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時下正在熱播的古裝大劇《清平樂》,是正午陽光影業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後推出的又一部講述宋朝歷史的電視劇。

這兩部電視劇的故事內核和表現主題雖然不同,但在對宋朝的文化和宋朝人生活方式的呈現上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劇中古樸典雅的置景、精雕細琢的道具、完善考究的細節,處處都寫意著渾然天成的風雅與清韻。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一部好的電視劇,能夠將觀眾帶入到具體的情境中去。讓人仿若身臨其中,用眼睛和心靈,一同感受那個時代無與倫比的美。《知否》和《清平樂》,正是這樣美輪美奐的影視作品。

劇中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都猶如一幅意境幽遠的國畫,緩緩鋪陳在我們的面前;也猶如一曲美妙動聽的樂章,輕柔地傳入我們的耳尖;更猶如一襲清冽芬芳的香氣,慢慢滲入我們的心田。

春光澹宕,香氣氤氳。從《知否》到《清平樂》 ,我嗅到了一個香氣襲人的宋朝。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焚香之雅:宋朝人的風雅情趣和萬般情思,從“爐香靜逐遊絲轉”中輕逸

如果要問中國的歷朝歷代中,哪一個朝代最是風雅和迷人,那一定非宋朝莫屬。

宋朝的風雅和迷人,盡數體現於“文人四藝”中,“四藝”即是指“燒香、點茶、掛畫、插花”。

宋人吳自牧在本人所著的筆記《夢粱錄》中寫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這“四般閒事”被稱為宋代“文人四藝”。在這“四事”中,極具小資情調的宋人從各個角度,即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去欣賞和品味生活的美,且對美的造詣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四事”裡最具風雅氣韻的,便是“燒香”。

在宋朝,“燒香”絕不僅僅只是在佛前供香這麼簡單。宋朝人將“燒香”當成是一種雅玩,素雅的格調裡充盈著恬淡悠然。他們把“燒香”玩出了百變花樣,玩出了不一樣的情調——“焚香”

“焚香”,在宋代的士大夫和文人中格外盛行。上至宮廷貴族,下至文人雅士,他們無論是靜坐讀書,烹茶賞景,甚至雅集、宴客時,都會焚一爐香,讓香氣盈滿居室。

宋代大文豪蘇軾在《三月二十九日》中寫道:“酒醒夢迴春盡日,閉門隱几坐燒香。”這句詩描寫的就是宋代文人閒居時焚香的雅緻和樂趣,即“燕居焚香”。文人雅士相聚一堂,一起品香讀書,閒聊人生,最是恣意暢快。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電視劇《清平樂》裡,不管是在皇帝辦公的地方,還是在士大夫家中的廳堂,都出現了煙霧燎燒的香爐,甚至文人間的雅集和宴會上也要焚香,可謂是將宋人對“焚香”的鐘愛體現得淋漓盡致。

電視劇《知否》中,也有好多場景與“焚香”有關。盛家老太太的臥房裡,經常會點著香,嫋嫋香氣似雲煙出岫。盛家老爺盛紘,與人閒聊時便能焚起一柱香,於香氣氤氳間,談話也更顯溫馨與自在。

此外,盛家還特地請來了宮中的孔嬤嬤,教授家中的姑娘們焚香、插花的雅技。劇中孔嬤嬤的一套點香動作,真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盡顯優雅從容的氣韻。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人焚香用的香料,並不是純天然的,大多都是經人工調製的合成香料,叫“合香”。而燃燒香料的香爐,則同樣擁有一個雅名,宋人稱其為“出香”。

宋人是如何製作“合香”的呢?我們可以從南宋陳敬所著的《香譜》裡尋找到答案。“合香之法,貴於使眾香鹹為一體。麝滋而散,搗之使勻。沉寶而腴,碎之使和。檀堅而燥,揉之使膩。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如醫者之用藥,使氣味各不相掩。”

這句話完整的體現了宋人制香的方法:根據一定的配比原則,將多種香料按照不同劑量調和在一起,使香料的氣味充分交融融合,和合各香,從而形成一種獨立的香品,香味最是沁人心脾。

