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五种语言》:想要度过感情平淡期,其实并不难

《爱的五种语言》:想要度过感情平淡期,其实并不难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欢迎光临杂货铺,没事带你乱翻书。

这一期要带大家翻开的一本书,名字叫《爱的五种语言》。

作者是享誉全球的婚恋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

它的英文版自1992年初版以来,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册,还问鼎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中文版也是够牛,在对“情感专家”类书籍比较严苛的豆瓣上,它的评分被拱到了8.6,不简单。

那这本书主要是干嘛用的呢?简单讲就是帮助普天下的痴男怨女顺利度过平淡期的。

咱们都知道感情中最坑人的地方就是:处的时候挺热乎,处几年就玩完。

俩人跟中了邪似的,要么说没感觉了,要么抱怨感受不到对方的爱。

离婚再找一个?下一个处几年还那样。

不离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那到底是为啥呢?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尴尬局面?

作者就说了:我这本书里有答案。

接下来就分三个部分带大家一起看看他给出的答案。

第一部分:为啥。

第二部分:咋办。

第三部分:扭转一个错误观念。


好,先来说第一部分:为啥感情会变淡。

感情变淡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这就是现实


这句话跟废话一样,但有必要了解一下。

按作者的意思说:热恋中的状态,是不正常的,是一种“变态”。

不信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沉浸在爱河种的样子: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因为想念对方吃不下饭;成绩节节下降;成斤的白酒说干就干;爹妈如果不同意恨不得拔了氧气罐;为了见个面,妆厚得像鞋垫……

你说说,这些事哪一件是正常人干的?

不过不正常就对了。

因为人类繁衍的伟业就需要咱们在热恋期头脑发热,神魂颠倒,不惜一切代价也得往一块凑。要不然孩子谁生啊。

但凑归凑,凑的时间才了,大脑认为你们俩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就会自动退烧。因为它怕你俩一直这么神魂颠倒下去,孩子养不活。

所以天下有情人先是冲破樊篱,终成眷属,然后再左手摸右手,相看两生厌。

这是感情变淡的第一个原因,谁也改变不了。那为啥还要拿出来说呢?因为它和第二个原因有关。

感情变淡的第二个原因: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和学习过——怎么在退烧状态下,理性地,有意识地去培养爱,去爱一个人。

我们知道,发烧阶段的爱是不需要培养的,说爱就爱了,特无私,特主动,一点都不带心疼的。

但退烧阶段,两个人回归到一种单纯的人和人相处的状态,就不知道咋办好了。按理说不知道咋办你学啊,你琢磨啊,你不耻下问啊。

不的,咱们总是喜欢把原因简单粗暴地归结为:好景不长,人性如此。于是就:凑和过吧,熬一天算一天。

这就很危险。

因为有这么个比喻:说俩人的感情啊,就好比一个蓄水池,水池保持微满状态,彼此就会沉浸在被爱的海洋里,感情也好,日子也顺,满满的连结感和归属感。

可这个水池啊,是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发烧阶段时,进水口水流极大,源源不绝,但退烧以后,进出水口就一样粗了,如果这时候咱总忘加水,三天两头还行,日子长了就出问题,等水池空了,再加水都来不及。因为对方有可能心灰意冷,跟别人一起去灌水了。

那有人不服气,说:我明明一直在加水啊。可我们家那口子还是不满意,为啥。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原因了:因为你可能加错水了。

有可能,你对象只有在淡水里遨游,才能感受到爱意。结果你咕咚咕咚往池子里放盐水。

岔劈了。

好,现在我们看这仨原因,第一个是客观现实,难以更改。

可以发力的地方就在于后两个因素:想办法往水池子里灌水,还得灌对。

所以作者就写出了第二块内容:爱的五种语言。

现在你知道了,所谓爱的五种语言,只是个比喻。准确来说无非就是:往水池子里灌水的5种方法。

那为啥弄这么多种,为啥不只弄一种呢?

刚才不是说了嘛,咱不知道哪种水是对方想要的。

所以接下来把5个灌水方法都介绍一遍,然后再说说怎么判断对方喜欢哪种水。

开始。

第一种:肯定的言词。

就是说你得经常表扬对方、鼓励对方、语气温柔些,并表达对对方的欣赏。

那为啥这么做就能往水池子加水呢?

因为(1):这是最简单、最直接,性价比极高的沟通工具。马克·吐温曾说:别人夸我一句,我能多活俩月。

因为(2):很多伴侣打小都成长在缺爱的环境里,特别渴望安全感。

因为(3):你想让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就按那个方向去夸他。这比抱怨管用太多了。

因为(4):被赞赏的伴侣,自己心里的水满了,爱会溢出来,会回报你,双赢。

那问题来了:老夫老妻,张不开嘴,或者觉得尴尬,不自然,咋办?

小窍门:跟爹妈夸伴侣。跟孩子夸伴侣。背着伴侣,和另一个人……夸伴侣。放心,这些话都会神奇地传到伴侣的耳朵里,而且威力加倍。


第二种:精心的时刻。

也就是说:你得往伴侣身上投放注意力,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让伴侣“觉得”:你注意他。比如:一周约一次晚饭,期间谁都不能看手机。坐沙发上,电视一关,彼此注视着交谈。俩人共同去做一件双方都喜欢的事:组个队,开把游戏,打个球,爬个山。时常跟伴侣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伴侣在向你诉苦时,注意,别着急忙慌给建议,分享一下你的感觉,等等。

那为啥这么做就能往水池子里加水呢?

