在最近被評為“河北大工匠”之前,他已連續10年保持一級品率100%,質量事故為零,年年被評為企業“勞動模範”“專業標兵”。無論是誰,提起張衍朝,無不豎起大拇指。

精益求精,他把產品當“孩子”

“冶金廠”,是邢臺人對中鋼邢機的習慣稱呼。它建於1958年,風雨數十年,成就其厚重底色。2006年,邢機加盟中鋼集團。2007年至今,中鋼邢機軋輥產銷規模連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0%以上,國內綜合市場佔有率達50%以上,我國70%以上的板材、管材、帶材以及H型鋼、重軌等,都是這裡的軋輥生產出來的。

和很多邢臺人一樣,張衍朝對“冶金廠”有著深厚的感情。他畢業於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的是數控技術及應用專業。能到中鋼邢機上班,是他和不少同學的夢想。

2006年8月,他到中鋼邢機定崗實習。一走進廠區,便被各種軋輥產品吸引,瞭解得越多,“愛”得越是深切。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幹出樣子來。

一年後,他終於如願正式入職。一開始,跟著師傅學翻修,學精車,從普通車床,再到數控車床,他憑藉著執著與勤奮,很快掌握了車工基本技能,只跟班學習了7個月,就開始“單兵作戰”。

時至今日,他仍清楚地記得首次製作軋輥時的場景。2007年春節期間,師傅回家過年了,張衍朝根據日常訓練經驗,熟練地打開設備,按照圖紙要求,再三校核,緩緩“上刀”,確保萬無一失。

“精車加工軋輥的關鍵在於精準,尺寸把控不容一點兒閃失,長了、短了,錯一寸都不行。”張衍朝說,一根軋輥少則十多萬元,多則數十萬元,一旦出現質量事故,製成廢品,浪費的除了時間和金錢,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因此,要求“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毫不為過。

一根軋輥,歷經多道工序,“千錘百煉”,待精車加工完畢,已基本完工。“在最後關頭必須‘精雕細琢’。”張衍朝說,不出廢品,不只是嚴苛的工作標準要求,也是對同事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更是對產品的尊重。

在張衍朝看來,每一根軋輥都是有生命的,它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需要“疼”,需要“愛”,需要用極致的耐心來“呵護”。

  • 1
  • 2
  • 3
  • 下一頁
  • 全文閱讀

來源:河北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