除了使用香料,宋人還喜歡一些天然的香氣,如“果香”和“花香”。為此,宋人也會用水果和鮮花來蒸香,讓這類天然的香氣也融入香料之中,氣味會更加怡人。

宋人喜愛焚香,也將對生活的萬千思緒盡數融入滿室氤氳的香氣中。

宋朝詞人晏殊曾經寫道:“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翠綠的樹葉裡藏著黃鶯,紅色的紗簾將燕子隔在窗外,爐中一縷香氣緩緩飄出,如細絲般繚繞遊轉。置身於此情此景,該是何等的愜意自在。

香氣氤氳,心如止水,歲月靜好。宋人的風雅情趣和萬般情思,就從這“爐香靜逐遊絲轉”中輕逸,嫋嫋升騰,不絕如縷……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甜食飄香:宋朝人最愛的那一口甜,從“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中蔓延

古語云,“民以食為天”。宋朝的“香氣襲人”,也體現在它的飲食上,尤其是宋人對於甜食的偏愛。相比現代人對甜食的熱衷,宋朝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麼宋人這麼愛吃甜食?這要得益於當時進步的農業種植技術。

到了宋代,甘蔗種植和製糖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宋朝的官府還設有“蜜煎局”,專門製作各種蜜煎糖煎這裡的“煎”意指“餞”,類似我們今天吃的蜜餞。自此,含有糖分的甜食便正式出現在了宋朝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上,各式點心也應運而生。

在《清平樂》中,宋仁宗自幼就愛吃各種蜜餞,宋朝的這種蜜餞和我們今天吃到的各類蜜餞食品是差不多的。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朝的蜜餞

在宋代,點心一般被叫做果品、果子。《清平樂》中,宋仁宗的女兒徽柔公主特別愛吃果子,就連給侍女起名,都要叫“笑靨兒”。

這裡的“笑靨兒”,是宋代的一道果食名,也是一道甜食。宋代文學家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以油麵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如捺香方勝之類。

據此推斷,宋朝的 “笑靨兒”是用特定的食材製作,有一定的造型規範,製作工藝簡單,口感香甜。類似於現在大家熟悉的點心“開口笑”。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朝的“笑靨兒”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現代人吃的點心“開口笑”

在《知否》中,更是出現了多道宋朝甜食的身影。

盛老爺最愛吃的甜食是“櫻桃煎”。宋朝那時已經有了櫻桃,並且以洛陽的櫻桃最為聞名遐邇。宋朝的《圖經本草》記載:“櫻桃,洛中、南都者最勝,其實熟時深紅色,謂之朱櫻。”

但是古代沒有冰櫃,採摘下來的櫻桃保存不了多久。為了延長櫻桃的風味和口感,聰明的宋人想了許多辦法,櫻桃煎就是其中一種。

“櫻桃煎”在宋朝民間十分受歡迎,但這個“煎”字可不是“油煎”的意思,而是類似於蜜餞的做法。南宋林洪所著的一部烹飪著作《山家清供》中就記載了“櫻桃煎”的做法:“要之其法,不過煮以梅水,去核,搗印為餅,而加以白糖耳。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把櫻桃煮軟以後,去掉果核,把果肉搗爛放入容器裡壓成小塊的薄餅,最後加上白糖就大功告成了。其實,宋代的櫻桃煎就相當於是一種用櫻桃果肉做的蜜餞,因為宋代稱“蜜餞”為“蜜煎”

宋人有多喜歡吃櫻桃煎,看看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就可知曉,他對櫻桃煎的美味極其盛讚,還專門賦詩一首。

含桃丹更圜,輕質觸必碎。

外看千粒珠,中藏半泓水。

何人弄好手?萬顆搗虛脆。

印成花鈿薄,染作水澌紫。

北果非不多,此味良獨美。

——楊萬里《櫻桃煎》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櫻桃煎

除了櫻桃煎,《知否》中還有一道知名的宋朝甜食,蜜浮酥柰花。

“蜜浮酥柰花”,光聽這名字就特別詩情畫意,別有一番韻味。柰花是茉莉花的別名;浮酥,即酥油,一種乳製品,是熬煉鮮乳制酪冷卻時出現的浮皮,類似於現代人吃的奶油。

蜜浮酥柰花,顧名思義,就是用冷凝的酥油做出白色的茉莉花形狀,放在盛了蜂蜜的盤中。它口感清新、入口即化、香甜爽滑,和我們今天吃的冰淇淋味道差不多。

這道甜食在宋朝尤為盛行,蜜浮酥柰花的固定搭配是假黿魚,北宋時期的宮廷宴會上常常用這道組合佳餚招待來賓。《夢粱錄》和《東京夢華錄》關於宋代飲食的記載中,都對此有過精彩的描述。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蜜浮酥柰花