因为注意力=时间,而时间=生命。你往伴侣身上投放注意力资源,相当于和他共享生命。

所以你也就明白了,为啥有的姑娘总喜欢问:哎,你看我今天有啥变化没?小伙要是看不出来,姑娘就闹心。不为别的,五个字:注意力资源。

那问题来了:老夫老妻,实在没啥聊的,咋办。

其实不是没啥聊,可能是因为你们从没有进行过深层次的,实质性的,走心的交谈。

你们可以聊聊这些:童年阴影;自己觉得最有成就感和价值感的瞬间;人生中的什么东西最让你感激?最尴尬的瞬间。家人中谁去世最让你难过,为什么?什么事是你最不喜欢拿来开玩笑的?上次在别人面前哭是什么时候?自己呢?等等。

总是都是让你们“精神裸体”,“自我暴露”的问题,真谈的走心了,胜过一百万句么么哒晚安。


第三种:小礼物。

这事看起来庸俗,其实是天下生灵表达爱意的通用手段。如猫咪喜欢给你叼个耗子回来,宝宝喂妈妈吃电缆。

小礼物本质上是这样一种东西:每当对方看到它,捧起它,内心都会出现个温暖的声音:你看,他还想着我,惦记着我。

礼物虽小,却胜雄兵百万。

我们知道,渣男常会做这样的事:哎,宝贝儿,来的路上看见一块石头很好看,送给我们家的小天使~

我辈楷模啊同志们。一块石头才多贵,划算。

问题来了:觉得肉麻,甚至有点傻。

那么,这就是渣渣胜过我们的地方,师夷长技以制夷吧。

第四种:服务的行动。

说白了,就是做几件对方一直想让你做的事儿。

别看这条又简单又废话,可很多人都忽略了。我们不是没做事,事实上我们可能为对方做了好多事,但都扑空了。

最经典的就是:

“你根本就不爱我,你都不帮我打扫卫生间。”

“我还不爱你?我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三点!”

或:“你要是爱我的话,就在我忙事情的时候少唠叨两句吧。”

“什么?我不爱你?孩子谁生的?饭谁做的?我一个女人都强悍到能爬电线杆。”

多可惜。

你可以:列张单子,把对方常想让你做的事罗列一遍。然后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拿出来做一件。

问题来了:对方没注意到怎么办。


那就告诉他呀:如,趁对方开门的一瞬间,你和孩子从柜子里蹦出来:Surprise! 我们为你打扫好了房间哟,我们爱你。

电影美丽人生的男主就这么干。

费事吗?这不比吭哧吭哧工作到凌晨三点省事多了么。精准打击,不要简单问题复杂化。

第五种:身体的接触。

身体接触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也是最能拉近内心距离的方法。

和一个很久没有拥抱过的亲人、朋友拥抱一次,你会收获一种奇妙的踏实感,就像打破了一堵透明的墙。

当危机来临时,人类也都会本能地相互拥抱。仿佛这样,就会收获勇气与支持。

只不过,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反而把这个法宝给忘了。

所以,记得时不时触碰一下你的伴侣,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勾肩搭背,就能胜过万语千言。

你可以这样:在给伴侣倒咖啡时,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看电视的时候,靠得紧一些。当伴侣做着的时候,走到他的背后,按摩一下肩部和颈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也可以偶尔撩一下。

这里有个点需要注意:有的时候,伴侣之间可能会产生误会。比如:男方某一次试图触碰女方,女方由于各种非主观因素,没有给出积极回应。然后男方可能一方面不自信,或是要面子,就会觉得:可能我对对方已经没有吸引力了,可能对方不喜欢。采取的做法是:以后减少触碰。

而女方心里可能想的是:嗯?他怎么很久都没触碰我了?可能是感情淡了,或者他对我没兴趣了吧,唉算了,那我以后也少打扰他吧。

误会啊,同志们。用东北方言讲就是:向住了。

所以呢,大胆一点,又不是别人的伴侣,不碰白不碰,挨巴掌再说呗。

好,以上五种呢,就是作者为我们提供的,爱的语言,或给池子里灌水的方法。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感受爱的途径可能是“肯定的言辞”,有的人可能是“接受礼物”,那怎么判断伴侣喜欢哪种呢?

很简单:要么直接问对方。要么在生活中去归纳或总结。

一旦摸到脉,就对症下药,时间长了,对方池子里的水就会被灌满。

但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天大的问题。

接下来就进入第三部分内容:纠正一个错误观念。

咱们很多人读到这,心里都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凭啥?凭啥都是我要怎么怎么做,我要如何如何?更何况,我现在的问题正是我对他没感觉,我根本就不想为对方做这些事,咋办?

其实有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还在用发烧阶段的逻辑去看待退烧阶段的关系。

发烧阶段的逻辑是什么?就是:有爱(名词),才能爱(动词)。

而退烧阶段的真相是:只有爱(动词),才能有爱(名词)。

所以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一个中年男人去问心理医生:大夫,我发现我不爱我老婆了,怎么办?

医生说:那你就去爱她啊。

中年男:可我的问题是我已经不爱她了。

医生说:对呀,那你就去爱她呀。


其实心理医生没说错,我们的行动,往往发生在感情之前。

把爱当成一种天降之物,会让你们的爱在发烧阶段死去。

把爱当成一种选择,会让你们的爱在退烧阶段重生。

当然,做出从今天起,好好爱对方这个选择,会让你损失一点点精力,一点点时间,甚至在起始阶段,有点心不甘,情不愿。

但它的回报也是丰厚的,我们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爱不是一切事情的答案,可是它制造了一种安全的气氛;在那种气氛里,我们可以寻求那些烦扰我们之事的答案。

有点绕口,翻译一下:

为眼前这个大肚腩或黄脸婆送去一点爱,可能并不会让你这个月的KPI超标完成;也不会兑换成名牌包包。

但当你KPI完不成,或自己的包包没有闺蜜闪亮,而肠胃打结时,手机里会冒出一条短信:回家吃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