愛吃甜食的南宋詩人楊萬里,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

宋朝人有兩個味蕾,一個用來品嚐美食,一個用來回味甜點。宋人最愛的那一口甜,就從這“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中蔓延,香濃誘人,回味無窮……

簪花含香:宋朝人的閒情浪漫,在“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中流轉

翻開中國五千年曆史的卷軸,再也沒有一個朝代,比宋朝更愛花、惜花。正如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宋人喜愛插花、簪花,

在那個“全民簪花”的朝代,花朵在宋人的生命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宋人有“簪花”的習俗,上至宮廷,下至平民,不論男女老少,不分貧富貴賤,人人都以“簪花”為時尚。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時女子所戴之花,種類、顏色繁多,更隨季節而變,一年四季不重樣。春天多簪牡丹、芍藥、桃花、杏花等;夏天多簪茉莉花、石榴花等;秋天多簪菊花、秋葵等。到了冬天,鮮花凋落,可供選擇的花兒變少,宋代女子喜愛簪花的心情依舊火熱,她們會用巧手製作出各種絹花、琉璃花佩戴在頭上。

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載了宋時女子簪花的熱潮:“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

邵伯溫在《邵氏見聞錄》中也描寫了當時的簪花盛況:“抵暮遊花市,以筠籠賣花,雖貧者亦戴花飲酒相樂。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時的女子將對“簪花”的熱愛刻進骨子裡,除了一年四季佩戴鮮花,還把唐朝流傳下來的花冠之制發揚光大到極致。花冠,是古代女子佩戴的一種冠飾。花冠之制在宋代宮廷尤為盛行,品階較低的嬪妃和女官們都將佩戴花冠視為時尚。

宋時的花冠分為兩個時期,一開始是用真花裝飾花冠,但因為鮮花的保鮮期不長,容易枯萎,後來則出現了用羅絹通草製成的假花代替鮮花製作花冠。若想要花冠再繁複華麗些,就配以用金玉玳瑁製成的珠飾加以點綴。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清平樂》張娘子佩戴的花冠

宋代花冠會根據所插花朵數量的多少分為各種造型,如單雙朵,多朵等。還有一種集大成者,是將一年四季的代表性花卉(多為桃花、杏花、荷花、菊花、梅花)匯聚在一起,合裝在一個冠上,名叫“一年景”。

這種名為“一年景”的花冠,是宋代花冠中最具代表意義的冠飾,《清平樂》曹皇后身邊的女官就是佩戴的這種花冠。這種花冠從正面看,仿若英文字母“U”的形狀,腦後側有兩條長長的帽翅,下垂至肩。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清平樂》女官佩戴的花冠:“一年景”

在宋朝,“簪花”並不只是女子的特權,在男子中間也蔚然成風,尤其是文人和士大夫們,特別喜愛簪花。

歷史記載,宋徽宗每次出宮或回宮,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宋徽宗不光自己簪花,就連伴駕的臣子侍衛,也都賜花給他們配戴。正所謂上行下效,官家尚且如此愛簪花,更何況是民間百姓。

到了宋真宗時期,男子簪花的熱潮更盛,甚至被提升到了國家的禮儀制度上,士大夫們必須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官階來佩戴合適的花朵。

楊萬里為此有詩云:“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芍藥牡丹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看過《知否》和《清平樂》,我才知道,原來宋朝這麼“香”

宋人愛花、惜花。花,也深深影響了宋人的人文精神和生活方式,雅緻中不失尋常的煙火氣,世俗裡又帶著點小資情調和高雅情趣。

有一宋詞雲,“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瑤觴,花先著酒香。”宋朝人的閒情浪漫,就在這“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中流轉,人花相映,花人合一,歲月盡顯風流。

結語

春光澹宕,香氣氤氳。從《知否》到《清平樂》 ,我嗅到了一個香氣襲人的宋朝。

宋朝人的飲食和生活都充滿了馥郁芬芳的香氣,風雅中不失煙火氣息,世俗中又多了雅緻情趣。

這道香氣,穿越時光,滲透歲月,來到你我身邊,迷醉了我們的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